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促成长,教研助提升
邓木辉
我的起点极低:半个小学生,小半个初中生,小半个中师生。在偏僻边远的乡镇中小学任教了20年,之后任教于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还有幸忝列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教育名师。如果说,我由小半个中师生成长为高中语文教师还算有点进步,那是因为:读写促成长,教研助提升。
一、读书,使我增长知识
满打满算,我总共在校读书十年:小学五年,初中两年,中师一年,教育学院进修两年。教育学院进修,已经是当老师六年之后的事了,因此,我从教之初的实际学历只有八年,充其量只是半个小学生,小半个初中生,小半个中师生。
我出生于偏僻乡村的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光在“文革”中煎熬度过。小学三年级就遭遇“文革”,几无教科书可读,只读“红宝书”和“老三篇”,故“毕业”后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充其量只是半个小学生。在戴帽初中(小学附设初中)混了两年,同样没有课本,同样无书可读,故“毕业”后也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充其量只是小半个初中生。虽在恢复招生考试的当年考上两年制中师,但推迟一学期进校,提前一学期顶课,再加上没有课本,故“毕业”后也算不得一个合格的中师生,充其量只是小半个“速成”的中师生。
戴帽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成分不好不能升学,回家务农6年半。在繁重的劳动中,尽管瘦弱的身体和疲惫的身心时刻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摧残与煎熬,但求知的欲望始终不曾熄灭。我多想读书啊!然而,当时家里除了生产队发的四卷“毛选”别无读物,于是我将“毛选”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似懂非懂。有一年,五舅送我一本《毛泽东诗词》和一本《鲁迅诗》,我如获至宝,反复阅读,以至其中很多诗篇至今还能背诵。后来,戴帽初中有课本了,我借来数理化自学。白天劳累一天,晚上居然能在煤油灯下看到夜深人静。有两年,我为生产队烤烟,虽然晚上添煤加火会影响睡觉,但白天可添一灶煤看一会书,无异于得了个读书学习的好机会。有段时间学校评《水浒》批宋江,我到学校借来《水浒》,也看了些评《水浒》批宋江的文章;还借阅了《金光大道》《敌后武工队》《鲁迅杂文选》《鲁迅小说书信选》。总之,当时能借阅的差不多都借阅了,虽然似懂非懂。当时十七八岁,正是学习的最佳时间:记忆力好,看过的小说大都记得情节;理解力也还可以,连深奥难懂的鲁迅杂文也有所理解。可惜在当时最佳学习时间里,无法借到更多的书,正所谓“好(hào)读书而不好(hǎo)读书”。当时读书兴趣浓,时间利用可谓见缝插针。晚上读书点煤油灯,父母无钱买煤油,也怕影响我的身体,经常叮嘱我不要看得太夜深。
当初读书,仅仅因为想读,并不因为读书有什么好处。文革中,谁又看得到读书的“光明前途”呢?那时,饥渴的心灵犹如枯焦的禾苗遭受百年大旱,多想得到雨露的滋润啊,多想得到上学读书的机会啊!然而,在那个红色恐怖的年代,这无异于异想天开!
终于,恢复招生考试。于是,我借来初中教材苦苦钻研:哪边比哪边叫正弦,哪边比哪边叫余弦……凭着这份执着与勤奋,再加上之前读了点书,我在恢复招生考试的当年,考上了当地的一所两年制中师。学制名为两年,而实际学习时间只一年,因为如前所述:推迟一学期进校,提前一学期顶课。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中师同样没有课本,我们所学的一点语基知识和几篇古诗文都是老师抄在黑板上讲解的。中师一年,学习并不系统,所学并不扎实,因此,我只能算小半个“速成”的中师生。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小学教初中(那时小学有戴帽初中班)。就凭这点学历,我走上了公社戴帽初中的讲台。由于师资紧缺,我在戴帽初中先后教过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浅薄功底与教学要求的矛盾可想而知,教学的捉襟见肘可想而知!
