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闲(廖伟仁)丨江苏游记之一:六朝古都南京行(散文)【九龙回首】第2356期

文摘   2024-08-18 17:42   湖南  

主编:  彭如 ,  盟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隆回县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

投稿邮箱:1464575955@qq.com,

手机与微信同号:13973926461   


行走天下栏目

江苏游记之一:

六朝古都南京行

三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南朝谢朓的这首《入朝曲》,形象地刻画了帝都金陵的富丽繁华,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其中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更是成了宣传南京的广告词和靓丽的名片。


正是秉承“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靓丽名片,我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聚在杭州培训的一班人才来到了南京,亲身感受作为六朝古都深厚底蕴;感受六朝古都的荣辱兴衰;感受六朝古都的烟花春柳。


自东吴孙权从湖北鄂州称帝半年后迁都建邺,就奠定了牢固的建都基地,而后还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统共六朝古都。而其实,南京应该称为十朝古都,因为而后南唐的开国皇帝李昪,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洪秀全,以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孙中山都在此建都。


其实,六朝古都也好,十朝古都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中国目前660多个城市中,能够名正言顺成为古都的没有几座?哪怕是一朝,也是古都,也是厚重的历史底蕴,更何况南京还是货真价实的“六朝古都”。南京旅游景点很多,比如钟山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红山森林动物园,秦淮风光带,南京博物院,玄武湖,鸡鸣寺,总统府,牛首山,南京长江大桥等。

按照计划,我们首先打卡的是明孝陵。明孝陵前面有一块石碑,走入条状的石板路,两边出现了石兽雕,骆驼,獬豸,麒麟,俊马,大象,狮子,原来这是神道,石雕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继续前行,就进入神道的第二段。这一段,先见一对塑柱,柱身雕有云龙纹,接着出现人形石雕,两对武将,两对文臣,它们的佩剑,衣着,各不相同,可能代表不同的官职。


再转过一座建筑,就有一座门,叫文武方门。方门两边紧闭,中间开放,红墙琉璃瓦。再向前走,就有一个叫“碑殿”的地方。入得门来,又见一石龟,石龟驼碑赑屃毕喜,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六子,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有重物,石龟为其形象。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大概是对朱元璋的评价,说他治理国家很好。


再走一段,又有一个叫内红门。听人说,入此门,寓意是由阳间走入阴间,因此,也叫阴阳门。最后走入一个大建筑,名叫宝顶。宝顶周围建有以条石为基础的砖构城墙,城墙后面依托栖霞山。宝顶下部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地宫所在处,即著名的明孝陵。明陵宏伟壮观,庄严肃穆,令人唏嘘不已。明代诗人顾炎武在《重谒孝陵》一诗中曰:“旧识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来曾。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



游完明孝陵,就到中山陵。我们冒着又潮又闷的天气往中山陵赶,虽然有些疲劳,但眼前巍巍的中山陵,把疲劳一扫而光,悄然荡去。进入中山陵园,呈现眼前的首先是一方广场,广场旁有一个非常高大,由苍松翠柏簇拥着的牌楼,楼顶镶蓝色琉璃瓦,下面是灰色牌壁,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抬头仰望中间牌楼,上方书有“博爱”两字,这就是著名的博爱坊。“博爱”是孙中山座右铭,其精神内核就是要宽宏大量地容纳大千世界,既爱自己也爱他人,爱世界上的一切。


从中门进入,便正式进入中山陵,站在中山陵广场放眼仰望,一条中轴线向上延伸,两侧是茂密的树木,一路向上,郁郁葱葱,將中山陵的建筑簇拥在中间。步入中山陵的台阶,经历几十级以后,便有一个小平台,小平台以后,又是石阶,如此这般,石阶平台往返几次,走过390余级台阶,就来到了陵门。陵门很大,重檐,蓝色琉璃瓦,中间圆形拱门。门里有一大石壁,石壁上书“中国国民党葬孙中山先生于此”,游人从石壁的两侧通过,又经过一个陵门,门上方书有“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的一种政治理想,即“天下为天下人民所共有”,语出《礼记.•礼运》。


