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管窥
邓木辉
近读《中国语文人》[1],在敬佩“中国语文人”的同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思考: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语文人》介绍了30年来曾经活跃和仍然活跃在中国语文教育大舞台上的21位语文名师,让每位名师现身说法,从“我的语文教育观”“我的教育方法和实践”“影响我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和事”“主要研究成果目录索引”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从而逼真鲜活地讲述了一段语文教育史,展示了一批语文教育人。现在,课改推进如火如荼,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教师个体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一下名师成长足迹,分析一下名师成长案例,探究一下名师成长规律,这对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语文人》推出的21位名师是:于漪、宁鸿彬、吴心田、陈钟樑、欧阳代娜、洪宗礼、钱梦龙、顾德希、蔡澄清、魏书生、李镇西、李海林、李震、严华银、张玉新、余映潮、陈军、黄厚江、程红兵、程翔、蔡明。他们工作地域不同,文化起点不同,人生际遇不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也很不相同,但有一些十分相同的东西,这就是:
一、刻苦读书,勤奋研修
从《中国语文人》提供的信息中了解到:21位名师起点较高,第一学历为本科学历的有8位——于漪、陈钟樑、洪宗礼、顾德希、李镇西、李海林、张玉新、程红兵;而起点较低,第一学历仅为专科甚至专科以下的有13位,其中专科学历有5位——吴心田、欧阳代娜、陈军、程翔、严华银,中师或高中学历有6位——宁鸿彬、蔡澄清、李震、蔡明、黄厚江、余映潮(高中),初中学历有2位——钱梦龙、魏书生。21位名师,无论起点高低,都终身学习,一生苦读,勤奋研修,为提高学历,更为提高素养、提升能力。如:李镇西与张玉新老师,第一学历为本科,具有中学教师的合格学历,后又攻读博士学位;吴心田、欧阳代娜、陈军、程翔、严华银等老师,第一学历为大专,后进修本科,有的还攻读硕士学位;宁鸿彬、蔡澄清、李震、蔡明、黄厚江等老师,第一学历仅为中师,后进修获本科文凭。余映潮老师为高中学历,钱梦龙与魏书生老师为初中学历,三位老师一生苦读研修,但没有机会提升学历。
名师刻苦读书、勤奋研修,为提升学历,更为提高素养、提升能力。因而读书猎涉范围极广,不仅仅是读课本、读教参、读专业杂志,还读文史哲理论专著,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专著,等等。如钱梦龙老师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随园诗话》《随园全集》《聊斋志异》,读鲁迅文集,读四大名著……如魏书生老师读《周易》《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读《列宁传》《毛泽东传》《周恩来传》《爱因斯坦传》《爱迪生传》《丘吉尔传》《林肯传》《戈尔巴乔夫传》,甚至读《释迦牟尼传》……如李震老师读《学习心理与教学》《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教育心理学》(潘菽)、《思维与语言》(维果斯基)、《实验心理学》(赫葆源等)、《儿童心理学讲话》(朱智贤等)、《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林崇德)、《心理学》(伍棠棣)、《阅读心理学》(张必隐)、《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韩雪屏)、《言语教学论》(李海林)、《语文言意论》(李维鼎)……当然,《中国语文人》着重介绍的是21位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没有详尽介绍他们的阅读研修情况,以上列举挂一漏万,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对自己教育思想的介绍中窥见他们广泛的阅读研修范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广泛的阅读研修,夯实了他们的业务底子,提高了他们的素养能力,奠定了他们的名师地位,谱就了他们的名师风采。
与名师大不相同,一般老师(包括我,下同)大都没有刻苦读书、勤奋研修的习惯,通常只是看看课本与教参,或者看点“优秀教案”,连教学期刊都懒得订阅,更不要说购买阅读理论著作;对教学期刊即使偶尔翻翻,也只不过随意消遣,谈不上有意研修,谈不上持之以恒。这些,或许就是一般老师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不离学术,不离实践
