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冬春流感,中医药有妙招!

文摘   2025-01-17 20:45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冬季进补、春来打虎”,冬春季节不仅是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更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黄金时段。中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调养,帮助我们提升体质,抵御流感侵袭。


冬季:闭藏养生,筑牢健康根基


冬季,万物生机潜伏,人体阳气也随自然界闭藏。此时,当遵循《黄帝内经》中 “闭藏” 之道。作息上,早睡晚起,待日光而出,以养蓄精力,避免阳气因过早接触寒冷空气而受损 。情志上,保持宁静平和,如同鱼鸟深藏,收敛心神,防止过度耗神,预防忧郁、悲伤情绪产生。

(一)冬季食疗:温润滋养,平衡膳食

冬季饮食宜适量温阳进补,同时兼顾养阴,遵循减咸增苦原则。可适当增加动物类食物,但要避免过食大辛大热之物。为大家介绍几款冬日食疗方:

1、肉苁蓉炖羊肉

【原料】羊肉250克,肉苁蓉30克,陈皮1瓣,当归2片,生姜适量,食盐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清水适量,炖1.5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肉苁蓉能温肾填精,当归养血又去羊肉膻味,羊肉则是大补气血的食物,尤适宜于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的人群。

2首乌芝麻核桃黑豆羹

【原料】制首乌30克,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黑豆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材料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制首乌煮30分钟,捞起备用;把黑豆、核桃肉及芝麻用搅拌机打成粗粒状, 再冲入首乌水中煮15分钟成羹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肾主水,主收藏,应冬季。五色入五脏,其中黑色食物入肾,能补养肾脏,对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致头晕头痛、健忘失眠、白发脱发等人群尤为适用。


(二)膏方养生:补虚强身,增强体质

膏方是中医传统养生妙法,冬季以敛阴护阳、添精益元为调补原则,膏方尤为适宜。它特别适用于亚健康、体质虚弱易患病、病后体虚及有抗衰需求的老年人。

姜枣膏

【材料】生姜300g、红枣300g、红糖150g(可依口味调整) 。

【做法】生姜洗净切块或片,红枣洗净去核,红糖切小块。将生姜榨汁、红枣搅成泥,与红糖一同倒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熬,不断搅拌,至膏体粘稠、颜色均匀关火。倒入消毒后的玻璃瓶,冷却后密封冰箱冷藏,可保存1个月。

【用法】晨起取1-2勺,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暖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活血暖宫。


(三)晒太阳:天然疗法,温养阳气

冬季晒太阳有助于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尤其对于岭南地区的气虚质、阳虚质人群益处颇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段、控制时长、做好适度防护以及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情况决定频率等。


(四)穴位经络保健:刺激穴位,防感祛邪

按摩或艾灸特定穴位也能增强体质,预防流感。

推荐以下保健穴位:

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涌泉: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春季:养肝祛湿,预防流感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和肝气也需顺应自然升发、疏泄。此时应夜卧早起,保持精神愉快,胸怀畅达。饮食上多选择辛甘发散之品,避免酸涩收敛之味,以防影响肝气疏泄。且春季气候多变,岭南地区偏湿,需合理调整作息与饮食,适应气候变化。

(一)春季食疗:舒发阳气,健脾祛湿

春季饮食要助力阳气升发,饮食以温和舒发食物为主,避免寒凉。为大家推荐几款春季养生茶饮与汤品:

1香花茶:将2克代代花、2朵菊花、1克桂花、3朵洛神花、15颗枸杞子洗净,放入茶壶,加热水焗泡10分钟,依个人口味加蜂蜜调味。此茶能升发阳气、条达肝木、解郁安神。

2紫苏薄荷姜茶:3克干紫苏叶、3克薄荷叶、3片生姜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红糖融化,焖2分钟饮用。适合季节转换时感冒咽痛、头痛头胀人群。

3养肝茶:15克山楂、15克桂圆、3个去核红枣洗净,开水浸泡10分钟。对长期熬夜导致肝血不足、眼睛干涩、失眠心烦的人效果良好。


(二)春季穴位调养:调和气血,疏肝理气

春季阳气升发,也是流行病高发期。通过穴位调养,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推荐按摩或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颈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能帮助升阳预防疾病。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可调治头部症状。

太冲穴: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膻中穴: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这两个穴位可起到调气疏肝的作用。