继续登台阶,就到了祭堂。祭堂是一座高大的堂室,融合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两侧的墙壁仍然是灰色,檐下三个门,中间堂顶重檐,门楣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两檐中有“民族、民生、民权”六个字,这就是著名的三民主义,孙中山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高度概括。


进入祭堂,大厅中有法国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所塑的孙中山汉白玉坐像一尊,东西两壁镌刻有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的全文。穹顶图案是国民党青天白日旗,墓室中央有捷克雕塑家高琪所塑孙中山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深埋在其下的紫铜棺内。


中山陵后面是巍峨的紫金山,站在祭台的平台上四处回望,前临平川,背临青嶂,依山就势,沿着中轴线逐步升高,像一座平卧在绿毯上的“钟”,庄严简朴。中山陵前还有两个建筑:中山陵孝经鼎,壁上铸“智仁勇”,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孝经》全文。我感从中来,写了一诗《游中山陵有感》:“步道盘桓石级留,物华天宝有千秋。庭前景色通灵径,槛外烟霞羁旅愁。鼎沸丛中人事故,尘飞深处客心幽。但凡千古帝王梦,荣辱兴衰翰墨收”。


如果说明孝陵建筑是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中山陵建筑是中西合壁,那么鸡鸣寺则是重重院落,层层楼阁,迂回相连,高檐翅飞。鸡鸣寺建于西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鸡鸣寺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那突兀的山门上,书有“古鸡鸣寺”几个大字,上方灰瓦飞檐,下有禽鸟的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登上台阶,有一个不大的院落,错落有致,高低不同,婉转迂回。在台阶的拐角处,突然出现一片竹林,修长茂密,竹叶青青,竹节凹凸,节节分明。竹林下有一泓碧水,孕育着竹林生机,古老的围墙上长满幽暗的苔藓,深浅不一,毛绒绒的,还有攀爬的藤蔓,抓住时机,肆意的疯长,葱郁绿深。


鸡鸣寺内有大雄宝殿,药师佛塔,拜佛求签,胭脂井,观音殿,豁蒙楼,香台等,这些塔庙亭台,不是在同一平面,而是错落的分布,最高的药师佛塔,共七层八面,供奉着药师铜像,《新白娘子传奇》取景药师佛塔,(当时杭州的雷峰塔已倒)。塔式建筑宏伟,琉璃瓦不同颜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的势态奇特,像数颗针芒刺入天空,塔顶的金柱金珠,高耸入云,显示了佛教极近天意的思想。


在鸡鸣寺内可拜佛求签,逢观音菩萨诞辰、成道、出家纪念日,游客拜佛敬香,佛事很盛。我们来的这一天,也在拜佛敬香,院中一个大平台,台前有巨大的红烛,还有众多的莲花灯,寺院送三炷香,香客燃香,如果出现火燃是不能吹灭的,用手煽熄,对着平台虔诚的祷告,许下自己的心愿。寺内的胭脂井,传说隋灭陈时,陈后主与其妃曾藏井中。游客摩肩接踵,慕名而来,香火旺盛。正如清佚名诗人所言:“翠积钟山天际寺,鸡鸣得遂上方游。宝公遗像为谁住?融祖真身岂独留。烟树楼台环帝阙,江城塔庙壮皇州。登临喜见乾坤阔,几忆唐虞百万秋”。


从鸡鸣寺后门出来数百步,便到了南京古城墙的一端。南京古城墙是明城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墙。得山川之利,乘江湖之势,保存完好的城墙达25.1公里。设计独特,工艺精湛,恢宏雄壮,蜿蜒盘桓,钟灵毓秀在南京的山水之间。登上城墙的台阶,有一种持戟戍卫的感觉,城墙绵长,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


据传,城墙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上面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之间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外墙设一定砖缝,浇灌一种“夹浆”(用石灰、糯米汁加桐油掺和而成),外墙每隔一段距离有跺口,用来瞭望,战时用来放炮射箭,待敌人从跺口杀进用兵器打杀。现在“远去了刀光剑影,听不见鼓角争鸣”,成了游玩的地方。


