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书籍。巴菲特曾经在多次场合下提到Phil Fisher这本出版于1960年《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对自己影响很大,实际上,Phil Fisher选择少数长期持续成长潜力的公司坚定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也被巴菲特发扬光大。值得一提的是Phil Fisher不仅本人投资成功,其儿子Ken Fisher创建的Fisher Investment目前掌管超过2000亿美元资产,其个人财富超过50亿美元(老爷子的精神遗产)。本篇,我们来看看Phil Fisher选择成长股的体系框架。
从历史经验中学习。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人们投资股票核心在于押注经济周期,当时不稳定的银行系统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在差的时候买股票在好的时候卖股票让人获利颇丰。1913年美联储成立,此后证券立法,大起大落时代宣告结束,投资策略也随之改变——选择真正优秀公司长期持有被证明才是长期赚大钱的方式,如何抓住这些少数的机会成为关键投资能力。展望未来(1960年),Fisher认为未来更光明(非共识,实际上二战后主流认识是复苏是短暂的,还会有经济萧条,详见后文)。首先,公司治理结构升级提升公司效率。相比于早期的纯家族管理企业,他们认为公司是自己家族的私产,外部股东利益都被忽略了。随着管理层老化,公司开始变得保守、反对创新,越来越听不进去批评的声音。而当下公司治理则更加现代化,持续追求更好做事方式。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进步则是公司对产品研发的加码升级。实际上,直到1920年代美国公司研发投入仍然有限,直到对希特勒恐惧推动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1953年美国公司研发投入是37亿美元,到1959年提升到63亿美元。这些研发投入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持续新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增量收入和利润,而不投入,以及不能有效投入研发费用的公司将落伍(Fisher对公司治理非常在意,可持续增长的公司必要条件是好的管理层)。最后,政府对财政赤字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1932年以后美国政府对任何需要减税或者赤字来维系经济增长的措施采取拥抱态度。1930之前,联邦政府主要税收来自关税等,而此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成为主体,任何经济波动都会显著影响联邦政府税收收入。最后,Fisher认为股票比债券好,1946到1956年,年化货币贬值率是3.4%,而国债利率只有2.2%,持有国债实际上是贬值的。
“小道消息”能干啥。如何寻找、分析出色的公司?一种可能性是找到对该公司各项业务细节都清楚、且拥有充分能力能够评估公司各个部门领导能力的专家来评估,但这显然不现实,有这种能力的人大概率很难找,也不会给你提供服务。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小道消息法(Scuttlebutt),比如可以从同行入手,在同一赛道拜访五家公司问他们对互相的看法,会很有收获。上下游的客户或者供应商也是很重要信息来源,包括大学的科研专家,政府以及竞争对手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还有一种重要信息来源就是公司前员工,当然用这种信息来源需要很谨慎,因为他们看法可能带有偏见。进行充分信息搜集后,真正好的公司是显而易见的,普通投资者都能轻松分出好坏。
选择成长股15条准则。
这家公司的产品和所处行业拥有充足的成长空间来支撑多年的成长吗?(空间足够大)。
一些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可以获得一次性利润增长,投机者很喜欢,但这显然没价值。一些公司通过一些产业趋势变化可以获得阶段性增长机会,比如电视时代到来对于一些收音机公司也是一项新业务机会,但是这种增长可能也就持续几年就会停下来(不够大)。真正长期增长机会未必是持续的每年线性增长,而可能是不规律的,这些长期增长机会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幸运和能力(fortunate and able),其二则是能力创造运气(fortunate because they are able)。美国铝业公司(American Aluminum Company)属于第一类,他们拥有出色的产品,但是他们管理层谁也想不到在20世纪铝制品会有如此大的空间,随着技术发展,铝制品一再受益。Du Pont则属于第二类,基于其在炸药领域积累,其管理层持续推出一系列成功的新产品。大概可以总结第二类公司与第一类公司相同点是他们都很幸运,差异点则是第二类公司拥有更优秀的管理层,能够主动创造机遇。摩托罗拉也属于第二类中佼佼者(fisher 的爱股),其公司在1对1无线通信取得领先,后来又成功开拓了半导体业务。
2.当现有产品遇到增长天花板,管理层拥有足够能力能够持续打造又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吗?
