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彭如 , 盟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隆回县第八、九、十届
政协委员。
投稿邮箱:1464575955@qq.com,
手机与微信同号:13973926461
《村里村外》栏目
(配图网络 侵权联删)
难忘家乡的“栎子豆腐”
文/刘飞宇
家乡大坪,属丘陵山地,山上植被繁茂,林木资源丰富,尤以栎树最多。家乡好多的小地名都与栎树有关,如:“栎树垅”、“栎树冲”、“懒蝉栎山”……邻村的一个院子索性就叫“栎山里”。栎树与家乡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柴火到家具到日常俚语中都有它的“身影”,若是有人出门在外怕事怕得要死,对自己人却凶得狠,大伙都会说此人是一个“只晓得掰栎树门槛狠”的人。若是有人脑瓜子不怎么会拐弯,只认“死理”,大伙就叫他“栎柴棒棒(硬得狠)”。由此可见,栎树在我地的山岭中,是较为遍布的树种了。
栎树林,每到春季开花,花朵小,呈细小条絮状,花期也不短,虽开得不怎么“烂漫”,但结实多,还真是有“枕花虽好空入梦,枣花虽小结实多”之理!栎果秋天成熟,成熟后的毛果张裂,自然散落。属坚果类,外壳坚硬,顶端有一小毛尖刺,还未完全成熟时呈青色,成熟后呈棕红色,每树的枝条上着果多多,漫山遍野,到处都是。
栎子果在我们儿时小伙伴们的手里,是可“开发利用”的玩具。每到在山上看牛时,大家都去采摘还未成熟的栎子,最多的是制作“栎子陀螺”:在果蒂处扦上一根“牙签”状的小木棍,简易的栎子陀螺便大功告成。然后,用手按住,将栎子陀螺的尖端着地,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小木棍,用力扭转一下后,迅速松开手指,陀螺就就地旋转起来。这时,几个小伙伴就趴在地上,互相欣赏着,看谁的旋转久,以转得久的获胜。要是地面很平整,还可让栎子在上,手指捏住小木棍,用力扭转,然后就地一甩,木棍先着地旋转,上面的栎子也旋转起来,不过,这种玩法技巧性强些。在当时的岁月里,这小“玩具”几乎陪伴着我们的整个下学期,课桌边、教室内、操场上都有三五成堆的玩伴。
大人们可没这“闲工夫”,每天为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发愁着,忙碌着。在大人们的眼里,栎子是好食材,是可用来打“栎子豆腐”的。豆腐这饮食“东东”,自淮南王刘安“研制开发”至今,推广到我地,可谓花样多多,品种多多,有“黄豆豆腐”(最为普遍)、“米豆腐”、“蘑芋豆腐”、“栎子豆腐”、“梂籽豆腐”、“神仙(一种树叶)豆腐”……
成熟的栎子,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谓营养丰富。在物资馈乏的年代里,是常用来做食材的,且食用历史悠久,有唐诗云:“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花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诗中的“橡子”,就是我们南方的“栎子”。由于栎子果中含有一种叫“单宁”的鞣酸物质,而略带苦涩味,但只要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其美味别具一格。在我地,多是用来打“栎子豆腐”食用,具体制作工艺有“采、晒、剥、浸、磨、熬”几个步骤。
一是采摘。到了深秋时节,好些农作物都收割入仓了,农事也清闲些,其时,山上的栎子果也成熟了,大伙就去山上采摘栎子。栎子树结果多,先成熟的已脱落在地,只管在树下的四周地上捡便是。只是深秋时节栎树叶也散落一地的,得边扒开枯叶边捡拾,若是在地上捡拾的还不够,就上树采摘,专找外壳呈棕褐色的摘,这颜色的果子成熟得差不多了,不多时晨,一般就收获多多。当然,也得注意安全,事先得准备“三子”(刀子、棍子、篮子)进山,还得多动脑子,仔细观察树边周围环境,以防蜂虫蜇人。我地山上有一种喊“地炉蜂”的野蜂,总喜欢在栎树的树蔸处筑巢,巢似农家煮饭用的“铁鼎罐”,毒性强,又性情凶猛,可招惹不得的。
二是晒干去壳。刚采摘回来的栎子,因外壳坚硬,去壳费劲,得先晒上几天后,里面的内仁和外壳分离时,去壳就省事些,边剥壳还可边砸碎果仁,“开边”就可。
三是浸泡去内表皮。将剥开外壳的内果仁,放入清水中浸泡两三天,使其吸足水分发软,然后不断揉搓,去掉外层的内表皮。这样浸泡好了的果仁中的“单宁”物质也去掉了不少,少了苦涩味,磨制起来也轻松些。
