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 147 | 精确定位,策略转型:24 Fall UCL硕士申请经验分享
文摘
教育
2024-08-12 08:03
瑞士
本科学校:北京某211
专业:城乡规划(五年制)
申请类型:本科申请硕士
GPA:89.51/100
IELTS: 7.0
科研经历:多项科研竞赛经历,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参与完成北大核心论文2篇(待发表)
业界实习:两段规划院实习3个月,其中一段智慧城市相关
申请方式:DIY
推荐信:国内强推
申请结果:
UCL (MSc Urban Spatial Science) [最终去向]
UCL (MSc Urban Regeneration)
KCL (MSc in Sustainable City)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Sc Data Scienc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rban re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Glasgow (MSc Urban Analytics)
PolyU (MSc in Urban Informatics and Smart Cities)
PolyU (MSc Carbon Neutral Citie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HKU (MSc Urban Analytics [Rej])
CUHK (MSc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Smart Cities [Rej])
作为一名处于保研边缘的学生,身边的朋友们在保研夏令营和出国准备中忙碌,我则在这个暑假开始了我的第一段传统城市规划行业的实习。一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这份工作可能并非我真正想要从事的领域。因此,我果断地调整了方向,开始转向城市分析、数据分析和GIS相关领域的申请。
相信每个从事城市规划的同学都对UCL的Bartlett学院有所耳闻。早在大二时,我就开始关注UCL的公开讲座、信息及相关专业,对UCL有着个人的偏爱。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结合空间数据、跨学科知识分析并解决城市发展与规划问题非常感兴趣。而UCL的CASA(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在该领域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因此,我将其作为了第一志愿。此外,我还选择了城市更新方向作为保底,并同步准备申请材料。在选校时,我制定了“保底—匹配—冲刺”三个梯度,参考了GISphere等社交媒体上的经验贴,建议准备DIY申请的朋友们制作一个专业筛选和个人喜好的梯度表格,方便整合信息并做出决策。
对于信息搜集能力强、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语言过关并且喜欢自由的同学,我建议尝试DIY申请。虽然这个过程相对困难,特别是对于非海本的同学来说,语言能力需要特别关注,但擅长使用AI工具、翻译润色工具(如DeepL和Grammarly)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也是一项未来留学生活中的重要技能。在材料准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仔细阅读学校官网信息。在撰写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或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时,我的构思步骤如下:1. 梳理项目介绍:详细阅读项目的培养目标和目标人群,思考这些是否与你的经历匹配,如何将自己呈现为他们理想的候选人。2. 深挖课程信息:在课程框架中找到1-2门自己感兴趣或最相关的课程,结合自己的相关经历和技能进行整理。3. 研究项目等级与荣誉:考虑该项目的认可度和在领域内的地位,思考它未来能够为你带来什么。完成上述步骤后,基本可以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申请这个项目,以及在个人陈述和简历中应重点突出的内容。此外,建议简历与个人陈述不要有语言重合,简历侧重展示个人能力和经历,个人陈述则更多体现思考与课程的匹配度。2023年7月到9月,我一边实习,一边准备申请材料和语言考试。10月,开始投递英国和香港的院校申请,12月至2024年1月,陆续收到了UCL USS项目的offer及其他专业的录取通知和拒信,结束了申请季。CASA是UCL Bartlett建筑环境学院下的一个跨学科研究机构,致力于城市科学研究。该中心通过建模、复杂性理论、可视化技术和计算方法等前沿技术和理念,致力于解决当代城市发展中的复杂问题。CASA的研究项目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以创新的方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选择UCL的Urban Spatial Science项目,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与城市空间和数据分析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提升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应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或进一步深造提供更多的选择。由于本科阶段主要学习传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课程设置也以设计课为主,转向城市分析、数据分析或GIS相关领域的匹配度较低。因此,建议有类似转型意向的同学尽早做准备。首先,要充分利用课程项目的机会,将个人项目与目标方向相结合。例如,可以在课程作业中结合数学模型、空间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等方法,来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跨学科能力。其次,即使个人项目内容与申请方向不完全匹配,也可以通过挖掘其他科研或实习经历,展示自己在跨学科领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在选校和择校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过度受外界因素干扰,特别是在考虑名校时,要根据自身能力和项目匹配度做出明智的选择。尽早确定申请方向,并在申请季开始前完成语言考试和材料准备,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未来学习的领域,而不是浪费在申请流程上。总结来说,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我会更早地决策申请方向,并提前完成与申请方向高度匹配的科研或实习项目,以进一步完善个人经历。这些经验希望能够为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一些借鉴,帮助大家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