Fishe儿子Ken说Fisher记得美国500多个国会议员的每个人的名字和背景信息,他对美国大选总能做出提前预判。也许正是这种对人的敏感性让Fisher对公司管理也极其重视,实际上,公司管理可能是在市场越来越有效背景下少数能够前瞻性判断公司增长前景的方向。一个好的产品能够为一家公司提供一段时间增长,但持续研发和产品开发才是长期增长的必要。成功的公司产品结构可能更像一棵树,其每个相邻枝丫都能长出成功的产品。也就是说,研发投入更相关的领域公司往往会比研发投入完全不相关领域公司更容易成功。
3.公司的研发投入相对于公司规模效率如何?
简单比较数字可能也不能准确分析研发效率,且不同公司研发费用口径可能有很大差异。好的公司VS差的公司研发效率可能相差大于一倍。更重要可能是管理层能力:比如整合不同领域的专家成为团队协作研发产品能力,比如不同高层协同合作的能力。很多公司的研发项目可能是5年,但是第三年公司可能就会对这个领域失去兴趣,然后研发项目就会夭折。此外,对于大型国防项目研发(1950-60年代国防预算对于美国科技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不同领域差异可能很大,那些没有民用市场的技术研发可能是不持续的。但如果这些技术可以军民两用(比如IBM的计算机),比如Texas Instrument的半导体,这些就大有前景。
4.公司有高于平均的销售能力吗?
投资者较少关注公司的销售和渠道分销能力。评估公司销售能力和研发能力类似,也没有统一的公式。使用小道消息方式,公司销售能力最好从外部信息来源来做评估(客户等)。以Dow Chemical为例,其训练和挑选销售员工所投入资源和精力和研发员工一样。IBM的销售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接受培训。
5.公司拥有值得的利润率吗?
从多年角度横向比较不同公司利润率后,你会发现在繁荣期大家利润率都不错,但是在萧条期,不同公司利润率差异很大。优秀的公司利润率受负向影响小,一般公司则受影响大。因此,当经济从萧条变成繁荣时,一般公司的利润率弹性反而更大,但Fisher认为我们仍然应该聚焦优秀公司(拥有行业最高利润率的),远离一般公司。还需要确认的是当下公司利润率是可持续的利润率,而不是省出来的利润率(牺牲了长期)。甚至对于一些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为长期增长做储备的公司,即使利润率低,可能也是很好的投资(早期亚马逊)。当然,不怎么投入也可以维持增长的公司可能才是最好的投资类型吧(可口可乐,茅台?)。
6.公司为了保持利润率在做什么?
过去的利润率只是参考,未来利润率才是最重要。威胁公司利润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资和福利提升等,一些公司可以通过提价来对冲成本提升,但是这种措施可能只是暂时的,因为高价会引来更多竞争。周期行业就拥有这种特征,几乎每一次繁荣(价格上升周期)都会伴随着萧条周期,因为价格提升一定会带来新增产能,供给增加过多后价格就会迅速回落。当然,有一些行业或者公司拥有持续的定价能力(常见于ToC的消费品牌,Fisher更擅长研究制造业),这种稀缺性就很强了。此外,有一些公司保持利润率方式还包括持续精进成本提升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内部人士访谈,包括高管交谈来了解这方面能力。
7.这家公司劳工关系优秀吗?
