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作为日本的都城持续超过一千年(794年-1869年),这一点很惊人,罗马、西安、洛阳都比不上。
这与日本独特的虚君天皇制有内在联系——各路藩阀武士征战不休,但都遵奉天皇为统治的象征和最高权威;
一旦逐鹿列岛成功,就要进京参见天皇,取得天皇的认可——这被称为“上洛”
为什么叫“上洛”,因为京都城主要是仿照唐代洛阳城建设的,京都府内至今仍有“洛南”“洛中”“洛阳”这样的地名。
"上洛",用我们的观点可以认为是“携天子以令诸侯”,但称霸列岛的最强者肯定不会自立为天皇——这又是东亚大陆豪杰们难以理解的。
二条城外墙
二条城中的“二之丸”御殿,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
登台与落幕的现场——二条城
天皇是虚君,居所叫京都御所;掌握实权的幕府将军平时居住在东京(古称江户),二条城是幕府将军来京都拜见天皇时的居所。
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雨,入内参观者都必须脱鞋,也不许照相,所以屏风和壁帐上的一千多幅精美绘画无法展现
就在这里,1603年,德川家康向各地大名宣布自己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也是在这里,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将大政奉还给天皇,在大名面前宣布二百六十余年的统治结束。
创立于铁血攻伐之中,结束于揖让谦退之间,幕府与满清,不论统治时间还是登场落幕的方式,都挺像的。
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几乎可以说是和平的,清帝退位是体面的。不体面不讲究的是冯玉祥。
上面三张都是二条城内的花园。
俯瞰
正式进入二条城的“唐门”,这种中间拱起风格独特的门是日本寺庙以及贵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西本愿寺的唐门
大殿凌空——清水寺
这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公元774年,现存建筑,重修于1633年,也快四百年了。
139根几十米高的巨木,支撑起大殿前的平台,令人震撼之余,有点害怕。离开大殿,漫步在依山蜿蜒的林荫道上,身心舒泰。
清水寺正殿,注意他的巨木支撑。
从大殿前的平台俯瞰
清水寺的依山林荫路
大殿高台上穿和服的西洋人
辉煌与传奇——金阁寺
金阁寺的本名是北山鹿苑禅寺,只因其核心建筑——"舍利殿”实在太金碧辉煌,大家都叫他”金阁寺”。
这座“舍利殿”,完成于1397年,历经五百多年风雨,多么珍贵,竟然在1950年被本寺的见习僧人林承贤烧毁!幸亏明治年间修缮的时候留有图纸,1955年得以原样重建。
说白了,林承贤是个身体和精神都不健康的半疯子,但三岛由纪夫据此事写成了他的巅峰之作《金阁寺》。无论大文学家在小说中把纵火犯的内心挖掘、描绘得多么深刻细腻,平凡如我,都无法理解。
三岛由纪夫能在1970年还真的切腹自杀,至少说明他不是骗子。
两个角度的“舍利殿”照片。仔细看,三层的建筑风格是不同的。第三层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的风格。
烧毁后的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表情是有些神经质
京都很多街道只能容一辆车单向通行,旁边绵延着一两层的小房子——毕竟是几百上千年的格局了。但走着走着,可能宏伟的建筑群就扑面而来——二条城是这样,西本愿寺也是这样。
古朴壮丽,不要门票——西本愿寺
在绵延的围墙外远眺巍峨的寺院屋脊,已经震撼;真的站在御影堂的廊柱下,御影堂与阿弥陀堂一眼望不到头,地面全用参天原木整块木板铺成,赤脚感受到原木结节的起伏,格外真切。我呆住了。
在丰臣秀吉的年代,日本是何等贫瘠匮乏,竟然修造这样壮丽的建筑,只能归结为信仰的力量。
阿弥陀堂外观
御影堂内的“见真”匾额。里面供奉着净土真宗开山祖师 —“亲鸾上人”
两座殿前的廊道
京都的古迹太多,没有半个月不足以走马观花。京都灵山排不到前二十名,但因为仰慕维新志士,我专门去看了。
沿着陡峭的石阶,排列着维新志士的墓碑群。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的墓地略大一点;木户孝允是股肱重臣,墓地大小也跟坂本龙马差不多。
山上很冷清,只有一两个人在寻访。回头俯瞰,是京都的宁静与繁华。
英雄启动了前进的车轮,能够泽被后世万民,即使先走一步,相信也是欣慰的。
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的墓
从坂本龙马墓远眺京都市
德川幕府统治二百六十年,是从来没有过的漫长太平日子,经济社会发展到了顶峰,穷尽了旧体系的全部潜力——日本人还是只会种水稻、修寺院、养蚕、种茶打钢刀,仍然是普遍营养不良,身材矮小。
如果没有打开国门、文明开化、殖产兴业,这里最多是一个供外人猎奇的保护区。
这些穿着木屐身佩双刀的武士,原本也是满脑子“尊王攘夷”,真跟西洋人玩命的。
可贵的是,他们能够认识到西洋人真的有好东西,真的比自己强;能认识到,除了自己的藩主和领地,还有整个日本。
更可贵的是,他们为了新理念,奔走呼号,勇于献身。
维新是英雄的事,群众是不掺乎的——幕府倒台前,被幕府处死、暗杀的是英雄,新政府成立后,这些大英雄依然会被暗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让别人请自己吃饭。
女跑男追送玫瑰不是浪漫,引刀成一快才是真的浪漫。
往期链接
如果觉得有益有趣,欢迎关注公众号“小城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