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不仅是北京这座城市繁忙生活的动脉,更是一幅幅流动的文化画卷。从北土城站的青花瓷,到南锣鼓巷站的老北京街景,再到王府井站的传统老字号,这些地铁壁画宛如城市的名片,生动展现了北京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近期,《绚烂的地铁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在北京规划展览馆成功举办。其中,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的壁画《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车公庄西站紧邻滕公栅栏墓地,这里安葬了利玛窦(Matteo Ricci, S.J.)等外国来华使者,见证了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东渐。
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
在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马可 · 波罗(Marco Polo)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瑰丽,而利玛窦则将广阔的世界介绍给了中国。四百多年前,利玛窦身着儒服,用汉语传播西方的文化精髓。由于他的博学和儒雅,他在明朝被尊为“泰西儒士”,但他自己却谦称“畸人”。
《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手稿原作
为纪念利玛窦在华28年的伟大贡献,壁画家唐鸣岳在车公庄西站创作了《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壁画。作品分为五个主题:《几何原本》《所贡方物》《坤舆万国》《时空测量》和《泰西儒士》,整幅作品由11块版面构成。
(建议横屏欣赏)
《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
车公庄西站
壁画展示了利玛窦在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成就。在天文学领域,他制作了天文仪器,并绘制了世界地图。他亲手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首幅世界地图,打破了传统以欧洲为中心的观念,将亚洲东部置于中心位置,并首次向中国人展示了地球的球形全貌,颠覆了古老的“天圆地方”概念。
TBC馆藏《坤舆万国全图》(复刻版)
壁画作者唐鸣岳对《坤舆万国全图》进行了巧妙的切割和重组,将中间的白色光照渐次向两侧延伸,与站厅的拱形结构完美融合。
《坤舆万国全图》被切割与重组
站厅拱形结构
在数学领域,利玛窦与明朝官员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拉丁文:Euclidis Elementorum),首次确立点、线、面、体积、比例等数学专用名词。他还与明朝另一名官员李之藻合作完成了《圜容较义》,深入探讨与圆相关的几何学知识。
《几何原本》主题左版面
(局部)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Euclidis Elementorum)
《圜容较义》
此外,利玛窦口述,由徐光启笔录,完成了《畸人十篇》,一部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十位中国士大夫的对话集。壁画家唐鸣岳将这些著作融入《几何原本》主题的版面中,展现了利玛窦在学术领域的贡献。
《几何原本》主题右版面
(局部)
《畸人十篇》
利玛窦从意大利带来的自鸣钟和古钢琴等西洋物品,也被作者唐鸣岳记录在《所贡方物》主题中,进一步展示了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所贡方物》主题左版面
(局部)
自鸣钟
古钢琴
壁画中,展开的地图、利玛窦的著作、异国的贡品、辽阔的海洋以及意大利建筑特有的拱窗、廊柱和拱券,共同构成了这幅作品的核心元素。这幅壁画不仅讲述了利玛窦为中国打开世界之窗的历史,也象征着知识的交流扩大了一个王朝,乃至整个国家的视野。
从1984年2号线首批地铁壁画诞生至今,北京地铁已在200多个地铁站中展出了300多件壁画作品,这成为其一大特色。欢迎您前来6号线车公庄西站,欣赏壁画《面向世界——利玛窦之窗》。
如果您对其他车站的壁画感兴趣,欢迎查看下图,了解每个车站的壁画详细信息,感受每幅地铁壁画背后的文化寓意。
(建议横屏查看)
北京地铁车站壁画信息汇总
文案 & 排版设计 | Rachel
责任编辑 |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