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明方向 携手探讨促提升 ——葛雪梅名师工作室应邀参加安徽省“基地校”项目推进“观课议课”研讨活动

教育   2024-10-05 20:02   安徽  

听“家常课”,评“真课堂”,为了更好把脉新教材、新理念的落地情况,进一步推进省“基地校”建设项目,2024年9月27日上午,在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周玲的号召下,淮南市小语教研员孙婷婷老师组织开展了“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项目推进“观课议课”研讨活动。

活动地点设在风景如画的淮师附小山南第十四小学。参加活动的还有淮师附小高新集团总校校长沈建山、淮师附小山南校区副书记胡静、凤台县教研室彭广林、凤台县第四实验小学校长安子娟及“基地”实验校的骨干教师。葛雪梅名师工作室的时慧玲、胡晗、杨军三位骨干老师在王慧老师的带领下也应邀参加。

在听了杨艺老师的四年级古诗《暮江吟》、李茜茜老师的一年级拼音课《bpmf》、刘慧老师的五年级习作课《“漫画”老师》三节常态课后,便开始了评课议课。

首先是上课的三位老师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接着凤台县城关中心校副校长叶华强开启了精彩的点评。他觉得,三位老师的课有深度有高度有纬度,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围绕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呈现了三个学段不一样的精彩,教学设计厚重而不花哨,教学目标清晰而又明确,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他就古诗词,建议执教教师课堂的语言更加诗情画意一点。他认为一个底蕴深厚的语文老师的课堂必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应该有文化气息的闪现,这样的诗文教学,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细细揣摩,深耕细耘!

葛雪梅名师工作室的王慧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她觉得三位老师的课堂都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都能够把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都能以生为本,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也生动有趣,充满感染力,真正做到了“学”与“教”的和谐共生。同时,王慧老师也就三节课需要商榷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省教科院的周玲老师对王慧老师的分享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夸赞,这也是我们工作室的骄傲!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周玲老师就这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的课例评析,并做了细致地指导。她指出,研读新课标,把握语文教学新方向,是未来语文教学的主命脉。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只有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去感知,去体会,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教师要在课堂中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学,自己习,把语文的“根”和“本”都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转变“学”与“教”的理念。她强调“基于学习任务的学与教方式改进”旨在解决“只学不用”“重教轻学” 两大问题。提醒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三大问题:(1)关于学习任务的问题(任务设计是否合理?任务实施是否可行?任务实施效果是否有证据?);(2)关于学生学的问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否对应学习任务?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学习活动之间是否有内在逻辑关联、是否逐级递进?若干学习活动是否能分步完成,合力实现学习任务?学习方法是否适合、匹配该学习活动的展开?);(3)关于教师教的问题(教的任务是否对应学习目标任务?是否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的任务情境?是否针对实际学情的需要?是否伴随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行针对性指导?是否针对学习活动中难点问题的解决?是否针对活动实施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及时指导?)。周玲老师句句珠玑,直指新理念,发人深省,相信老师们听后都受益匪浅。

最后,淮师附小高新集团总校校长沈建山对本次活动做了高站位总结。

时光飞逝,研讨不停。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时慧玲、胡晗两位老师也就本次的听课议课写下了自己的收获。

专家把脉,同行携手。本次“观课议课”研讨活动,工作室四位骨干老师有幸获得省级专家面对面、零距离的手把手指导,定能提升自己,辐射他人,大家都受益颇多。

以此次探讨交流为契机,工作室将继续积极探索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力求让每一位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助力每一位研修成员的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




供       稿:葛雪梅名师工作室

责任编辑:肖凤云

初       审:李海亮

终       审:王   健



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
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暨淮南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