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的故事

文摘   生活   2024-07-08 13:33   加拿大  


锅包肉的故事


作者 | 老文






世间很多的事情让人迷惑。简单一例,西北名吃馍夹肉,却要叫成肉夹馍。东北名菜锅包肉,从来未见锅是怎么包上肉了。


原来,这道菜出自哈尔滨,创始人叫郑文兴,是清朝哈尔滨道台府,相当于现在地区最高政府的首席厨师。


这个人厉害了,放着好好的商人富二代不做,偏偏立志当厨师。几经历练,终成名厨,被誉为滨江膳祖。而锅包肉的英文更离谱,竟然翻译成Double Cooked Pork Slices,实在搞不懂,这英文是不是跟三哥学的。


对了,老郑本来将这道菜起名锅爆肉,不过俄罗斯人的中文不怎么样,以讹传讹,就成了锅包肉。



我善吃而会做,锅包肉也是咱拿手好菜。做过多少次,香过多少人,已经不记得了。然而在朋友经营的cottage里,锅包肉却留给我很多故事。


这个米湖的夏天,为了招待来米湖的朋友,主人一次次的高调推出锅包肉,当然,我就成为了那个友情御厨,时不时地显露出御厨的高光时刻。


每年都有一个西人家族来这里度假,今年又包下了所有房子。这天,主人要显摆一下中国菜,于是命我做16盘锅包肉。好家伙,就咱私家厨房的小锅小灶小火苗,做这么需要火候的菜,那不得砸了咱招牌啊?没办法,咱东北人有脾气,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有诗为证:


切肉调糊下油锅,

复炸调汁熬糖浆,

肉爆锅里翻几回,

出勺装盘贼拉香。

(此处吟诗一首,以示本人为东北文艺厨师。)



吃完锅包肉,有一个西人小伙伴竟然要拜师学艺,学习做这道神奇的中国菜。恰逢此时,一个朋友的孩子也在这里,此少年聪颖且大方,智慧而细致,不管是学钓鱼,还是学做菜,都是投入执著。令我吃惊的是,翩翩少年,竟然用一个下午,把锅包肉的制作流程密密麻麻地写在两张纸上,并且还配了手绘的图!


我不知道那个西人少年有没有学会这道菜,但是我为咱中国少年而感动。那份善良,那份责任,那份有情有爱有担当的情怀,真的让我感到了温暖,看到了纯真。愿咱华人少年,都锦衣骏马,未来无限!


有两个来自英国的帅老头,万里迢迢的飞来米湖,就是为了钓这里的金色大鲤鱼。每天,他们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做饲料,找钓点,要是英国人都有这种工作精神,大不列颠肯定不会从第一帝国没落成现在这样。


令我好奇的是,他们每天就是面包牛奶三明治,身体里却聚集着无限能量。一头银发,猎装皮靴,完全令我这个中国老头汗颜。看看人家的生活态度,我不禁暗自惭愧。咱有钱都攒着,有病都扛着,有气都忍着,有苦都咽着。


于是乎为了表达崇敬之情,在一个冷雨萋萋的晚上,当他们饥寒交迫的归来,我和主人送上了一盘香浓脆爽的锅包肉。结果就是,中国菜的魅力征服了英吉利海峡的老帅哥,纷纷点赞、纷纷猛戳,神奇的是,他们开杆钓鱼,竟然钓到了124条大鲤鱼,好运老帅哥,好运锅包肉!



菜谱上的做法太复杂,咱来普及一下简单但是口感还不错的做法。


1


把猪肉,最好是外脊,华人超市叫肉眼(此处吐槽一下,真真是肉,哪里有眼)。最好是冻一下,然后切大片,厚度不限,最好是两个硬币叠起来那么厚。


2


调糊,面粉和生粉各一半,想要脆一点就多加生粉少放面粉。加水调开,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调到能顺着手指流出大瀑布的感觉。


3


肉片放进糊里,抓匀,最好是面糊多一点,少了挂不住。


4


锅里放油,家里做用个小锅,省一点油。大火烧热,直到油温七成热,这是厨师的最不靠谱的说法,啥叫七成热?就是拿筷子沾面糊,放进锅里试一下,必须一秒钟之内出现炸发的面泡,但是注意此时油不能冒烟。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很多人做油炸食品会出现脱糊,就是耐心不够,油温不到。


5


把肉片在糊里拖一下,就是在面糊里两面沾一下。不拖也行,就是效果差一点。一片一片放进油锅,炸到金黄,一搬有三分钟就行了。


6


锅里之油再次烧到没有滋滋啦啦的水分,刚刚有点青烟,把炸好的肉片放进去,复炸20秒,最多一分钟,千万别炸糊了。


7


锅里放半勺水,放进一汤勺白糖,砂糖更好。融化后慢慢熬,大概三分钟,然后加入番茄酱一汤勺。继续熬,搅动一分钟。稍稍的加一点盐。


8


放入肉片,翻勺起锅,不要把糖汁挂的特别均匀。


如果要好看,可以加点胡萝卜片,青椒片。嫌麻烦就不加。


恰逢春节,朋友们可以试试,在朋友家人面前展示展示,只此一招,征服天下。


我爱米湖。有水,有鱼,有朋友,更有浓情蜜意的锅包肉。


想起有一天,曾经请一个智者吃锅包肉。智者说,世间一切的美好,都是来自至圣者的恩典。




END



图片:网络

责编:Jen S

排版:小褚        

活水北编辑制作         




活水北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