对很多人来说,"35岁后可以开网约车"曾是一个看似稳妥的人生退路。
然而,随着这个行业的迅速饱和,这条路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好走了。
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79.1万本,较2022年初的398.8万本增加了约70%。
与此同时,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发放的车辆运输证也达到了274.5万本,相较于2022年同期增加32.3%。
这个惊人的增速背后,折射出行业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初,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3亿人,其中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占比持续攀升。
但与此同时,各大城市纷纷发出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这个曾被视为"中年人避风港"的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北京的刘师傅今年45岁,原本在一家外贸公司做销售主管。
2022年公司裁员后,他选择了开网约车。
"当时觉得这行门槛不高,自己有驾照,市场需求也大,能养家糊口。"刘师傅说,"没想到现在连温饱都成问题了。"
每天凌晨5点,刘师傅就开始接单。"现在不早起根本抢不到好单。"他掏出手机给记者看当天的数据:从早上5点到下午3点,跑了整整10个小时,流水才340元。
这一数字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当。
以重庆市为例,2023年第三季度网约车司机日均营收约337.3元,较上半年下滑了11.4%。
重庆市场的日均总订单量约65万单,但单车日均接单量仅为13.6单,远低于理想水平。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
深圳的张阿姨去年开始跑网约车,她告诉记者:"以前早高峰一个小时能接3-4单,现在可能半天都接不到一单。很多时候就是在路上空转,白白浪费油钱。"
数据显示,在许多城市,单车日均接单量已降至15单以下。
以广州为例,核发运输证约17.68万张,活跃网约车约8.49万辆,单车日均订单量仅为14.11单,日均营收约323.24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在苏州,虽然日均订单量达到55.49万单,但单车日均订单量仅为15.04单,日均营收约350.14元。
而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情况更不容乐观。
江西鹰潭的数据显示,日均订单量仅1.67万单,单车日均订单量仅为14单,日均收入更是低至205元。
福建莆田的全职驾驶员月均收入在4000-8000元之间,河南商丘的单车日均收入则在200-230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网约车行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疫情后的市场变化,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导致司机数量激增,而出行需求未能同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其次是平台补贴的大幅减少,各大网约车平台的补贴政策逐渐收紧,新用户增长速度减缓。
第三是行业监管与政策限制,多地如深圳、长沙、三亚等城市已经暂停受理新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此外,宏观经济压力也影响了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导致整体市场活跃度下降。
尽管2023年11月网约车行业共收到订单信息8.25亿单,同比增长62.4%,但由于司机数量的快速增长,人均收入仍在持续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11月30日,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已有5家平台的订单合规率达到90%以上,这意味着行业规范化程度在提高,但同时也加大了从业者的经营压力。
"现在很多同行都在考虑转行,但转什么呢?"53岁的王师傅苦笑着说。
作为一名资深网约车司机,他见证了这个行业从兴盛到饱和的全过程。
"送外卖?配送员现在也不好做。开网店?没有经验啊。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在迷茫中。"
专家指出,中年人再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网约车行业。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作岗位正在逐渐减少,而新兴职业往往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门槛。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给网约车行业带来新的冲击。
据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1000万辆无人驾驶网约车投入运营,这无疑会给现有的网约车司机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
北京某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总监李女士建议,中年人应该未雨绸缪,在现有工作之外培养第二技能。
比如学习一门新的专业技能,或者考取相关资格证书。
现在很多企业也在招收中年员工,特别是一些需要丰富经验和稳定性的岗位。关键是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而不是被动等待。
也有人选择了更具创新性的转型。
今年50岁的周先生,在离开网约车行业后,开始经营社区养老服务。
"我发现小区里老年人很需要代买代办、陪同就医这样的服务,而这恰好能用上我开车的技能。"
现在,他每月收入虽然不及巅峰时期开网约车,但工作时间更加灵活,压力也小了很多。
除了个人努力,解决中年人再就业问题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职业培训支持,为转型中的劳动者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
企业要摒弃年龄歧视,重视中年员工的经验价值。
同时,也要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随着网约车行业逐渐饱和,那些不得不离开的司机们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这不仅是个人的选择问题,更折射出整个社会在产业转型期的阵痛。
或许,打破"35岁焦虑"的关键,不在于找到一个理想的退路,而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更有韧性的就业市场,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年人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将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上找到新的方向。
(网图,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