饱受冬天的严寒,更知春天的温暖。特殊的遭遇与经历,使我对这份得之不易的教师职业倍加热爱与珍惜,因而时时有搞好工作的勤奋与热情。然而,光有搞好工作的勤奋与热情并不能搞好工作。“教然后知困”,先天不足常常使我在教育教学中捉襟见肘。中师毕业几年后,我的中师同学有人考上西南师大,在高等学府深造,这令我好生羡慕!同时也让我对那些科班出生的天之骄子好生羡慕!我渴盼有朝一日也能走入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
后来黔南教育学院招收教师进修,我毫不犹豫地报名考试。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是4月15日报名,6月1日考试,满打满算,复习时间就一个半月。而对我来说,这一个半月不是复习而是学习,因为要考的高中知识我基本上没学过,特别是数学。于是,我借来高中课本,边教书边学习,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数学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以还算不错的成绩考上了黔南教育学院,走进了中文大专的课堂。
当时的黔南教育学院刚刚创办,条件十分简陋。即便如此,我走进学院的图书馆,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面对见所未见的柜柜图书,深感自己犹如文盲!面对各科老师开出的要求自读的长长书目,我闻所未闻,更不要说有所涉猎!自知功底十分浅薄,因而时时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由于尽到了努力,各科成绩还算优异,毕业时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独立撰写的古汉语论文深获老师赞赏,他鼓励我充实内容后投稿,力争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我当时功力不够,没能做到;但牢记嘱托,在工作了20多年,教了一轮高中《语文》后,终于写成《高中<语文>通假字术语运用分析及建议》,投寄《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在该刊2007年第2期上。
当时进修,读书的大好时光已被耽误,记忆力大不如前,何况仅凭在校两年的学习,又能学到多少?对自己的浅薄始终有自知之明,这使我对自学成才者十分敬佩。于是,在年近不惑之时,已具备初中教师合格学历的我,又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凭着一如既往的执着与勤奋,我平时教书,周末及寒暑假自学,两年后取得了本科毕业文凭(由于信息不通,还多考了两科)。此时我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然而我深知:学海无涯,我并非已经“毕业”。因而在教学中仍坚持学习,时常浏览教学刊物……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回顾我所走过的人生之路,如果不是在当初困难情况下的“紧要几步”仍设法坚持读了点书,我不会增长知识,不会考上学校,不会提升学历……
二、写稿,使我深化认识
对于专业发展,我有一些深切的感受与认识:读书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写稿能促进思考,深化认识。教学难免会碰到问题,碰到问题怎么办?需要通过加强读写、深化认识去解决。本着这样的感受与认识,除了注重读,我还注重写,因而常写教学感悟与教研心得。
有一段时间,中学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法教学,而当时正值“提要”取代“暂拟”,教师及教研人员对“提要”都很陌生,因而语法教学内容十分混乱。混乱不仅时常见诸课堂教学,还时常见诸教学资料与统考试卷。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此深有感受,并经常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面对混乱怎么办?各种说法孰是孰非?如何对学生自圆其说?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我写了篇《应该消除中学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的论文,以我州学期统考语文试卷中两道答案有误的语法题为引子,列举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分析造成混乱的主要原因,指出混乱导致的负面影响,呼吁消除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我将稿件投寄《中学语文教学》,非常幸运,不久就接到用稿通知,不久又接到稿件清样。文章在该刊1995年第2期刊出后,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学》收录标题作索引。第一篇论文就被档次颇高的《中学语文教学》顺利刊出,我喜出望外,我很受鼓舞,我兴趣大增!于是,我将“提要”与“暂拟”的异同进行梳理,写了篇《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的长稿件(约12000字),投寄《中学语文教学》,很快收到编辑部退回的稿件以及编辑老师用语客气、内容具体、字体美观的回复意见——编辑老师提出修改意见说:栏目空间有限,还需压缩内容……我将过于浅显的例子和针对性较差的内容删掉,稿件仍有约9000字,在该刊1996年8、9两期连载,之后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由于……使”及其类似句式,几乎每天见诸各种媒体。1995年,这类句式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我觉得这类使用频率极高的句式误用介词、缺少主语(也可看作句式杂糅),应该加以规范。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和搜集用例,1997年,我写了篇《我看“由于……使》的文章,投寄《中学语文教学》。该文在该刊1998年第3期刊出后,引出了山东宁阳一中程贯珠老师的一篇商榷文章《约定俗成,承认现实》(《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2期)以及我针对程老师文章所写的另一篇商榷文章《再谈“由于……使”及相关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12期)。2011年,我又写了篇《“由于”的词性及相关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2期)的商榷文章,针对胡裕树先生的一个观点及一些老师对误用“由于”的不同看法进行商榷。关于误用“由于”的语用错误,我总共写了四篇文章(还有一篇是《“由于……使”有语病》,《初中生辅导》1997年第4期)阐述我的认识。然而,也许是我人微言轻,也许是人们习惯成自然,也许是有人对这类句式有不同看法,这类句式至今仍高频使用,畅行无阻。当然,在高考试卷中,这类句式绝对会被认定为病句!
