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播 助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

文摘   2024-12-13 18:58   北京  

作者:陈梦圆 团上海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四级主任科员

为做好上海青少年红色文化培育和传承,更好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引导广大青少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上海共青团扎实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2018年“上海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开展以来,已线上线下累计覆盖青少年近535万人次。



深挖区域资源 串联打卡地标



2024年,“光荣之城 青年行”系列活动启动从场馆点位到特色路线,都体现着地缘优势,彰显城市品格。团上海市委紧跟总书记的上海足迹,串联起青年热门打卡地标,发布“一区一特色”路线。16条路线深挖区域资源,聚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打造成为青少年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形成青春版“社会大课堂”,让广大青少年在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中体会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从单一行走到多元内涵,创新沉浸体验,让文化传播破圈。积极推动组建专业讲师队伍,建立学、讲、行矩阵式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深刻感悟传承上海城市红色文脉。坚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运用人工智能、VR等新兴科技,让青年“飞跃”式体验城市的沧桑巨变,结合季节时令打造“蟠桃盛会”等地域特色活动,探索表情包、系列套章、木版水印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体验方式。创新设计寻宝游戏,创作红色音乐剧,打造红色剧本杀,将红色产品与红色大寻访相结合,以更生动、更亲近的方式传递红色文化中的情感价值和精神内涵,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城市发展脉动,让红色文化在青年人中不断破圈。


从普适活动到分层引导,多城市互动研学,共筑青春梦想。针对少年儿童推出“光荣之城 少年行”红色研学,从传统“我说你听”的线性传播,转变为“观+感”的融合体验。通过定向寻宝、情景体验、动手制作等契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教育途径,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大众化、常态化。加强跨地区联动交流,组织杭州、宁波等6座城市青少年来沪参加“聚湾区 铸海魂”2024年环杭州湾少年儿童海防夏令营,邀请哈尔滨、南京等地师生在龙华烈士陵园开展城市互动红色研学,让红色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深化内涵挖掘  共鸣红色文化



聚力思想引领,激发青少年认同感。助力构建以“大思政课”为基础、红色场馆为实践载体的红色教育培养体系,融合更多高质量文艺作品,引导青少年在情感层面共鸣并领悟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


深化价值引领,增强青少年使命感。推动利用好各级讲师队伍,建立学、讲、行矩阵式教育体系,通过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动员青少年深切感悟和传承上海城市红色文脉。


强化榜样引领,激发青少年共鸣感。结合清明、五四、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仪式教育,通过宣扬革命先烈和新时代榜样事迹,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


优化活动设计,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贴近青年需求。结合调研分析数据,通过创意再造和流程再设计,打破讲座、参观等传统模式,营造探索学习、互动学习、游览学习等趣味、多元的良好氛围,提升参与体验感。定制活动内容。设计多样化活动主题,通过个性化适配,形成覆盖大、中、小学生的行走、感知、聆听体验。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沉浸式、体验式红色实景课堂。注重活动反馈。通过线上互动平台和线下座谈交流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优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活动参与度和获得感,将“打卡游”变成“深度游”。


加强联动合作,让红色文化“入人心”。矩阵联动,扩大传播范围。联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将线下传播成果转化为视频精品课程,联合社会、学校、场馆、家庭,联络各地区、委办,开展文体旅+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多维度、多层次传播效应。区域合作,促进红色文化互学互鉴。加强跨地区交流,开展长三角地区城市互动红色研学,进而辐射更多地区,资源整合赋能让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

最受读者关注的文章

(2024年第49周)


编   辑  |  刘晨慧 河北地质大学
审   校  |  王晓芸 张希哲
复   审  |  胡同洲
终   审  |  杨振宇


中国共青团杂志
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地,干部成长的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