优秀的公司的员工会有归属感,离职率低,这样实际上带来成本节省(招聘,业务更换等)。因此,优秀的公司必须对员工好,可以通过观察公司的离职率,以及招聘申请人数等来分析。警惕一些公司利润率通过低于行业平均薪酬、或者压榨员工来实现的(Manner?)。投资者还应该警惕高管对普通员工的态度(胖东来?)。
8.公司的管理层关系融洽吗?
高管的氛围至关重要,公司内部要有一种公平的氛围,晋升和涨薪靠的是硬实力,而不是关系。最高管理层的选拔要优先公司内部,管理层不能允许非团队teamplay的独狼存在。
9.公司管理层储备深度足够吗?
小公司基于一个能人能够运行很高效,但是这个人一旦出现意外对于公司也是毁灭性打击(key man risk)。随着公司规模增加,需要的管理人才也会越来越多,此时管理层下放权力,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就很重要。此外,优秀的管理层能够坦然面对不同的、甚至是批评的意见。
10.公司的成本和财务管理优秀吗?
很多公司拥有一系列复杂产品矩阵,只有基于系统的成本和财务管控,管理层才能对战略执行落地效果进行准确评估。访谈内外部人士同样可以提供这方面信息,优秀的公司在这块也很出色。
11.公司还有其他细节显著比其他公司优秀?
不同的行业可能需要不同技能,比如零售行业,一家公司管理房地产能力就很重要。一些行业,员工的保险成本可能很高,出色的公司成本可以比竞对低35%。有一些公司有专利优势,但仅靠专利可能很难获取完全竞争优势,持续迭代新产品才是根本优势。竞争对手如果拙劣的模仿,他很可能把产品缺点也抄过去,而你可以不断优化缺点,竞争对手很难成功。
12.公司的利润增长预期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一些公司会对供应商苛刻来提升自己的利润(短期),而一些公司则给予供应商高于行业平均的利润率来保障供应链可靠性(长期,苹果)。对待顾客的态度也是一样。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13.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大量股权融资,稀释现有股东股权吗?
投资者不能仅因为股票便宜就投资,核心是能够提供收益机会,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做到这一点。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资金,公司可以通过发债,或者发股票来融资,但过度稀释股权可能会对股东收益产生损伤。我们计算收益时候应该将所有可转债等稀释空间算上。
14.公司会对坏事隐瞒吗?
很多管理层只说好消息,不说坏消息,这显然对于投资者提前识别不好信号不利。实际上,一家公司持续研发新产品,失败在所难免,很多时候能够造就好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该远离那些只报喜,不报忧的公司。
15.公司管理层有无条件的诚信吗?
公司管理层可以很方便侵吞股东利益,比如给亲戚开工资,比如将自己财产高价租给公司,比如随意发放股票期权等。投资者应该严格限制投资范围——高管需要无条件诚信。
投资的点点滴滴
应该买什么?——聚焦高成长。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对生意本质痴迷的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居住在大城市或者工业区的人总能够从身边发现一些优秀的科技股,而只有真正管理得当,拥有长期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才是赚大钱的对象。对于实在缺乏专业知识的业余投资者,选择一个投资顾问是得当的方法,而过往业绩是选择顾问重要参考指标。此外,顾问必须无条件诚实,有一些顾问由于碰到牛市买了一些高风险,边际改善更大的一般的公司获得了不错业绩,要警惕这种顾问。还有一些顾问靠押注市场大势(宏观)来赚钱,他们业绩恐怕也也很难持续(宏观不可预测性)。只有投资方法得当(Fisher肯定推崇是自己的方法)的顾问才能够长期获得可持续的业绩。针对一个投资者需要构建投资组合,首先考虑的是类似IBM、Du Pont这种大公司,这些公司有很多机构持仓,一般投资者认为持有这类公司不会亏损太大(实际上不然,跌一半也不是没可能)。