站在跺口处看玄武湖水,青波荡漾,游船在湖面上漂移,湖岸四周树木葱茏,鲜花怒放,远山云雾弥漫。走累了,坐下休憩,偶尔发现砖墙上的砖有字迹,多数模糊看不清,有一块砖上的残存字迹是“延甲窑匠王李秀造砖人”,大概意思“某某地有窑匠人李姓王姓人制造的砖。”很显然这砖是专门用来修筑城墙的。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玄武门”。“玄武门”三字为蔡元培所书,是专门为游客方便而修的门。南宋黄度用诗评价“玄武湖”曰:“玄武湖中春草生,依稀想见竹篱城。后来万堞如云起,方恨图王事不成。”通过玄武门,人的视野豁然开朗,景色宏大,那望不到边的水域,便是玄武湖了,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民国时改为公园开放。


据传东汉年间,诸葛亮出使东吴,路过南京作出“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风水评价。玄武湖中“玄武”,是中国神话故事之一,具体是龟和蛇的复合体,形似火腿,呈菱形,湖泊分为北湖、东南湖、西南湖,湖水较浅,自然资源丰富,有鱼虾、菱、藕,其中红莲花瓣大,色彩鲜艳,有“莲动下渔舟”的美称,主要景点:北湖有神策门公园,情侣园,白马公园等,南岸有九华山公园,古阅武台,鸡鸣寺等等。


我们时间有限,不可能应玩尽玩,只好走过路过,到此一游。因为前面还有更精彩的秦淮美景在等着我们。记得杜牧的《泊秦淮》一诗曰:“烟笼寒水雾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的是亡国之恨,是对现实之忧。也正因此,秦淮河的名字成了南京城的代名词。因秦淮内河长十里,故又称“十里秦淮”,而且它不单单是一条河流,它还见证了南京城的兴盛与衰落。


本来,夜晚的秦淮河是最美的,但我们等不到晚上了。只好白天来走秦淮河,走过一座桥,亲眼目睹了秦淮河的美景,河水在阳光照耀下,微波荡漾;跳动的光影,像金子闪烁,熠熠生辉。河两边有各种古迹,寺庙参差,王府交错,私家园林,古建林立。进入秦淮河左岸,一座高大的牌楼,横额上书“古秦淮”三字,典雅遒劲。旁边有副对联:“十里繁华邀九州俊彦,六朝逸韵扬千载文光。”


游走于秦淮河边,伫立在秦淮桥头,眼看秦淮河水,波涛荡漾。人的思绪随着秦淮河水流淌。“十里秦淮”,朱雀桥边,一条河,两条街。一边是烟花巷柳,一边是才子佳人,东岸的烟花巷柳走出了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等“秦淮八艳”。她们八人有个共同特点:美艳撩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吟诗作画;爱情忠贞,坚强不屈;气节不凡,不让须眉。



比如柳如是, 她是明清换代之际的歌妓,她自幼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境贫穷,从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再长大一点后就沦落青楼,改名柳隐,从此往来于江浙金陵的风尘之中。清军入关时,眼见要攻到南京城了,柳如是劝其夫钱谦益效仿屈原投水以身殉国。钱谦益同意了,可等到日上三竿再到夕阳西下,钱谦益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柳如是见此,奋身跳入湖中,毫无惧意,后来被人救起。


正因此,柳如是成为“秦淮八艳”之首,她从十里秦淮的桨声灯影里走过,挑起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亦留下百年悠悠的脂粉香魂。王国维视她为女中豪杰,陈寅恪称她为“异代知己”。陈寅恪即使在双目失明、右腿摔断的情况下,还坚持以口述的方式,把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写完。足见柳如是这个风尘女子的人格魅力!一个风尘女子,一个人一落笔为她写下80万字的传记,足见作者对柳如是的待见,足见柳如是的人生是多么厚重,大家欲知其详,可读陈寅恪写的原著。世人有诗评曰:“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一朝多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比如李香君。元代戏剧家孔尚任以她为原型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扇》。李香君爱慕侯方域,也喜欢他的气节,她支持侯方域投奔史可法参与抗清斗争。为此她散尽积蓄,闭门谢客,一直等着侯方域回来娶她。直到后来,李香君为了逃避清军,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终于病倒。在弥留之即,她挣扎摆脱卞玉京,剪下自己的一缕青丝,用红绫包好,再绑在那把视若生命的桃花扇上,让卞玉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对于重情重义的李香君,有人写诗道:“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花扇轻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另一边是江南贡院,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是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朝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江南贡院才结束其历史使命。