很长一段时间,《中学语文教学》很重视语法及语言知识教学,长期开设栏目“语言知识与教学”组织和刊发相关稿件。从1999年第11期起,《中学语文教学》开辟专栏讨论语法教学,一直到2000年第12期。2000年,我开始上高中语文,深感初高中语法内容不衔接给教学带来的极不方便及对学生造成知识缺陷的严重危害。我根据教学的深切感受,写了篇《从教学衔接看中学语法教学》的文章参加讨论。编辑老师很重视这篇稿件,将其作为压轴卷安排在讨论结束的2000年第12期刊出,还加了3段含义深刻、针对性强、约500字的编后语。2002年,《中学语文教学》又开辟“问题之鉴”“特别关注”等栏目讨论语法教学,我写了《对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及《语法教学与阅读写作及相关问题》参加讨论。前一篇是长稿件,谈了四点“思考”,其中三四两点在2000年第6期的“问题之鉴”刊出,并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12期全文转载,是我至今发表的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一篇;后一篇应汪大昌老师的约稿而写,在2000年第7期的“特别关注”首页刊发。
到2005年,我上了两届高三毕业班;而短短的两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已经使我对高考语文的僵化题型及高中语文的应试教学深感忧虑。经过深入思考,我撰写了《新课改呼唤高考语文题型创新》一文,列举了考点琐细、题型僵化给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带来的种种弊端,呼吁取消琐细考点,变换考试题型。文章刊发于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5期,后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在教了十多年的高中语文后,我接触了大量高考试卷,对试卷存在的一些问题颇有感触与思考,撰写了多篇分析高考试卷存在问题及呼吁改革高考题型的文章,较重要的有:《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浮华文风,根在评价》(《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6期)、《高考模拟卷,请再规范些》(《语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2期)、《亟待改革的现代文阅读客观题》(《语文建设》2012年第6期)、《自选文体弊端多》(《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3年第1期)、《新课标文体分类不科学》(《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年第12期)、《全国课标卷需要改进》(《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14年第4期)、《高考呼唤命题作文》(《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14年第12期)、《对全国课标卷试题命制的几点建议》(《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2015年第10期)等。
此外,我对教材规范、语用规范、作文理论及新课改中的一些时髦观点如“淡化知识”“用教材教”“活动体验”“翻转课堂”等也有所关注与思考,撰写了多篇相关论文,如关于教材规范的:《<沁园春·长沙>不是现代诗》(《语文月刊》2013年第11期)、《灵活处理教材“旧读”注音问题》(《语言文字报》2013年12月25日)、《这是两组排比长句吗》(《语文学习》2014年7、8期合刊)、《<祝福>仍有不规范标点》(《语文知识》2015年第4期)等;关于语用规范的:《也谈关联词的位置》(《中学语文》教师版2009年第11期)、《从现代规范标准看鲁迅文章的词句及标点运用》(《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1年第4期,约稿)、《顿号用法有变化》(《语文学习》2014年第6期)等;关于作文理论的:《高考作文要处理好五对关系》(《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5年第5期)、《作文教学“重”什么》(《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9期)、《我的“共能”“异能”观》(《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年第3期)、《任务驱动:值得关注的命题导向》(《语文学习》2016年第3期)等;关于课改理念的:《语文教学勿“无知”》(《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9年第12期)、《不应忽视“教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09年第6期)、《初高中教材应衔接》(《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5期)、《真语文应摒弃的四种教学形式》(《语文建设》2013年第7期)、《“翻转”热的冷思考》(《教学月刊》2015年第4期)、《高中语文选修课现状透视及改进建议》(《教学与管理》2015年第6期……