“不离学术,不离实践”,这是名师余映潮在《中国语文人》中介绍自己所用的文章标题,是他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在我看来,这八个字何尝不是所有名师的共同写照,何尝不是所有名师的共同做法与成才规律?我想:所谓“不离学术”,是指名师都有持之以恒的理论钻研及学术构建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动,都有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个案情况提炼出普遍规律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动;所谓“不离实践”,是指名师都有持之以恒的从教学实践中获取鲜活事例与丰富素材以提炼规律、构建理论、支撑学术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动。“不离学术”与“不离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学术追求与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始终是盲目性的,低层次的;同样,脱离实践、没有鲜活事例印证支撑的所谓学术构建,也是空洞无用的。教学研究不等于文艺创作:文艺创作依赖灵感顿悟与想象虚构,而教学研究依靠占有材料与积累认识。
由于重视“学术”,名师们都“不离学术”。《中国语文人》中的21位名师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与自成体系的理论主张、学术构建,虽然这些理念、理论、学术有彼此交叉重合的部分内容(事实上,无需人人都拿出彼此不同、完全排斥的教学理念、理论主张与学术构建,因为当下五花八门的理念、理论、学术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于漪老师的“弘扬人文”“教书育人”等理念理论;宁鸿彬老师的“提倡质疑”“加强双基”等理念理论;吴心田老师的“语文本位观”“ 基础工具观”“工具人文统一观”“重视知识学习积累观”“重视语文能力训练观”等理念理论;欧阳代娜老师的“语文学科本质属性是工具”“加强双基”“能力过关”等理念理论;洪宗礼老师的“‘五说’语文教育观”“‘双引’教学法”等理念理论;钱梦龙老师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重视语文教育的民族魂”等理念理论;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知识变能力”等理念理论;魏书生老师的“教师要自强不息”“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六步课堂教学法”等理念理论;李镇西老师的“浪漫语文”“训练语文”“生活语文”“创造语文”“人格语文”“民主语文”等理念理论;李海林老师的“语感教学”“言语教学”“重归知识教学”等理念理论;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阅读教学理念理论,以及“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理念理论;程翔老师的“两种知识(按:指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并重”等理念理论……
由于重视“实践”,名师们都“不离实践”。“不离实践”不仅指他们不离课堂、坚持教学,而且指他们积极主动地上公开课,搞课题研究,搞教学实验。《中国语文人》中的21位名师中有16位担任主任、校长等行政领导(他们是:吴心田、陈钟樑、洪宗礼、钱梦龙、蔡澄清、魏书生、李镇西、李海林、李震、严华银、余映潮、陈军、黄厚江、程红兵、程翔、蔡明),有繁杂的行政事务,但他们都始终不离课堂,坚持教学。如魏书生老师,担任学校校长、书记后,还当班主任,还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当盘锦市教委主任后还坚持到学校上课!再如余映潮老师,多年担任湖北荆州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室主任,50岁时仍有上公开课的冲动与激情,60多岁后仍“不离学术,不离实践”!21位名师大都有上公开课、评优课的经历,且大都因上公开课、评优课而出名。21位名师大都搞支撑自己教学理念与学术观点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验。如:宁鸿彬老师搞了六轮多年的“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及“卡片辅助教学”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验,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吴心田老师搞了“以训练为主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欧阳代娜老师搞了“初中阶段语文能力基本过关”课题实验;洪宗礼老师搞了“‘双引’教学法”课题实验,在60岁以后的12年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顾德希老师主持了网络环境下“双课堂”(按:指“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教改实验;蔡澄清老师搞了“点拨教学法”课题实验;程红兵老师主持教育部课题“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等等。可以说,名师们之所以声名显赫,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为贯彻自己的教学理念而付诸行动,积极实践,搞出成绩。
虽然当今许多学校也搞“课题研究”,但通常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与验收,“结题”要靠“接待”,“课题”只是敲门砖,课题“结题”验收之后则“呆在深闺人不识”,故所谓“课题”,往往只是废纸一推,没有科技含量,没有推广价值。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不能促进教师提高素质,而且还会促使教师弄虚作假,与名师们的课题研究岂止相距十万八千里!
