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中医认为冬季严寒,人体阳气刹藏,气血运行缓慢,毛孔闭塞,诸病易犯。在此期间,人体阳气最弱,最易感受风寒邪气,诱发或加重各种慢性疾病,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骨关节痛等疾病的好发季节。
三九天进行穴位敷贴,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提升人体阳气,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
三九天灸疗法操作简便易行,疗效好而副作用小,能够起到“秤砣虽小拔千斤”的作用,是广受群众欢迎的防病保健好疗法。“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延续和重要补充,与“三伏天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疗效相得益彰,能有效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各种因风寒邪气诱发或阳气虚弱而加重的慢性疾病。
一九:2024年12月21日(周六)
二九:2024年12月30日(周一)
三九:2025年01月08日(周三)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行政楼二楼针灸康复科
咨询电话:020-87921962
连续贴三年为一疗程。
虚寒体质人群和患者,尤其对呼吸、消化、骨关节系统疾病较为显效。
易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等。
虚寒性胃痛、慢性肠胃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颈椎病、肩周炎、颈肩腰腿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等属寒症者。
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疳积)、慢性腹泻、厌食、遗尿等。
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有严重心脏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血液病、肿瘤或脏器衰竭,外感发热,孕妇、皮肤极容易过敏者,不适宜天灸治疗。
(1)因个人体质虚寒程度不同和个体皮肤耐受性情况不同,个人皮肤反应有所不同,但一般贴药后皮肤均有发热感,灼痛感。建议: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0.5~1小时(特别虚寒者可1~2小时),青少年时间酌减以20分钟~半小时,儿童幼儿5~20分钟为宜。2岁以下者暂时不建议贴药。但不必拘泥上述时间,均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不能耐受即可提前撕去药贴。如贴药时间很短却易起泡者,说明阳气未衰(即虚寒并不严重),建议再贴药时调整穴位并缩短时间即可。
(2)本法为发泡疗法,去除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红润、微痛甚至水泡、过敏、破损、最后自然结痂,是正常的反应。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会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当然起泡后,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防止感染,起泡后一定不要抓破以免感染,少量小的水泡可等待其自行吸收或搽烫伤软膏,大水泡可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或紫药水等。对于个别人出现皮肤过敏者,结痂期间瘙痒,局部可外涂皮肤消炎软膏或抗过敏药膏以减缓刺激,必要时到医院处理。
(3)治疗后10小时内宜用温水洗澡,贴药后3天内戒食肥甘厚腻和生冷刺激性食物,7天内忌食易化脓或易过敏食物,如鱼虾蟹、生鸡、牛肉、烧鹅(鸭)、花生、韭菜、芋头等。
(4)为巩固疗效,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天灸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传统天灸疗法”多选择在背部、腹部、腰部、腿部进行贴药,建议尽量穿着较宽松的衣服,以便贴药操作;贴药后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大量出汗导致药膏脱落弄脏衣物。
供稿丨针灸康复科 丁悦森
编辑丨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