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
米魚
开幕时间
2023年10月28日(周六)11:30
展期
2023年10月28日-11月5日
每日11:30-18:30
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华纺易城西区5号楼底商18号 米魚
展中无休,展品可售
/
展览首日优先到店选购,无需预约排队,11:30起入场。
没错,店外道路还在施工……
建议驱车来店的客人将车停在青年西路或青年西一路,
由人行道步行前来。给您带来不便,深感歉意。
开展次日(10月29日)开放线上选购,
请添加客服微信【melfishservice】咨询。
关于作者
曾麒
木雕作家
1981年 生于四川成都
2002年 毕业于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软件设计专业
2005年 进入游戏行业
2016年 开始自学木雕
2019年 正式成为木雕作家,开启独立创作
以木为媒介,疏解情绪,雕刻情绪,唤起情绪。
在忐忑中拥抱世界,在迷惘中认识自己。
作品具有强烈的奇幻浪漫主义色彩,
记录了时代背景下的孤独、哀伤、思索与确幸。
仗着客人的势,大摇大摆进了工作间的Demo
晚饭时刻,要曾麒亲手喂生骨肉才肯吃的二猪
曾麒的雕刻刀
(谁懂,我总是会被作家们手脑并用的生活智慧深深打动)
被虫侵蚀过的「意识,塔,幻想和可能存在的自我」
冰箱上的月历,记着毛孩子的猫饭配比和每日清洁任务
工作进度笺
曾麒的“灵感库”
强大的Ni(内倾直觉),让他在平日与外界的互动中收获了大量无意识的信息,借由Te(外倾思考)的在实效和聚焦性上的辅佐,直觉中贮藏的信息与情绪片段,在一块块木料上被具像化,向外流淌,再与现实世界产生链接。我问曾麒,灵感从哪儿来呢。他说,看书,听音乐,观察自己和他人。开启创作的头两年,总是完成一件再做下一件,常会遇到灵感瓶颈,今年起,他会记录和积攒想法,但不会时刻逼迫自己思考,而是让思绪自然地生发。他经营着自己的公众号,记载作品背后的心路历程,每篇开头的歌,便是制作时工作间里单曲循环的BGM。他有几册大本子,用铅笔轻轻描出草图,用钢笔重重书写下随想,其中好些后来变成了木雕,也有好些,就那样留在了本子里。目前,他已经习惯同时制作几件作品,把每件素坯的制作线程拉长,给观察、思考和修正留出足够空间,最后统一上色,待彻底完成后,再定题。
草图 vs 成品
回过头去梳理这些年创作的母题,曾麒说,形式上比较宽泛,但主要还是围绕着「人和人的关系」。乍听有些不解,因为他作品中的主体通常只有一个人——但这又恰恰表达了他对于关系的看法:“我常有一种感觉,我想推心置腹地表达,别人却对我保持距离。对我来说,很难通过作品去描述链接和互动。这种疏离与隔阂,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决定的,无奈、哀伤,但反而有普遍性,也许会引起共鸣。也正是在这种孤岛底色之上,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温暖瞬间,才更显得珍贵。我想,只要作品符合了看到的人的心境,就是一种抚慰。”
曾麒自诩是“做镜子的人”,不强加意义,而是希望唤起情绪。雕刻打磨时,他已经完整地注入了自身的情感,为镜子镀上了水银层。然而镜子并不会说话,它映照出的,是看客的心境。作品在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属于曾麒的「一个人的时候」,当被置于展厅中、带回家里,它们又会串联起属于观众和藏家的「一个人的时候」。
「阿弥斯与飞鸟」
话虽如此,出于INFP对人类抑制不住的好奇心,我倒总还是乐于拆解曾麒作品中的密码。比如这位反复出现的“阿弥斯”,他他他,他到底是谁呀。这次拜访,曾老师终于做出了正面回应:这个名字译自他在游戏中的昵称“Amis”。初中时,老师让同学们取英文名,大家纷纷汤姆杰克的,导致他羞于将阿弥斯拿出手,就悄悄藏去了游戏里,后来又被他悄悄延伸进了木雕的创作,成为了隐藏在作品中的自我投射。(嘘……我什么都没说,你什么都没听到。)
“成为幻想木雕师曾麒的第五年,最大的压力和挑战是什么?”
“压力更多来自于内部。作品有没有提升,有没有让自己更满意,技艺是否有更纯熟。几年来,虽然在表现形式(人物、动物、故事)上积累了不少,但核心表达还需要不断的突破。我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懒散,不要凑合,不要让想法变得功利化。心态变了,就会逐渐不再去追求新的感受和体验,作品也会跟着同质化。我也曾考虑过做一些更明确、联系具体议题的、讽刺性的艺术表现,也做过尝试,但发现那不是自己。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做些别的,那一定是因为我植根于日常生活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在35岁的那一年作出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过程必然也掺杂了辛酸,但还是很幸运,能够被看见,能够坚定地作为木雕师生存下去。”
不知道从何时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在这个原子化的时代
人与人的关系普遍是疏离的
即便我们与他人面对面
也很难做到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
置身于复杂的世界之中
似乎难于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真情实感
因而我们与他人的人生交集线
可以说短得可怜
解除了传统社会中那种与宗族、
家庭绑定的关系
我们收获的不止是自由
还有迷茫和孤独
而我认为
好好的利用这种⌈一个人的时候⌋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只有当我们带着孤独与自己坦诚相处的时候
才会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我如何定义和认知自己、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我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想要清醒地活在当下的世界
这些问题恐怕是必须思考的
而答案只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
我们需要从孤独中寻找这份答案
当一个孩子独自玩耍时
他的内心是孤独的还是愉快的?
恐怕二者都有吧
在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
可能有迷途的恐惧与痛苦
也会有自洽的坚定和欢欣
只有足够真诚地经历这个过程
我们才能踏实地构建出自我
在这个无法仰赖他者
来解释自己存在意义的年代
拥有明晰的自我不仅关乎于个体本身
也是更好地建立与他人的关系的基础
所以
好好享受⌈一个人的时候⌋吧
在这次展览的部分作品中
我试图去勾勒这些时刻的侧影
希望这些心灵状态能与观众们有所共鸣
也希望在大家⌈一个人的时候⌋
这些作品能带来些许的慰藉与陪伴
(左右滑轨查看更多图片,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柔柔的星空」
<-->
「昨日梦境」
<-->
「卖星星的人」
<-->
「理性,我,创伤和缓慢的生长」
<-->
「有关于希望与微风的秘密」
<-->
「森林之子」
安静地歌唱 & 默念你的名字
<-->
「当我们开始认真思考那个未知数时」
<-->
「世界如同舞台,我穿梭于自我的傲慢之中」
<-->
「言语之于我们,就如同微尘般飘浮不定且似有若无」
<-->
「两面性」
视角 ∙ 误解 ∙ 猜测
<-->
「一座非理性的城堡」
「虚构的航行」
塔流苏岛的港口
<-->
「一个人的时候」
我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 从月亮中孵化了什么
<-->
「一个人的时候」
阴天等待放晴
<-->
「一个人的时候」
季风说带我去它的故乡
<-->
「一个人的时候」
我和圆月是朋友
<-->
「沉夜的遥想」
<-->
「猫猫叠猫猫」
&
「猫猫躲猫猫」
<-->
「佚名 ∙ 灯」
<-->
「意识,塔,幻想和可能存在的我」
<-->
「时代之子的新鼻子,嗅探到所谓聪明的未来」
<-->
「阿弥斯与飞鸟」
<-->
「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
<-->
「向内的凝望,等待月亮的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