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宝用是华为公司的创业元老,他是华为早期研发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郑宝用,华为就很难走上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路线。
另外从个人层面讲,郑宝用跟任正非也是意气相投,比如任正非说华为将来在通信领域要“天下三分”,郑宝用就完全赞同,他有时候还认为任正非太保守了。
任正非曾说郑宝用“一个人顶一万个”,这一方面是说郑宝用绝顶聪明,在技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另一方面也是说郑宝用悟性高,领悟力强。
在华为创业阶段,任正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他性格强悍,威严很重,以至于很多下属都怕他。
那时候,敢于当面给任正非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寥寥无几,而郑宝用就是一个。
其实,任正非虽然作风有些霸道,但也绝不是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他只是对低水平的意见和行为缺乏容忍度而已。
比如他曾这样评价郑宝用:
“郑宝用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跟你胡搅蛮缠,其实你讲的东西他全听明白了,全听进去了,他还是跟你胡搅蛮缠,回去以后他做的就是你那个东西。”
所以,郑宝用在华为早期其实就起到了“蓝军”的作用。
任正非指出,大家各抒己见可以,但也要能从善如流,人家好的东西要能渗透到你的脑袋里去。
下面我们再谈下“蓝军”这个概念,了解它是怎么一回事。
对此,华为公司是这么定义的:
“蓝军”来源于军事概念,指在部队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蓝军”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出其不意的作战方式使代表我方主力的“红军”在演习中失败。“红军”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战败原因,总结经验和战法,最终实现自身作战水平的不断提升。
简单来说,蓝军就是为了千方百计地打败“红军”而存在的,它的价值在于鞭策“红军”的进步。
好的对手就像是磨刀石,没有竞争对手的磨砺,不管个人还是企业,都无法取得很大的成就。
任正非在华为内部成立“蓝军”部门,是为了通过蓝军来找出自身的弱点,弥补华为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短板、漏洞。
如此,风险就控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而不至于真的被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所打败。
这是一种很高明的策略。
“红蓝对决”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用于企业,还可以用于个人。任正非就曾强调过这点,他说,人的一生中从来都是红蓝对决的。
“我的一生中反对我自己的意愿,大过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我自己对自己的批判远远比我自己的决定还大。”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黑天鹅”漫天飞,企业要面临各种的不确定性,前程充满了风险。
对于这种状况,任正非的意见就是让“黑天鹅”飞在华为的咖啡杯中,大家可以头脑激荡,互相反对,自我颠覆,甚至是针锋相对。
在任正非看来,所谓蓝军绝不是在会议上提几个反对意见或写文章批评一下就可以的。
“蓝军要实体化,也有他的假设、思想、理论……完整的一套,不是仅仅写两篇批判文章就可以的。大量的梯队可以在蓝军里面,蓝军应该是一个跟红军差不多相同的队伍。比如,有六个梯队是红军,其实红军是一个,其余均为蓝军。”
任正非认为,蓝军应该成为战略的一部分,它的力量应该是比较强的,否则就起不到磨砺“红军”的作用。
红蓝对决其实也是一种灰度思维,这是任正非思想的精华所在。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企业里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蓝军制度,那企业又岂会变得僵化起来?
很多企业的弊端就在于老板喜欢搞“一言堂”,容不得反对意见,他们强调令行禁止,这样对老板来说是很舒服的,很有掌权的感觉。
但这也等于把企业的命运系在了老板一个人身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组织模式是非常脆弱的,也是不长久的。除非你不犯错误,但世上哪有不犯错的人呢?
任正非就说过,华为要能容纳“歪瓜裂枣”人才的存在,“华为公司这么多年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容忍‘歪门斜道’的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好事,任正非说,“如果有组织出现了反对力量,我比较乐意容忍。所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打天下,包括不同意见的人。进来以后就组成反对联盟都没有关系,他们只要是技术上的反对,只要他们不是挑拨离间、歪门斜道,要允许技术上的反对。”
这是任正非高明和伟大的地方,哪怕华为已经很成功了,他仍然在反思自己,他希望华为一直有勇于“胡搅蛮缠”的蓝军人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