“不离学术,不离实践”是名师取得非凡业绩的主要条件与途径。正因为做到了“不离学术,不离实践”,名师们不仅教艺精湛,而且著述丰厚。如余映潮老师,46岁才开始写教研论文,如今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还发表了1300多篇教学论文!何以如此高产?得益于“两个不离”,得益于丰厚积累。十多年前读余老师的文章,知道他每月要阅读几十种业务期刊,且每期都要做资料卡片。那时做资料卡片,不像现在可以下载收藏或复制粘贴十分方便,全凭手工抄写,其工作量之大、劳作之艰辛难以想象!现在阅读余老师的文章,总会发现差不多每篇文章后都有长长的一串“教学链接”,这些“链接”见证了余老师的广泛阅读与扎实积累!余老师将优秀教师的特点简练地概括为“能写文章,能教学”,也紧紧扣住了“不离学术,不离实践”,可谓经验之谈,精辟之极!是啊,没有做到“两个不离”,余老师不可能由一个高中生变为教育名师,不可能成为张定远先生赞誉的“中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一般老师虽然天天教学,做到了“不离实践”,但大都没有做到“不离学术”。他们大都没有阅读业务书刊的自觉,没有钻研教育理论的自觉,没有思考教学疑难的自觉,没有撰写教研论文的自觉,故多年原地踏步,难以提高,写篇教学论文都困难,晋升职称通常要靠花钱买“论文”!许多领导“两个不离”连一个都做不到, 常常因为身居“高位”而不屑教学(许多初中小学校长都不上课),常常借口事务“繁忙”而抛弃业务(更不要说学术),故全国鲜有陈钟樑、洪宗礼、钱梦龙、蔡澄清、魏书生、李镇西、李海林、李震、陈军、程红兵、程翔那样的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果丰硕的业务领导。
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个重要原因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无论工作、读书,还是研究、写作。如:于漪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现在80多岁仍然读书写作发文章,活跃于语文教育界;魏书生老师退休之前始终不曾离开课堂,不曾停止研究;余映潮老师60多岁后仍然“不离学术,不离实践”; 洪宗礼老师在60岁以后的12年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可以说,几乎所有名师都一生勤奋读书,一生努力工作,一生探究不停,一生笔耕不辍,并不因为有了名气而有所懈怠,真正算得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因为:一方面,成就的取得不能只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要靠始终如一的坚持;另一方面,兴趣使然,习惯使然,因为名师们都有强烈的自强不息意识,在读书、工作、研究中培养了浓郁的兴趣与良好的习惯,而这种兴趣与习惯使他们难以“刹车”。
一般人(包括我)容易产生惰性,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极为困难。因此,所谓“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也只不过是“此时”——需要晋升之时——“一搏”罢了。现在“35岁现象”(35岁左右进了高级就“到站歇气”)相当普遍,而之所以出现“35岁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般人难以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当然,还有诸多客观原因,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教研氛围等。
四、良师指导,环境培育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如果说,“刻苦读书,勤奋研修”“不离学术,不离实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成就名师的主观原因,那么,“良师指导,环境培育,”则是成就名师的客观原因。读《中国语文人》,从每位名师自我叙述的“影响我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和事”中得知,几乎每位名师都有“影响我成长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和事”,即都得到良师的指导与提携。这些良师或者是有深厚功底的任课教师,或者是有伯乐眼光的业界精英、业务领导、刊物主编。前者如吴心田的老师之于吴心田;陈钟樑的老师之于陈钟樑;钱梦龙的老师之于钱梦龙……后者如于漪之于程红兵;吴心田之于程翔;蔡澄清之于陈军——陈军的“点拨教学”师承蔡澄清,得益于“蔡老师的引路、教诲、点拨”(陈军:《在思考的世界里与学生一起飞翔》);邹贤敏(《中学语文》原主编)、张吉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原主编)、桑建中(《语文教学通讯》原主编)之于余映潮——几位主编让余老师在他们所编的刊物上发专栏文章;《中学语文教学》主编及《语文教学通讯》主编之于陈军——两家刊物的主编不仅刊发了陈军的文章,还让24岁的陈军成为所编刊物的“封面人物”;……据钱梦龙老师的《高高的标尺——回忆我的恩师武钟英先生》介绍,钱老师读小学时颇为调皮,常常逃学、缺课、赖作业,在五年级之前已是有三次留级纪录而颇有“知名度”的“留级大王”,五年级时得到“课讲得好”的武钟英老师的赏识与引导,迷上了学习,爱上了文学特别是古诗词,从而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以至初中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立志要做武老师那样的好老师,终于成为赫赫名师。