出了大成殿,一个庭院,左右两个耳房里面,左为晨钟右为暮鼓,时有人撞钟,嗡嗡沉重的声音,敲击人的心灵。前看,便是“金声玉振”匾额,里面前后挂着几排编钟。走入后庭,明清时代科举时类似通知书,准考证,喜报中举的文书等,或悬展,或放置橱柜中,还有木制的“贡元”,石刻的“拔贡”等实物展览。增加了很多科举方面的知识。 


江南贡院和李香君纪念馆之间有一座桥,叫“丈德桥”。这条桥一头连着贡院,一条连着青楼。才子佳人们集聚贡院考取功名,又耐不住河对岸的笙箫艳曲,歌妓青楼。于是夜晚就从桥上通过,逛青楼去了。俗话说,“君子不过桥,过桥非君子”,那么又想成为君子,又到对岸逛青楼,怎么办,就划船到对岸,既成全君子的名声,又看到听到歌妓艳曲。过了丈德桥,经过香君故居有个乌衣巷口,唐代刘禹锡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去寻常百姓家。”


这就是乌衣巷,这里居住过王谢两大家族,建有王导谢安故居陈列管,王家出了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谢家出了谢安,就是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著名将领,以八万军队战胜百万的战神谢安。继续往前走,有一个大牌坊“天下文枢”,文枢的前面即是著名的夫子庙,每年的六月许多高考的学子来到这里,祷告希望学业有成。


夫子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中国古代第一所最高学府,四大文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几经战火,1985年修复夫子庙建筑群,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举行夫子庙灯会。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孔庙庙附于学,所以夫子庙在江南贡学的前面,也是遵循这一规则。夫子庙前大照壁,中国照壁之最。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文宣王的崇敬之意。走进夫子庙门,一尊八米高的塑像,每年高考季,多少学子来此地祈祷,预祝金榜题名,塑像下左右是孔子弟子的塑像,共八尊。我们虔诚地向孔子塑像行鞠躬礼,向这位伟大的教育前辈致敬。



时间已晚,意犹未尽,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六朝博物馆,南京烈士雨花台,曹雪芹家的江南织造等,都没去,难免有些遗憾,但天下哪十全十美,留些遗憾,下次再来才有理由。再见了,南京!最后题词两首,以表情怀。


一,清平乐·游秦淮河

       旅人玩味。十里秦淮地。景美人妍逢场戏。总把风流传替。

       方域贡院心怡。李香君扇语知。自古寻花问柳,佳人才子称奇。


二,满江红·游秦淮河有感

       十里秦淮,风景异、烟花名妓。柳如是、斯中佳丽,最收人气。幸宠诸君全受益,与夫共议兴明计。只可惜、世事总差驰,难如意。

       南贡院,夫子贵。迎科举,从长计。多少状元郎,聪明伶俐。世道兴衰千古事,逆天改命非儿戏。现如今、高考最公平,谁能比!



作者

作者简介:廖伟仁,微名“三闲",湖南省隆回县人。先后从事过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地价评估估工作。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巜中国土地》巜国土资源报》《邵阳日报》《估价师通》等报刊杂志发表纸质文章200余篇,微刊文章100万字以上。出版专著有巜中学语文板书图示教学》《三闲回忆录》巜三闲诗韵》巜三闲游记》《三闲扯蛋》。事迹入选《语文教坛明星录》《中华教育名人大辞典》巜潮涌大江流》以及巜廖氏通书》等。


者往期精彩作品:(滑动查看)