其他一类是成长属性较强的小公司。对于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可能有不同的投资比例,比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可能会选择更保守投资组合,相反一位年轻投资者或许会更高比例配置高风险高收益的小公司。然而,如果投资者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Fisher的建议是投资真正能够长期成长的公司,而不是当期高分红缺乏成长的公司。高成长的公司长期能够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而且他们未来也有可能转变为高分红的公司。
什么时候买?选择对的标的很重要,选择正确时点同样对收益会产生显性的影响(虽然Fisher强调择时不是第一要素)。很多人会根据宏观经济数据来判断股票周期,从而进行择时,Fisher认为这种方法和中世纪的炼金术差不多(不科学),经常产生逻辑自洽,但是判断完全相反的结论。核心的择时时点还是成长股的业务周期: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本身拥有不确定性,其成功率也有不确定性。最确定的机会可能是新产品产能爬坡期——公司推出新品一般市场会提前反映,之后量产新产品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这些预期之外的投入可能会侵蚀短期的利润,这时公司股价往往会被投资者抛售,往往就会产生黄金买点。下图是特斯拉在Model3产品周期里股价表现,恰如Fisher所言,产能爬坡时期反而是特斯拉最艰难的岁月,Musk向外界承诺特斯拉到2018年6月,其周产能要达到5000辆(他自己那段时间精神也很萎靡)。
什么时候卖?首先是发现自己看错了,这家公司没有自己当初想的那么好,这时候应该无条件卖出。实际上这里面更大阻碍可能来自于心理层面,我们很难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情商大于智商),很多钱就是因为投资者所谓自尊心或者侥幸觉得自己能够熬到回本而亏掉的。亏损或者看错不应该引起负面情绪,但我们应该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和改进。第二点理由是随着时间推移,标的不符合前文所提到15条准则了,也就是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其背后原因可能是管理层的变化,或者是公司原来产品打法已经落后时代等。不管怎样,这样股票应该卖出,但是如果是后面一种原因(非管理层),卖出可以逐步的,直到找到更好投资机会为止。最后一点理由就是有了更好的选择,当然评价更好的选择过程要仔细。不要做的事情包括,比如因为判断市场可能进入熊市而卖出持股,这个时候即使市场跌了你往往也找不到更好买点而丧失机会,此外股票估值偏高也不是卖出好公司理由,因为长期增长可以抹平大部分估值压缩,有长期增长潜力公司很难说是被高估了。最后,当然不能简单因为涨太多就卖出,对于真正好的公司,Fisher的评价和巴菲特一样——永远不卖。
对分红的看法。简单来说,Fisher意思不要在意眼前那点分红(短期),长期增长才是更大的那块蛋糕!什么时候公司的留存收益会损伤股东利益,一种情况是公司保留过多业务发展之外的流动资金(冗余资金),而另外一种情况是高管为了私欲或者证明自己高工资低效的进行投资,比如多元化业务(diworsification),收购等,扩充本来就低效的业务。当然,遵从前述选择优秀的成长股的标准就可以让我们避免投资这类公司。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即使增加投入可能也不会带来股东价值提升(比如电商平台补贴)。成本上升背景下(比如通胀),公司未来可能面临超预期的资本开支,这些可能都是现金投入超预期。除去这些,历史证明,真正优秀成长股持续将利润投入研发和生产能够带来收益远超直接给股东分红,随着利润增长,同样分红比例对应分红金额也会等比例增长。对于选择真正优秀的股票,分红是最后需要考虑因素,而不是最先。
十个不要做。
