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回归本性,克服本性

文摘   2024-12-31 15:57   北京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自《道德经》,是过去一年最喜欢一句话,从我粗浅理解来看,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实然维度的,就是大道至简。你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知识,但是当真正在世界中为道的时候,起到基础作用的大道往往也是最简单的道理,所以学习并不是以量取胜的过程。比如价值投资,本质上就是找个最好的模式和公司,在合理价格买入然后抱紧不放。

其二是应然的维度,这个维度我觉得更重要一点,就是当你学习得越多,你应该整体感知是实际世界中越多事情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些事情复杂程度超过了你的认知能力,而有确定性的东西只是少数。此时,你应该更加坚信那些你认为确定的东西,而把你认为不确定东西设定成为变量(比如短期宏观,比如技术发展路径)。中庸之道大概就是这种学问,你认识到自身渺小,对很多事情看法就会更加温和。比如富兰克林80岁时候参与美国参众议院架构设计,他最终支持一个看似和稀泥的方案,即众议院名额和人数有关,而参议院名额则每州两个,有人说他是墙头草,但是他的回复是我不确定这不是最好的方案。言下之意,我们人类有限的视角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严格来说,实际上可能只适合排除法,经验只能告诉我们XX不是解决XX问题的最好方案,而始终无法确定XXX就是最佳的方案。然而,大多数人随着年龄增长,却以为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多,反而固执己见,实则昏庸。

换个角度,学习时候应该把有限精力集中在确定的东西上,而不要在不确定东西上过多浪费时间。很多人过于重视事物的客观重要性,而忽视了事物可知性,尤其是主观可知性(每个人知识范围不同)。本篇,我们想讲一个基本不变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本性。从我有限的认知里,生物性是比较确定的东西,因为他的密码在写在动物基因里面,而生物的基因演进速度可能是万年维度速度演进的,几乎可以认为是不变量。实际上,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结果就是人类平权,每一个人表达门槛降低,信息接收成本几乎为0,而这结果就是很多事物发展趋势反而可能是加速回归人类本性,或者说生物性

上一代流行的内容,下一代就会变成经典。以音乐为例,从古典音乐到爵士音乐,从摇滚音乐到R&B,上一代人们喜爱的流行音乐,在下一代人们视角来看艺术水准就很高,经典性显著提升。上一代人喜欢看电影,而这一代人喜欢看短视频、短剧、直播,给人的感觉是人类文化在堕落?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回归本性的过程,因为越来越多普通人从传统精英手中掌握了发言权,于是艺术本身从精英艺术走向大众艺术。并不是人变了,而是艺术变得更贴近生物本性了

比特币没有基本面,茅台有基本面。因为前者无法计算PE,而后者可以,后者股价有未来现金流做支撑。实际上,这很可能是表象,因为再深一层是靠不住的,茅台2000元售价里面,只有10%是成本,剩下90%是社交价值,品牌价值,金融价值,这也是没什么所谓的基本面支撑的,本质上和支撑比特币内在价值的东西是类似的,就是人类的生物性。天生缺乏安全感,对传统货币体系不信任等因素就是比特币的基本面(技术面反而是比特币的弱点,比如量子计算威胁,这一点茅台风险较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涉及到纯理性的东西一般反而没什么壁垒,因为可以复制可以学习(比如成本优势),反而涉及到生物性的东西壁垒很高,不易改变,比如真正的品牌价值。

芒格总结了人类25个心理学倾向,比如高估自己,而《影响力》这本书里面写了六个人类非理性倾向,比如回馈本能,承诺形态,权威心态,喜爱属性,社交跟随,稀缺性,这些本质上都是生物性,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相似的特征。所以,所谓回归本性实际上击穿了人类特殊论,人类和其他生物差异远远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比如曾经看到过一个短视频,一只母鸡如果你直接去拿它下的蛋,他会啄你。但如果你给他几粒玉米,他就不好意思啄你啦。这就是回馈本能,伸手不打笑脸人是不是。我怀疑很多短剧桥段,给宠物狗看他们都可以看的很兴奋,当然这里没有冒犯意思,你看说实话会伤人不是(也会伤动物)。

麦克卢汉说,人类对技术的爱,就像性器官,无法抗拒,这个比喻很有生物性,也很切实际。比如当下的AI的发展,尤其是多模态大模型普及,好像跟机器直接对话的交互方式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但是,你从生物性的角度就会认为这个推论有问题,因为动物和人类获得技能顺序可能是触觉-视觉(10亿年前?)——语言(几万年前?)——文字(几千年前?),也就是触觉和视觉,相对于语言更贴近生物性,刚生下小孩即使不会说话,可能也会去ipad上面摆弄两下,也就是界面操作的方式更具备生物性,语音互动代替打字可能是合理的,但是让其完全转化为语言交互是和大势违背的,是更高门槛的,是违背生物性的。顺着这个趋势想,AI首先掌握的是人类文字,因为这部分最抽象,最好量化,但是这和人类进化的顺序是相反的。如果我们练过乐器或者体育运动,一定知道打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对于人类来说,视觉、触觉是语言和文字的基本功),现在大语言模型有点像走路还不会(比如机器视觉智能能力还较差,自动驾驶。触觉也不行,比如机器人),直接学跑步(聊天)的感觉。当然,你也很难说模仿人类路径就是获取智能唯一方式。

把人看成动物分析可能有点道义上的不尊重,也违背很多人的直觉和常规框架(比如经济学假设是人是理性的人),确实可能会有一些疏漏和片面,因为人类确实有一些技能是一般动物不具备的,但是可能对大多数场景趋势和模式分析是有效的,且由于这一面是不变的,研究结果是终身适用的。比如最近李录北大讲课提到人类观念进化速度慢于社会发展进步速度导致了一战和二战:因为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土地和人口依然是财富核心指标(农业社会生产效率基本不变),但实际上科技&工业时代,核心变量已经变成了生产效率。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的短板。此外,在信息时代将经济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是传统工业时代过时的认知。

以上说的是实然,这可能是不以某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还想说说应然,就是对于个人应该如何面对生物性。

简单来讲,可能就是要培养自身克服生物性的能力。而不断学习,不断增强自己非生物性,认识到生物性带来局限性,对克服生物性有很大的帮助(反者道之动)。拿股市恐慌来说,为何会恐慌?因为股市急跌一般伴随着坏消息和不确定性,在巨大不确定性面前,人们一般会跟随别人做决策(这是上文中社交跟随效应,类似还有网红店,因为到一个陌生地方一般跟随别人做决策),于是别人卖我也卖,导致股市暴跌。懂得社交跟随效应后,首先你应该明白不确定性时候,更重要的可能是独立思考。而要做到独立思考,一方面可能是要具备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抑制一些社会性生物的本能(群居动物很难独立思考),比如攀比,嫉妒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自私的基因》告诉我们,所有动植物可能都是基因复制的中间体而已,万物存在最基础动力可能是基因复制的根本需求。所以如果大部分人很能做到克服生物性,基因无法左右他们行为,那不是基因复制底层逻辑框架不成立了?所以克服生物性很难。实际上,原始人类生活在很多维度可能比现在人类幸福,比如他们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时间会去狩猎,大部分时间在休息。所以有时候享受生物性(比如有些人就享受斗争的感觉,享受派系的感觉),可能也是人生重要意义之一。但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这种生物性恰好可能成为你的弱点,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候,克服生物性很难,但对个人来说很重要。

本篇推荐阅读书目如下:



XYY的读书笔记
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坚持思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