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左帅收复的西域是已经严重缩水的西域。
《勘分西北界约记》已经明确将44万平方公里割让出去了。这是1864年的事,左帅也只能认账。
第二,不是从北方邻居手里收复。
熊掌真正踏足的地方,别说我们收复不了,放眼全球,好像只有三个国家做到过。毕竟,人家的“边界没有止境”——这是自古以来。
左帅是从浩罕国军事统帅阿古柏(穆罕默德·雅霍甫伯克)手里收复的。
这个浩罕国是乌兹别克人1740年建立的汗国,位于新疆以西、现在中亚几个斯坦国的地方。一度垄断中亚贸易,相当兴盛。1876年亡于沙俄之手,存续了136年,比咱们历史上好多朝代都长命呢。
第三,左帅收复西域,真的是千钧一发,机会转瞬即逝。
阿古柏1871年底占领全疆,1875年左宗棠力排众议,促成出兵。
1876年2月,浩罕国被沙俄彻底攻灭,如果不能迅速消灭阿古柏,沙俄伸爪的理由是明摆着的:
阿古柏是浩罕国的将领,沙皇陛下要消灭浩罕国残存的军事力量。
爪子一旦伸进来,就不可能缩回去,老规矩了。那可是六分之一国土啊。
再添一句,进军西域前,左宗棠在陕西、甘肃已经战斗了近十年,这些战斗比收复西域残酷血腥得多。但书上一般一笔带过。
左宗棠1874-1875年间的照片
阿古柏(穆罕默德·雅霍甫伯克1820-1877)的肖像画
左帅谋划入疆用了三年。1876年4月真正从甘肃酒泉出兵,当年11月就收复了北疆,1877年底南疆肃清——须知,这是十九世纪晚期,一切都靠两条腿,而缩水的西域也有160多万平方公里啊。
所以说,玩真格的,这类军队不经打,也是自古以来。
真正的硬骨头在伊犁
1871年,沙俄乘阿古柏侵占西域之乱强占了伊犁。还玩心眼——照会清朝,假惺惺地说占领伊犁是为了“安定边疆秩序”,“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
按毛熊的判断,这么大的西域,这么弱的清朝,估计是永远没希望了。可是不到六年功夫,左帅就肃清了一切。
被抓住了把柄,就该耍赖了——毛熊要求重新划定西部边界、赔款、通商,才能交还伊犁。
偏偏稀里糊涂的清廷全权代表崇厚,就同意签字了。这崇厚,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二十七世孙,但真是愧对祖先,不争气不中用啊。
这是崇厚的照片,看着是个老帅哥,可惜不中用啊。
条约非常烂,可己方代表已经签字了,让一贯蛮不讲理的对手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程序上也占了先手,怎么办?
“当先礼而后兵。我朝可更换使臣,与俄重开谈判。如彼一意孤行,应诉诸武力。臣虽不才,愿当此任。”——这就是左帅的格局与担当。
于是,破天荒,清廷拒绝批准已经签字的条约,要求重新谈判。
袭一等毅勇侯,驻英、法兼驻俄公使曾纪泽(1839-1890),曾文正公的次子。不知为何,他学英语起步很早。英语相当好。
这次派出的使节是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
此时,左宗棠亲自进驻哈密,而且把自己的棺材从甘肃酒泉运到了这里,兵分三路向伊犁进军,号称王师四万。
毛熊也紧急增兵伊犁,并派军舰前往清朝北方海域。
毛熊干活不行,抢东西是真玩命。
曾纪泽的任务是虎口夺食,心里也没底,所以他说:“啮雪咽旃,期于不屈”,这是苏武“渴饮雪,饥吞毡”的悲壮。
最终无赖还是要占一点便宜的。曾纪泽收回了伊犁,改善了崇厚签字的条款,但还是割了一块地,赔偿了900万卢布军费(折合白银500余万两)。
人家这叫“贼不走空”,也是自古以来。
眼前的事肯定也会这样。
左宗棠,一个六十多岁的湖南老人,已经打了二十年硬仗,早就获封一等伯爵,刚刚当上大学士——称得上位极人臣,实在是功成名就、人生巅峰。
此时,面对空前强敌和叵测战局,说:“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这种开拓精神、这种浪漫精神,放在三千年历史上,也数不出十个人。
往期链接
如果觉得有益有趣,欢迎关注公众号“小城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