四是磨浆去滤。将搓洗干净的栎子仁进行磨浆,当时无磨制机械,纯人工用石磨磨制,一般由两人同时来操作,一人用小匙放碎栎仁,一人推磨。不时放点水,磨起来省力些,磨好后,再用棉纱“包袱”过滤去渣,然后,栎子浆质沉积一天备用。
五是熬制。先煮一锅水,待水稍开滚时,在事先准备好的栎子浆质中先倒入一定比例的“草碱水”(稻草烧灰后掺水过滤而成),并不断搅拌均匀。然后用木勺将栎子浆一勺一勺地倒入开水锅中,边倒边搅拌,使之不能“烧锅”(这时的火候是关键,灶中柴火不能太旺),以熟为宜,直至由稀变稠,方可倒入盆中摊凉凝固即可。待盆里的“栎子豆腐”冷却凝固后,就可划块,用菜刀划块,大功告成。
食用时,可凉拌,将栎子豆腐块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状,然后淋上油锅煎炒好的生姜末、葱花、辣椒酱质汤,在碗中用筷子充分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别看这“栎子豆腐”颜色虽浅褐色,“颜值”不怎么高,可入嘴口感光滑、柔嫩、香甜,碗中滋味,只可意会,言传不出!一顿可吃上好几大碗。亦可切片切丝爆炒辣椒,配上其他佐料,作下饭菜,让人食欲大增。余下的可放置灶台边上,靠灶台上的热度烘焙,做“腊豆腐”食用。当时,院子里好些人家过年时,都用这栎子腊豆腐“摆碟子”,切片后沾上“辣子灰”,细嚼慢品,麻辣麻辣的,无烟熏味,又有嚼劲,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离开家乡在外为生计而奔波,再也吃不上家乡的“栎子豆腐”!可那栎子豆腐的美味梦里总不时触碰舌尖的味蕾,令人神往垂涎!家乡好些人和事,虽是儿时的记忆,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现在想来,还真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家乡的人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共生,总能求得生存之道,不得不令人叹服着!
作者风采
简介: 刘飞宇,湖南隆回人,中共党员,从事教育工作。湖南科普作协会员,湖南网络作协会员,县作协、诗协会员,县民协理事,有散文、诗歌、科普等数十万字作品发表各报刊、杂志、微刊平台。
作者往期精彩作品链接(滑动查看)
【九龙回首】第248期 // 刘飞宇 // 又是端午
<<九龙回首>>笫283期& 刘飞宇丨麻羊山围歼战(文史)【九龙回首】第1118期 nbsp;// 刘飞宇 // 下村扶贫走访记
<<九龙回首>>笫405期 // 刘飞宇 // 走进深秋
《九龙回首》笫499期 // 刘飞宇 // 结缘《九龙回首》 一一贺《九龙回首》发刋500期
【九龙回首】笫513期 // 刘飞宇 // 一季红薯半年粮
【九龙回首】笫568期 // 刘飞宇 //家乡的年味大菜一一 年关坨子炖年关豆腐
刘飞宇丨难忘家乡的毛栗【九龙刘飞宇丨又到蔗糖飘香时(散文)【九龙回首】第905期
刘飞宇丨 “落马井”村旧事 (散文)【九龙回首】第1272期
文/刘飞宇|国难当头时,上阵父子兵 ( 文史)【九龙回首】第1520期
刘飞宇 |家乡今年的第一场雪 (散文)【九龙回首】第1651期
刘飞宇 | “中间亭”旧事 (散文)【九龙回首】第1709期
刘飞宇 | 探访“老屋古村落” (文史)【九龙回首】第1756期
刘飞宇 |家乡的抗日儒将一一丁葆真 (文史)【九龙回首】第1770期
刘飞宇 |“将军庙”的传说【九龙回首】第1966期
刘飞宇 |在飘雨的季节,静静地读你(散文)【九龙回首】第2065期
刘飞宇 |路过“双龙渡槽”记(散文)【九龙回首】第2283期
刘飞宇 |端午放歌(诗歌)【九龙回首】第2328期刘飞宇 |过一个没有了父亲的父亲节(诗歌)【九龙回首】第2330期
刘飞宇 |纂 鱼(散文)【九龙回首】第2337期
投稿须知:
1.《九龙回首》公众号只发原创文学作品,拒绝一稿多投,文章原则上不作修改,请作者认真撰稿。
2. 出刊后,文责自负,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概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3. 作品一经发表,第三天晚上八点一次性发赞赏稿酬, 作者占打赏总额的三分之二,赏金十元以下恕不支付。
4. 投稿形式:标题十作者姓名或笔名十正文十作者近照十作者简介十内文配图,谢谢您的支持。
敬请关注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