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任何投机总会要还账的……

科技   科技互联网   2024-11-10 17:51   山东  


认识一个币圈的朋友,看这几个月的行情很好,我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他说要重仓投入,所以最近我问他赚不少吧?他发了苦笑的表情说,正在回本ing。

能拿3000多万买巴菲特一顿午餐时间的人毕竟是少数,这种人让我们见识到了聪明才智的强大和一夜暴富的强大诱惑。但是,“比特币”毕竟不是真的币。投机就像是赌博,胜率很低的那种。

相比币市,房市似乎要好很多,房子嘛,似乎是永远的刚需,事实也证明了房子升值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有个朋友两年前用一百多万买的房子今年已经是两三百万上下,从投资的角度看,算起来房子的盈利比他开厂子赚到的钱还多很多,但他说,这两种钱是不一样的。房子的价格在那里,但有的能兑现,有的则有价无市。再说谁能保证在不远的未来一个人有三四套房的时候,房子价格还会是上涨?还有,一套房子的寿命别说是70年,能撑到三十年就不错了。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更重要的是人生逻辑的问题,你的时间、精力和心思是放在投机上,还是放在实业上,这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线。

投机干好了就是投资,但能成为巴菲特的有几个?从来都不缺想要用钱生钱的聪明人,可是能够成就一番实业的人寥寥无几。

不能光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任正非说,“我们唯有把握更清晰的方向,更努力地工作,任何投机总会要还账的。”

如果你没有巴菲特的心理建设程度,那么投机客就算是不断赚钱,也很容易走向自我崩溃的结局(事实上这种人不少见),因为他没有办法把精神全部寄托在金钱数字上而心安理得。

房地产热闹了几十年,但能够受人尊重的地产老板几乎一个都没有(改开人物这么大荣誉,有哪个是主业做地产的?)。首富再怎么风光,在袁隆平、屠呦呦、任正非、曹德旺等人面前,仍然是不够看。


20世纪90年代初,任正非也面临过一个北坡、南坡的选择题。当时华为可以继续以贸易和销售为主,那种钱好赚,风险也小,而且看上去能赚很多年。如果如此,华为或是又一个联想。

还有就是走技术研发的路线,这条路很艰难,基础那么薄弱,技术迭代那么快,还面临强大的封锁,华为要想赢在最后,前途堪称是渺茫。

但任正非还是义无反顾的走向了那条更难走的路,本来华为销售额都做到十多个亿了,任正非要是为了赚钱的话,早就可以追求个人享受了。但他跟家人还是住在一个小房子里,为了争取更多的人才,他曾长期背负欠债,据说资金最紧张的时候,他曾在公司内部出台一个政策——谁给公司借来1000万,就可以不上班照样领工资。

因为他明白,既然做技术研发,人才是根本。今天的华为有近20万人,但研发工程师等技术型员工占到了40%左右。

曾有人问任正非,在华为发展过程中恰逢中国房地产爆发,君不见很多企业都进军房地产和股市,华为为什么不这么做?


任正非说,华为人就是傻,不把钱看成中心,中心就是理想,理想就是要坚守“上甘岭”。钱不是最重要的。

那时,公司楼下有个交易所,买股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我们楼上则平静得像水一样,都在干活。我们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攻击“城墙口”。

华为的今天来自于几十年坚定不移的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坚持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

所以,华为才能攻进“无人区”,成为世界的引领者。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游移不定,那么华为是很难做到这种程度的。

在华为声势已经渐隆之后,联想高层曾几次到访华为,任正非看在柳传志的面子上亲自接待,杨元庆等人说联想也要学华为走技术研发路线,任正非直截了当的说不现实:“你要做就得大做,小打小闹还不如不做。”柳传志就认为任正非走的是险路,而他“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胜在稳当安全。只能说两家企业的基因是不一样的。


“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不可能是这种泡沫的世界,所以我们不为所动。”

任正非对投机和泡沫的厌恶是根深蒂固的,他喜欢的是“黑土地”、“种庄稼”、“多产粮食”等实实在在的的投入产出,或者说,华为是价值导向的逻辑。(华为从2008年开始将研发中心陆续迁往二线城市,甚至顶住深圳市政府的压力,将深圳总部的员工大量迁移到东莞松山湖,让员工能够享受相对更低廉的房价与生活成本,也让华为继续拥有综合成本的优势。)

“历史的灾难经常是周而复始的,人们的贪婪,从未因灾难改进过,过高的杠杆比,推动经济的泡沫化,总会破灭。”要知道,投机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大范围的不确定性,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对抗这种宏大的信息分析的,你可以靠运气侥幸获利,但投机注定是无以为继。

不管人生还是企业经营,最好是有长期思维,昙花一现的明星不做也罢。

1977年,地价飞涨,郭台铭的厂子刚开始赚钱,但速度、规模远远比不上抄底土地的利润,他犹豫再三,还是说,“我是个搞工业的,要看长远一点。” 由此才有了近百万人的富士康帝国。

哎,千古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太平洋,流过印度洋……不回头。


老方说老方说
老方说——财经、科技领域创作者(百度、头条等平台原创作者)——提供价值信息,以文会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