日常生活方式调养:固护正气,抵御外邪


依据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中医理念,日常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固护正气至关重要。


· 保证充足睡眠:睡前保持安静平和,避免睡前半小时看情节激烈的电视剧、视频等,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 合理饮食:食材以当季新鲜出产为佳,烹饪方式以蒸、煮、炖等少油、少汤、少盐的方式为宜,避免食用寒凉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 养成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尽量保证每天能自然排解大便,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 注意个人卫生和通风:冬春季流行病高发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室内通风及社交距离,老人、儿童、体弱之人尤其要注意。
· 适当活动:保持每日适当活动,年轻人可进行跳绳、原地高抬腿跳等;行动不便者可适当活动手脚;冬季老年人在居室中可进行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


通过以上中医养生方法,从冬季的闭藏调补到春季的养肝祛湿,再到日常全方位的生活调养,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体质,防治冬春流感,在季节交替中保持健康活力。

让我们一起遵循中医智慧,开启健康生活新篇章!







治未病科简介




化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位于医院门诊楼三楼,以医院的专业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仪器为依托,设有专职的医护人员,突出中医特色,本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服务理念,提供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体质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等服务。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调理,中医营养指导,中医理疗(小儿推拿、针灸、艾灸、耳穴压豆、平衡火罐、火龙罐、火龙灸、中药穴位贴敷等)等特色服务项目。

业务范围: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感冒咳嗽,胃肠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体质调理;慢性筋骨疼痛中医理疗;产后调理及母乳喂养指导咨询;小儿神志病、脾胃病、肺系病等小儿推拿及体质调理。
科室电话:020-87999036。
科室地址:从化区中医医院门诊部三楼。
开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8:00-12:00,14:30-17:30。






专家简介






梁艳坤


治未病科负责人,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中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十几年,擅长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中医内科,对常见病的纯中医治疗有一定经验。擅长中医调理体质,治疗亚健康、疲劳综合征、感冒咳嗽、失眠、高血压、糖尿病等。



张秋灵


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十余年。现任广东省针灸学会疼痛及抑郁相关病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及治疗临床常见疾病,尤其对颈肩腰腿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等痛症及颈性眩晕、面瘫、失眠、中风后遗症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糖尿病高血压病、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内科疾病的诊治。



方哲婉


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参加广东省中医院母乳喂养指导培训班、广州市针灸医院黄金火龙灸培训班。

擅长针药结合治疗疲劳综合征、失眠、脾胃病、乳腺病等常见病,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神志病、脾胃病及肺系病,产后康复及母乳喂养指导,中医体质调理及营养指导。



钟朝斌


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修一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科疾病,尤其对胃肠、呼吸、颈肩腰腿痛、睡眠障碍等中医调养有丰富经验。




 ▊ 往期精选推荐(点击下方标题)

开启神经介入新时代!我院成功开展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


中医特色疗法之开天门,为您舒缓压力、改善睡眠


精准医疗 守护健康丨从化区中医医院妇科引入宫腔镜微创技术


我院携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开启合作新篇章!


【生死营救】多学科紧密协作,成功救治特重型颅脑损伤!


中医传统疗法 | 三九灸,冬日里的健康守护


精准根除 护“胃”健康 | 从化区中医医院开展从化首例幽门螺杆菌精准根除新技术


喜报 | 我院刘毅、李洁霞两位名中医入选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


三九灸一灸 来年无病忧丨从化区中医医院2024年 “三九天灸”医讯


中医特色疗法之放血疗法


弘中医国粹 传中医药文化丨从化区中医医院中医药科普宣讲活动走进联星小学


中医特色疗法|温通调补,固护元气——固元灸


用心守护 路路畅通丨从化区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保护肾友的“生命线”


喜讯 获2024年度中国高血压防控“健康宣教优秀公益组织单位”称号


义诊预告 | 慢阻肺日、心梗救治日大型联合义诊活动


中医护理门诊就诊温馨提示


长期伏案颈肩痛?中医护理技术来解忧,让健康不再“颈”上添花!


中医特色疗法守护健康——耳部全息刮痧


好消息!免排队、秒支付,从化区中医医院医保移动支付升级啦!


“棍针”推一推:去痛致松,以松治痛


中医特色疗法守护健康——温通刮痧






供稿丨治未病科 方哲婉

编辑丨宣传组



从化区中医医院订阅号
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