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肠道问题,但是很多人自己不知道,平时发现便秘或腹泻了,想着过两天就好了,从来不去检查,疼得痛苦,走不动路才到医院。
也有一些人连疼痛的症状都没有,就是发现大便颜色不对劲,他们依然没有重视,殊不知,这些都可能是癌症走近的脚步声。
肠癌通常是指大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其发生的部位分别是直肠和结肠。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肠癌相关的知识都不是特别了解,尤其是关于肠癌的早期疾病信号,绝大多数人都会走入误区,认为排便频率的高低与是否患上肠癌有很大关联。
那么3天1次大便和1天3次大便,到底哪一种情况意味着有可能患上肠癌呢?
实际上,无论是3天1次大便还是1天3次大便,只要能长期保持稳定且没有其他身体不适,那么都是符合健康标准的,千万不要将排便频率的高低与是否患上肠癌划等号,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其实,早期肠癌的治愈率非常高,如果能及时手术,辅以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90%。但如果拖到晚期,5年生存率就只剩下14%左右。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真正的肠癌早期信号。
1、每日排便次数突然增加
比起单纯讨论排便频率的高或低,每日排便次数的突然增加才是更需引起重视的排便异常。
即在饮食习惯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每日排便次数却突然增加为以往的4~5倍,则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由肠道肿瘤导致肠道功能严重紊乱所引发的。
2、大便变细
众所周知,人体粪便的形状是由肠道形状所决定的,所以在健康状态下,人体粪便应呈现明显的圆筒状,其外形与香蕉会有所类似。如果粪便长期呈现异于圆筒状的细条状、扁块状或扁条状,则需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由肠癌所导致的。
因为随着肠道肿瘤不断生长扩张,会对大便形成过度挤压,从而导致大便形状明显变细。
3、食欲不振
当肠道出现肿瘤以后,会对人体消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病情不断加重,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食欲不振问题。
所以如果频繁出现食欲减退烦恼,务必要及时进行肠胃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千万不要简单依赖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来提高食欲,这是很容易耽误病情治疗的。
4、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肠癌较为明显的疾病信号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肠道肿瘤会对肠道功能造成严重损伤,使其无法正常生成并排出粪便所导致的。
所以当出现腹泻、便秘频繁交替的排便烦恼时,一定要尽快进行详细的肠道检查,以免因病情持续加重而导致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5、大便带血
当肠道肿瘤导致肠道内部受伤流血时,就会引发大便带血烦恼。而且由于出血时间较长,此时的血迹颜色往往是比较暗沉的,有时可能会呈现紫红色或黑红色。
因此当出现大便带血问题时,大家一定要引起关注,及时对大便状态和血迹颜色进行详细观察,千万不要简单归结于便秘或痔疮所致。
以上是常见的肠癌早期疾病信号介绍,对于此类知识,大家一定要积极学习。如果在平时生活中出现此类症状,务必要提高重视,及时进行肠道检查。
若确定是由肠癌所致,一定要摆正心态,积极进行规范治疗,千万不可长时间放任不管,这是很容易导致寿命大幅缩短的。
如何预防结肠癌?
多食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高纤维食物有很好的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能促使肠道蠕动,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减少有害物质在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停留的时间,从而能起到抑制肠内致癌物吸收的作用。
另外,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这些维生素能有效地阻止肠道细胞中脂质的过氧化,预防肠癌。高纤维食物包括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如燕麦、糙米、芹菜、菠菜等。
我们可以每天至少吃2份水果和蔬菜,或者每周吃3-4次。每天至少吃5种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其中新鲜水果200-350克,新鲜蔬菜不少于300克。
加工肉及制品需少吃
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肠、火腿、牛肉干、肉罐头等。加工的肉制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通过多种机制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
有研究认为,加工的肉制品和红肉可能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升高有关,可使结肠癌风险增加12%-21%。
高脂食物摄入需谨慎
高脂肪饮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动物油、肥肉等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可使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因此,平时应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减少对油炸食品和烧烤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熏肉、烤肉等。
抵制“辛辣刺激食物”诱惑
研究表明,食用辛辣食物会使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弱,降低肠道粘膜的抗感染能力。因此,平时要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除了饮食上的注意,平时也要多运动,控制体重,除了日常饮食,结直肠癌的筛查也很重要哦,生活中一定要引起注意,定期检查。
往期回顾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