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线路概况
起于鱼化寨站,止于纬二十八路站,全长17.20km,设站18座,均为高架站,平均站间距0.997km,有3座接驳站,1座车辆场和1处存车充电线,功能定位为高新区内部公共交通骨干线。
·行车及运营组
车辆编组采用3-3-4方案,运行交路为单一交路,初期为有人值守全自动驾驶,近远期为无人驾驶,定员逐步降低。车站配线按规范设置。
·成本构成
全寿命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建设成本约占20-30%,土建、车辆基地、智能控制系统等是关键投资部分,运营成本中人员成本、电费和生产维修费占比高。
设计理念:遵循“公交+服务+智慧”,包括规模小型化、资源集约化、服务便捷化、运维智能化、维修社会化。
·区间桥梁
占直接工程投资37%,上部结构根据跨度和曲线半径细化分类控制用钢量,通过交通渠化、设中分带并立墩、利用转角地块设墩等方式降低造价。
·车站
占直接工程投资9%,采用路侧或路中设置,优先岛式车站,减少换乘土建及设备费,整合房间,不设站内卫生间,优化车站结构和规模,降低建筑面积。
·智能控制系统
通信、信号等系统进行方案优化,如组网、设备设置、功能整合、无线覆盖、视频存储等,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运营管理。
·车辆及运营组织
3-3-4编组初期配车少,基于电池性能和运营图优化备用车、充电桩及变压器容量,满足充电需求,降低能耗。
·供电系统
根据运营充电策略优化充电桩和变压器设置,采用10kV分散式供电,合理分区并设置联络开关,降低成本。
·车辆场
定位一、二级修,大修委外,单体整合压缩用地,优化定员。
·收益构成及增效措施
通过串联人员聚集区、与地铁接驳、与商业体联通、设置上行扶梯吸引客流,引入广告及商业增加收益。
规划层面:做好顶层规划,统筹资源,合理选择制式,实现低运能轨道网络资源共享。
设计层面:按需设计,合理降冗余、降成本,完善相关规范体现灵活性与包容性。
装备方面:提高制造水平,利用新技术实现设备状态修,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社会化方面:利用社会化资源,降低物资库存。
运维层面:提升运营水平,降低定员,开展衍生业务增加收益。
(演讲PPT部分展示)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低运能系统分会2024年年会暨低运能系统高质量发展论坛
编辑:余超婧
审核:王博
扫码加入人民城轨、交流群
获得完整版PPT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仅供学习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