三闲丨人间大美西藏行(游记)【九龙回首】第1750期

三闲(廖伟仁)丨打道回群去赏花(游记)【九龙回首】第1755期

三闲(廖伟仁)丨初见彭如 (散文)【九龙回首】第1763期

三闲(廖伟仁)丨邂逅九龙山 (游记)【九龙回首】第1768期

三闲(廖伟仁)丨一片诗心向明月 (游记)【九龙回首】第1779期

三闲(廖伟仁)丨梅神造化润隆回【九龙回首】第1789期

三闲(廖伟仁)丨访朝京山寺不遇【九龙回首】第1829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一、名字由来【九龙回首】第1857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二、淡淡父爱也威严【九龙回首】第1862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三、每到端午粽子香【九龙回首】第1873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四、毒蛇咬过的亲历【九龙回首】第1873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六、二胡情缘(散文)【九龙回首】第1890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七、五元钱的温暖(散文)【九龙回首】第1899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萃之八:稀里糊涂读师范(散文)【九龙回首】第1905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九:在师范被抢 (散文)【九龙回首】第1912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初登讲台在八中 (散文)【九龙回首】第1924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二:羞涩感觉做爸爸 (散文)【九龙回首】第1946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三:艰难的跨越 (散文)【九龙回首】第1953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迟到的进修 (散文)【九龙回首】第1960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五:淬火后的教育教学 (散文)【九龙回首】第1971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六:从教语文到语文教研 (散文)【九龙回首】第1980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七:春游之困 (散文)【九龙回首】第1989期

三闲(廖伟仁)丨 回忆录《闲言碎语》选粹之十九,无所作为又一年 (散文)【九龙回首】第2009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粹之二十:改行,欲说当年好困惑 (散文)【九龙回首】第2013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粹之二十二:落差 (散文)【九龙回首】第2025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粹之二十三:买炭 (散文)【九龙回首】第2041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粹之二十四:在副主任岗位 (散文)【九龙回首】第2060期

三闲(廖伟仁)丨回忆录 《闲言碎语》选粹之二十五:第一次拆屋执法 (散文)【九龙回首】第2070期

三闲(廖伟仁)丨初尝京味(北京游之一) (散文)【九龙回首】第2308期

三闲(廖伟仁)丨赏天安门广场(北京游之二)(散文)【九龙回首】第2314期

三闲(廖伟仁)丨游走什刹海(北京游之三)(散文)【九龙回首】第2316期

三闲(廖伟仁)丨穿透故宫(北京游之四)(散文)【九龙回首】第2318期

三闲(廖伟仁)丨寻梦景山(北京游之五) (散文)【九龙回首】第2320期

三闲(廖伟仁)丨不到长城非好汉(北京游之六) (散文)【九龙回首】第2321期

三闲(廖伟仁)丨参观清华北大(北京游之七) (散文)【九龙回首】第2322期

三闲(廖伟仁)丨再回故乡 (散文)【九龙回首】第2338期

三闲(廖伟仁)丨上海游之一:别有滋味在心头 (散文)【九龙回首】第2340期

三闲(廖伟仁)丨上海游之二:见证南京路与外滩 (散文)【九龙回首】第2341期

三闲(廖伟仁)丨上海游之三:游览豫园(散文)【九龙回首】第2342期

三闲(廖伟仁)丨浙江游之一: 游杭州武林广场(散文)【九龙回首】第2343期

三闲(廖伟仁)丨浙江游之二: 游弋西湖(散文)【九龙回首】第2344期

三闲(廖伟仁)丨浙江游之三: 拜谒岳王庙(散文)【九龙回首】第2345期

三闲(廖伟仁)丨浙江游之四: 写意千岛湖(散文)【九龙回首】第2346期


投稿须知:

 1.《九龙回首》公众号只发原创文学作品,作者来稿文责自负,文章原则上不作修改,请作者认真撰稿。

2.  出刊后,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概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3. 作品一经发表,第天晚上八点一次性发赞赏稿酬, 作者占打赏总额的三分之二,赏金二十元以下恕不支付。

4. 投稿形式:标题十作者姓名或笔名十正文十作者近照十作者简介十内文配图,谢谢您的支持。


敬请关注  欢迎投稿

九龙回首
本微刊立足湖南隆回九龙山,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以文会友,欢迎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