面对疑难问题,如果绕开它,不管它,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这妨碍认识深化,妨碍能力提高,妨碍专业发展,妨碍自身进步。施东向在《关于写文章》一文中说:“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也是整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使之明确化、条理化的一种方法。”(《红旗》1959年第12期。入选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8课,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第2版。)这确是至理名言。许多认识与感悟,如果不经过写的检验,通常比较肤浅与模糊,而一旦经过写的检验,会相对深刻与清晰,故应常思常写,使认识深化。这些,是我的深切感受与认识。 勤于思考与写稿的习惯,使我正视了问题,深化了认识,使我写出了我的一些思考与认识。我发表的近200篇教研文章,大多谈的是我对疑难问题的思考与认识。对于写稿发表教研论文,我还认识到:不应将其作为晋升职称的敲门砖——敲开了门就扔掉了砖,晋升了高级特级就搁笔不写,而应始终将其作为培养兴趣、深化认识、促进成长的重要凭借与手段。如果说,常读常写最初多少有些为评职称的功利,那么,现在纯粹是习惯使然,兴趣使然。如今,仍常读常写,颇觉乐在其中……
三、教研,使我提升能力
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新课改理论,都认为教学教研双注重、教书读书写文章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对此,我深以为然。我特别欣赏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关于教师成长的八字概括:“不离实践,不离学术。”(《中国语文人》)观念上的取向使我有行动上的自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钻研教材及教参,我还会阅读一些业务书刊,对《语文学习》《语文建设》《语文月刊》《语文世界》《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几种重要的业务期刊每期必看,对感兴趣的内容搞点摘抄,对先进的理念加以研究,力图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提升能力、促进成长;教学之余,还会写写我在钻研教材、阅读书刊及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感悟投寄相关刊物(哪怕大多不能发表),以此深化认识、提升能力、促进成长。我还探寻名师成长的足迹,研究名师成长的规律,寻找榜样,效法学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除了撰写其他方面的教研论文外,在探究教研作用、研究教师成长方面也撰写了一些论文,如关于教研作用的:《教研:教育腾飞的翅膀》(《贵州教育》2010年第14期)、《学校教研,价值取向应正确》(《大家教育周刊》2015年3月15日)、《莫让学校教研成“花瓶”》(《人民教育》2015年第10期);关于教师成长的:《名师成长管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1年第9期)、《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9期)、《对名师工程的几点建议》(《语言文字报》2013年9月27日)、《教书读书写文章,教师成长七字诀》(《语言文字报》2014年1月7日)、《加强读写,促进成长》(《大家教育周刊》2014年1月20日)、《准名师距名师还有多远》(《大家教育周刊》2016年2月29日)……
我在给我校教师所作的关于教师成长的讲座中用PPT展示了这样几句顺口溜:“教研与教学,教师两只脚;两脚都迈开,前行才利索。”意思是:作为教师,应该教学教研双注重,这样才有利于前行,否则,会妨碍前行;如果是高级特级骨干,还会影响形象……这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也是我对教师成长的基本认识。
以上认识与做法,自觉获益匪浅。如果不是这样,我教书三十多年肯定还在“原地踏步”。 因此可以说,我之所以由小半个中师生成长为高中语文教师,那是因为:读写促成长,教研助提升。
(原载上海《语文学习》2016年第5期“名师”栏目,感谢张少杰主编提出建议,指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