这一现象启示我们:教师深厚的业务功底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作用巨大。从程红兵、程翔、陈军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们分别得到业界精英和业务领导于漪、吴心田、蔡澄清等老师的指导、培养与提携。据我所知:吴心田老师在担任淄博市教研室主任及山东省教育厅语文教研室主任期间,指导、培养了大批名师。这些情况表明:业界精英和业务领导的发现、指导、培养对教师的成长作用巨大。陈军老师说:他22岁时在《中学语文教学》发表第一篇文章,“激动得不得了”,从而兴趣大增,勤奋写作,“一年下来……写教材分析的手稿累叠起来大约有两米来高”(陈军:《在思考的世界里与学生一起飞翔》)!刊物对教师的激励作用由此可见!
名师成长不仅与精英的指导培养有关,而且与环境的培育熏陶有关。《中国语文人》介绍的21位名师,地域分布如下——上海6人:于漪、陈钟樑、钱梦龙、李海林(从湖南到上海)、陈军(从安徽到上海)、程红兵(从江西到上海);江苏5人:洪宗礼、李震、严华银、黄厚江、蔡明;北京3人:宁鸿彬、顾德希、程翔(从山东到北京);辽宁2人:欧阳代娜、魏书生;山东1人:吴心田(山东名师较多,外流不少);湖北1人:余映潮;吉林1人:张玉新;安徽1人:蔡澄清;四川1人:李镇西。从地域分布看,绝大部分来自经济文化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文化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仅有李镇西1人。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教育投入充足,教学设施齐全,教育理念先进,激励机制健全,教研氛围浓郁……这些,有利教师发展,教师容易干出成绩成为名师。而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教育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全,教育理念落后,激励机制欠缺,教研氛围不浓……这些,制约教师发展,教师难以干出成绩成为名师。比如:据笔者所知,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不少学校,除了有硬性规定必须订阅的《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外,差不多不订业务书刊,阅览室里空空如也(也难怪教师不读书!);完善激励机制往往要利用经济杠杆,而经济困窘往往使校长无能为力,懒得考虑……于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学校认识不到搞好教研对提高教师素质的促进作用,价值取向不正确,激励机制不健全,舆论导向不正确,教研氛围不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中,领导、教师的理念、视野、兴趣是何种状态不难想象,素质提高之难不难想象。
当然,环境培育是外因,自身努力是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环境制约的。但自身努力作用有限,教师发展还需营造适宜环境。
以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名师成长的条件与途径。还需指出: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肯定还有其不同常人的先天智慧与特质,限于篇幅,不再展开。但是应该看到:成就名师的主要条件是自身的后天努力,否则,即便聪明如方仲永,也会由于后天不努力而“泯然众人矣”;而一般老师尽到最大努力,即便不能成为名师,也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显著提高。 当然,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绝非我以上浅薄、幼稚的看法所能准确回答。但我愿抛砖引玉,让这一问题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并提出更有见地的看法与建议,以期打造更多的名师,以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想:这大概也是有识之士编著《中国语文人》的初衷与目的吧。
参考文献:
[1] 张蕾,林雨风.中国语文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本文所有引用均出自《中国语文人》,不再一一注明)
(原载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