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文史】江宁非遗:湖熟三不管街的传说

文摘   2024-12-14 09:31   江苏  








湖熟三不管街的传说





基本概况

江宁区湖熟镇有一段中心地带,叫“三不管”。这“三不管”怎么叫起来的呢?民国初年,湖熟镇街中心,有三家百年老店。第一家是东头的老元友茶叶店;第二家是西头的周聚隆南北货店;还有一家是回民开的马生和豆腐店。三家老店都面居街心,各踞一方。

湖熟菊花园


有年冬月里,这天半夜三更,马生和豆腐店的两个小计,起来磨豆腐,烧浆点卤,只听见店门外有人哼哼。开门一看,是个冻得发僵的老花子。两人见他可怜,喊他进屋,在浆锅里抄了两张豆腐皮子,又舀了碗滚浆,叫他喝。哪晓得好心没好报,老花子又冻又饿,反而受不住吃喝,刚把浆喝掉,就“咕咚”一声,栽倒地上一命归天了。两个伙计吓得六神主,人命关天,想溜不敢,不溜又怕担斤两。两人一商议,决定天黑,把尸首移到街心,来它个神不知,鬼不觉。

果真,第二天赶早市的行人,发现老花子的尸体后,报官验尸,认定是冻饿死的,就传地保王福,按老章程办后事。

当官的一走,王福马上找来一根绳子,三根木桩,乒里乓朗,要在三家老店,门口各钉一根,说了:“绳子一拉,哪家离尸体近,哪家出钱收殓!”王福的话一出口,三家老板发急了:收殓花子的各项费用,没得五、六十块大洋,是打发不出去的。哪个肯吃这眼前亏啊?

王福钉呀钉,钉到最后一根桩了,周聚隆南北货店的老板,一手捧着个水烟袋,一手拿着四个烧饼走过来了:“王二爷,清大早的,吃几块酥烧饼垫垫底!”等王福接过烧饼,周老板又挤挤眼说:“这几块烧饼是小老板亲手做的馅,要是此刻没功夫,带回家慢慢品尝”三福掂掂烧饼,份量蛮沉,心里有数,也不推辞,就把烧饼往口袋里一揣,跟着把绳子一拉,喊了:“丈量过啦,尸首离周聚隆南北货商店是两丈二尺五!”喊完一抬脚,到了老元友茶叶店。茶叶店李老板满脸堆笑“从柜台里拎出一包茶叶,往地保手里一塞:“这是家乡货,二爷泡壶喝喝,不但味道好,还能提神。”王福捏捏茶叶包,里头吱嘎吱嘎响,心里有谱,就说:“李老板的情,我领了!”他拉了绳子,东比比西划划,又喊了;“尸首离元友茶叶店,也是两丈二尺五!”临了,剩下马生和豆腐店了。掌柜马盛柯,从案板上抓起四块大干子,溜进里屋,切开豆腐干,每块塞进两只龙洋,站在前门恭候。王福一到,连三拉他进店说:“二爷是稀客,难得光顾,先吃碗豆腐脑,润润肺,这几块干子你带回下洒,保险满意。”锣鼓听声,说话听,那王福更是“乌龟吞进萤火虫--一肚里亮透了,连说:“马师傅,我干这行是吃八方的,好讲个还气,你放心,不会叫你家顶缺的!”说着,把四块干子往兜里一揣,拉起绳子就量。他紧紧松松,又松松紧紧,临了,起身一吼:“尸首离马生豆腐店是——两丈二尺五!”三家老店,距离尸身分耗不差!

量完了,王福把绳子往腰里一系,叫两个小花子把老花子尸首抬到城岗头放着,自己拎着铜锣,边走边敲,沿街喊:“各位乡邻,诸位店户听着:无主尸身丈量结果,周聚隆南地货店、元友茶叶店,马和生豆腐店,离尸身都是两丈二尺五,本地保秉公办事,收殓后事,三家不管。”

怪气了,三家都不管,这老花子怎么“入土为安”呐?众人正在议论,王福又喊出下文来了“无主尸身,理应入土为安,一切丧葬费用,凡我镇各家各户,各行各业,一律均摊!公平交易!”

