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事”收钱,是民俗还是诈骗?

职场   2024-09-04 08:03   广东  
点击“律师视野”    快速关注我们


来源|邓学平律师
作者|邓学平  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
原标题:邓学平|广东湛江“做法事”案不构成诈骗罪


澎湃新闻报道:湛江一对父子因为收钱帮人做法事被指控涉嫌诈骗犯罪。检方指控,陈某父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做法事为逝者招魂、超度等骗取多名被害人共计86800元。陈某家属对媒体称,其祖上几代都干这个。澎湃新闻称,案件虽然已经庭审结束,但法院还没有作出正式判决。

看到这则新闻,说实话我有被雷到:刑法的手什么时候都可以伸到阴间去了?谈论罪与非罪,先从规范的犯罪构成着手。诈骗罪的逻辑构成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相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进而自愿交付财物。关于虚构事实,请问检方如何用证据证明“为逝者招魂”、“超度亡魂”是虚构的?检方的一句封建迷信,并不能替代其在证据上的证明责任。关于陷入错误认识,检方同样不易证明。

关于逝者家属是否陷入错误认识,我主张可以结合以下几个事实进行综合判断:有无逝者家属主动找陈某父子做法事?有无逝者家属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有无逝者家属后悔自己花钱做法事?逝者家属花钱做法事是否是因为确信做法事的功效?有无逝者家属认为自己被骗?此事公开报道后,做法事的民俗是否会消失?逝者家属是否还会继续花钱请人做法事?机械唯物主义者和世俗功利主义者们也许无法理解,请人为逝者做法事,只是生者对逝者表达缅怀之情的一种方式,并非刻意追求一定的实际效果。

很多人都有心理补偿机制,如果感到生前对逝者有愧疚或遗憾,也会通过特定的悼念仪式来寻求自己内心的慰藉和安宁。这些情况都不属于陷入错误认识、被人欺骗。

除了形式要件不符合,陈某父子的行为也没有法益侵害性。这个世界有很多微妙的地带,是不能用纯粹理性特别是经济利益的标尺去度量的。湛江的这个案件,公检机关相当于把悼念或祭祀活动强行推到经济利益的刻度尺面前,赤裸裸的告诉逝者家属:你被骗了,所谓的超度亡魂是骗人的。这无疑是对逝者家属的二次伤害。这样的执法司法活动,不仅没有任何法律效果可言,也没有任何社会效果可言。针对民间流传已久的有些现象,司法没必要那么倨傲或兴奋,以包容、淡定的心态尊重民俗、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即可。

也许有人会拿出做法事被判诈骗罪的生效判例来进行反驳。我并非主张所有的收钱做法事都不涉及违法,我当然知道有些人会以做法事之名进行招摇撞骗。我主张,做法事的人如果同时具备以下四种情形,是有可能涉嫌诈骗犯罪的,包括:针对活着的人、针对具体的事情、给出了确定性或具体的承诺、收取的费用明显不合理。类似算命先生在路边摆摊算命、僧人在寺庙收钱测八卦、风水先生收钱帮人看风水等行为,虽然针对的是活着的人,但因其给出的仅是抽象的泛泛结论,如果收取的费用没有明显不合理,那么都应当归入民俗或信仰领域,都不应当轻易定性为诈骗犯罪。

回到湛江的案件。陈某家属称,做法事收费有3800元、6800元、8800元三个档次,不同价位对应的师傅人数、祭品数量不同。且做一场法事需要好几个人参与,除了做法事的师傅,还要人准备祭品、开车等。根据检方指控,数年间累计获取的费用仅不到7万元。从实际收取的费用和提供的服务、劳务来看,陈某父子的行为基本落在民俗的正常涵摄区间内,没有以诈骗罪进行刑事追究的必要性。须知,做法事这一民俗的历史渊源要远早于我们的现行《刑法》。

我建议检方尽快对陈某父子撤回起诉。如果检方不肯撤诉,法院应当果断判决无罪。此案若最终被定罪,将使很多类似从业者陷入刑事风险。不仅收钱做法事,而且寺庙卖香火、店铺卖冥币都将涉嫌诈骗犯罪。更重要的是,此案若最终被定罪将会挑战传承几千年的文化民俗,影响会非常恶劣。退一万步,即便检方指控符合犯罪构成,历史民俗也完全可以成为本案出罪的正当理由。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司法要做的判断不应仅是形式逻辑的符合性,更重要的是实质正义的符合性。

驱动这个世界的有理性,还有非理性,比如民俗、习惯、信仰和情感等。对于不可言说者我们可以不保持沉默,但绝对不要陷入理性的自负,甚至用刑法的手段去进行规制。“做法事超度亡魂”作为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我们应当将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宜用科学的标准去进行粗暴的审查。否则,中元节、清明节都可以取消了,各种祭祖祭典也都没必要了。


对未知的领域缺乏敬畏,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怕,这样的社会才是最可怕的。刑法要时时保持谦抑,这样才能更好的守卫我们的社会。


———  END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意见,也不构成对相关案件或事件的意见和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转载作品,是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如图文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张智然律师的部分原创文章


1.刑辩律师应首先考虑作无罪辩护

2.从“唐山打人案”,看法律信仰的重塑

3.写在劳荣枝案二审宣判之前

4.一起涉黑案件的成功辩护(附:辩护词)

5.从一起检察院作减轻抗诉后二审加重被告人刑罚的案件,看我国的司法程序公正

6.作为被告人王振华的辩护律师,你可以这么认为,但你不可以这么说!

7.海外出版的方方日记,会成为西方向中国政府索赔的证据吗?

8.聂树斌的“冤死”与王书金的“赖活”

9.王宝强的离婚声明涉嫌名誉侵权 ——浅析王宝强离婚声明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10.十堰法官被刺事件的思考

11.从雷洋之死,看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

12.武昌砍头案嫌疑人胡某“持证杀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吗?

13.法官担任县委法律顾问之弊

14.“假结婚”和“假离婚”方式购房的法律风险

15.司法统一之前施行司法责任制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与俞江教授商榷

16.也谈“偷换店家收款二维码案”行为的定性

17.《最高法对“取得实习证的实习律师是否可以到法院立案”问题的答复》一文之刍议

18.从一起盗窃案的辩护,浅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的质证要素

19.法官王桂荣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20.辩护词选登|谁是这起爆炸案的元凶?

21.也谈与智障女同居期间性行为的定性 —— 与石经海、谷君二位老师商榷

22.用近亲属的医保卡开药构成诈骗罪?

23.《人民的名义》股权质押相关问题的法律解读及纠偏

24.辩护词选登|彭某“吸毒”后无意识杀死朋友4岁儿子,其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认定?

25.“辱母案”于欢的防卫行为并未过当,其性质属于正当防卫

26.微型小说| 开庭

27.李国庆“抢公章”的行为是否有效?到底谁能代表当当?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关联公众号,加星标★


律师视野
弘扬法治精神,传递律师声音,提供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