镇上的百姓没狠劲,就给街心这块地段,起叫“三不管”,出口闷气。

历史传承

上述传说真实性虽无法考察,但我们能找到这一传说产生的现实基础。民国时期,湖熟为江宁、句容、溧水三地交汇地带,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适合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加之湖熟北接南京,南连溧水、句容等城镇,自古以来就是南京通向句容、溧水、高淳、皖南等地的水陆要道,素称“金陵门户”。因此,自晚清、民国以来,湖熟一直为三县农副、手工业产品的中转集散地,号称南京东南部商业中心,经济贸易比较发达,居民国江宁全县之首,素有“小南京”之美称。

秦淮河流域水系图


关于民国时期湖熟大市集的盛况,当时期刊上《南京湖熟镇之骡马市》《四月初八江宁湖熟的大市集》两文记载甚详,兹选录一部分,可见当时湖熟商业之发达:

熟镇距南京稍远,为小丹阳、淳化镇、秣陵关等地往来适中之地。河道甚多,其主干则为秦淮河,故交通便利,素以产米著名。该地有红庙一所,每年阴历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远近皆来参庙。同时携各种物品来此出售,凡农具、食品、衣物、玩好,无一不备,而其最大宗则为骡、马、驴、牛。每年四月八日至十日为会期,此三日中骡马等共在万头以上,陈设地方,每延长至十余里。各处欲购骡、马、驴、牛者,皆来此购买。凡欲来此出售物品者,在会期前三日即须预至该地警署报告,届时方有陈列场所,故该地警察署每年收入异常饶富云。又湖熟镇骡马市捐,定例为每头抽捐洋二角,每年可收捐洋二百元以上。

距离南京三十二公里有江宁首镇的湖熟,因为商业发达,由江宁县辟为商业区,每年例于废历四月初八日有一市集。聚各种交易在一广场中,计分木器、竹器、铁器、农具、磁陶器,以及衣服、布匹、梳篦、牛马驴骡等。举凡农民日常需用之物,应有尽有。前数年,尚有售卖棺材者。传闻洪杨以前,竟有售卖女人的。放女人在布袋中,不给买主观看,价格一律,听凭卖主取拿,有获得鸡皮鹤发的老妪,亦有获得二八妙龄的姣娃,真所谓碰运气了。

不过,湖熟商贸繁荣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商贩占道经营。据今存湖熟镇清真寺的《江宁府上元县正堂碑铭》记载,早在清嘉庆十六年(1811 年),湖熟镇民陶淑楷等向县衙举报,有人私自在灵顺桥上搭建简易棚子,或者摆放桌案做生意。这些棚子、桌案占据了灵顺桥上大片面积,严重阻塞了交通。灵顺桥本是横跨秦淮河的交通要道,一旦阻塞不畅,将给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带来极大不便。江宁府上元县知县在接到报案后立即对此事展开调查。经过勘察审讯,证实确有不少商户自行在灵顺桥撑搭篷厂,摆设桌案,并妨碍了行人、车马的通行。县衙衙役到灵顺桥警告商户,严禁在桥面搭棚做生意,但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们依旧在桥上建棚做买卖。于是,上元县知县下令强行将有碍交通的棚户拆毁,还专门立碑为戒,明令禁止在此地撑搭篷厂、摆设桌案,有违者必定严加重究,绝不宽贷。再如,盗匪横行。湖熟镇商贸业发达,货物主要依靠商船运输来完成。许多轮船必须在夜里运输大量的货物,才能够保证贸易顺利按时进行。正是这些需要在夜间运输的货物招来了盗匪的觊觎。1922年,轮船航运业主刘锡芝反映,他在航行至禄口、湖熟等处时,商船货物频遭抢劫,经济受损的同时,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并且在湖熟镇一带的航道上,此类事情时常发生,导致航运业主和商户人心惶惶。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路口(今称禄口)、三星桥、湖熟、上方门等处航道的管理。相关管理机构接报后,派人前往视察,发现刘锡芝所述属实,不久便派遣炮船至湖熟镇航道要塞处,对夜行的商船进行保护,但匪患似乎并没有就此结束,盗匪反而更加猖獗。江苏省长公署深知湖熟镇的商业贸易是整个镇的经济命脉,遂于1923年6月2日发文同意派炮船至湖熟镇境内保护商船航行,以使正常经济贸易能够正常进行。

清《禁止侵占作践湖熟灵顺桥碑》拓本


由此可见,晚清民国时期湖熟商贸发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隐患无法解决。由此推想,湖熟三不管街的传说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湖熟商贸发达带来的不利一面呢?再进一步说,商户间产生的矛盾、严重的治安问题难道不能反映出社会组织度及政府管理能力吗?

当代价值与影响

湖熟三不管街的传说流传广泛,早在1990年出版的《江宁县民间文学集成》就记载了这一传说。不过,今湖熟街道似乎没有留下与之相关地名等遗存。今日为了更好的传承,可创新宣传方式,将其融入地方文化品牌建设中,也更利用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来源:《江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萃》




往期推荐


【江宁商量】梁台古文化遗址保护


【江宁商量】 托乐嘉商业街校地融合改造


【委员读书】“委员说美”之“收获美”


【江宁商量】和美乡村文化传承——潘氏老宅活化利用专题协商议事

江宁政协
发布江宁政协工作动态,服务委员协商议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