不要买刚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缺乏可研究的信息和数据,同等精力还不如花在已经上市多年公司身上。刚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往往也比较稚嫩,高管往往只在某几个特定方向能力强,存在短板。
不要仅仅因为股票在OTC市场交易就忽略。实际上只要基本面符合标准,在哪里交易不重要,OTC流动性也不错。
不要仅因为喜欢年报用词就买入。年报仅展示公司PR能力,跟看广告买入产品差不多。要了解背后的真相,可用方法包括前文小道消息等。
不要认为高估值就必然反映了高增长的预期。拥有超过10年成长潜力的公司,现在20倍PE,5年后可能还是20倍PE。核心是把握可持续成长的本质,多少估值可以动态来看。
不要在意价格细节。比如设定一个10美元limit,结果因为差一点而错失一个大牛股。不要在意一分一厘那种小钱,因小失大,如果标的是对的,价格是合理的,现在就要买入。
不要过分强调多元化。为了多元化而去购买一些自己不了解股票实际上是舍本逐末,风险更大。正如前文所言,大、中、小公司应该根据自己要求均衡配置,越小的公司越应该在意管理层。如果一个人持股list很长,往往说明这不是个聪明投资者。
不要害怕战争期间买入。Fisher写作于1960年,刚经历一战二战,人们对战争仍然先天恐惧,从而过度渲染战争对资本市场负向影响。一战、二战、朝鲜战争都导致了股市下挫。投资者忘了股票是公司货币单位,而战争往往意味着政府会大举超发货币,通胀环境下,公司价格肯定也会涨(股价涨)。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某只股票,战争风险导致股价下跌,这个时候显然是买点(逐渐买入)。
不要参考过去的价格。过去的股价和业绩跟公司股价没关系(只是辅助),未来的业绩才是,涨多了也不代表不会再涨了,跌多了也不代表不会跌了。Fisher的爱股德州仪器(Texus Instrument)1956年上市20倍PE,但是晶体管、以及后来集成电路技术浪潮到来驱动企业级在未来几年持续高增长,头3年股价涨了10倍。
不要完全不考虑时点和价格。为了好公司支付过高的溢价可能也是一种错误。Fisher说一种避免这种错误方法是选定特定买入时点,而不是价格。比如在产品试验投产前一个月买入。
不要从众。1947-1949年美国股市都洋溢一种悲观情绪,觉得战后复苏只是短暂的,萧条很快就会重现(此前一战后面就是大萧条,南北战争后也有经济萧条)。因此所有公司展现积极增长态势都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市场不兴奋。事实证明主流认知看错了,预期中萧条没出现,美国股市反而在1955-1969迎来黄金十五年,而在前十年买入股票的人几乎可以躺赢(比如巴菲特)。回报公司基本面独立思考,不要太在意宏观,可能才是不确定性中取胜的唯一方法。
如何寻找成长股?Fisher说自己做了统计,自己的牛股只有五分之一来自于传统高管&专家聊天,有五分之四来自于和优秀的投资同行的交流,买方的思维方式类似,沟通高效,且有效信息最高。对于公开报告,Fisher认为没什么营养,都是公开信息或者很多信息受限制无法公开发布。获得感兴趣标的后,接下来Fisher会花时间研究财务报表,了解核心数据。其次,利用小道消息的方式寻找(通过熟悉中介等)产业专家,内部人士,外部人士等获取一手信息。如果找不到足够可用信息来源,Fisher说自己就会放弃去研究别的公司。当进行足够充分研究后,Fisher才会拜访公司的管理层,因为这时候才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知道应该找谁谈(往往是核心决策高管,可以找核心股东介绍等)。Fisher说能够通过这三关的股票自己购买率是50%,如果从研究的公司到拜访的公司,这里可能是40-50分之一,而如果从感兴趣到研究的比例则是250分之一。
保守投资要则
1968年到1974年年中,美股平均跌幅达到70%,很多投资者受伤很深,要么完全退出股市,要么表示以后只做保守投资——只买类似IBM这种大公司。Fisher认为真正的保守投资绝不仅是将风险最小化,更重要是要审慎研究每个投资,拥有一系列合理流程框架来决策每一笔投资是不是足够审慎(这套框架类似前文所述,但是本文应该写作于1970年之后,所以应该是更新后的体系)。
真正优秀投资应该具有以下四个品质:
低成本优势。如果标的是行业最低成本制造商,其他人成本都更高,则一旦年景不好,很多次要竞争对手可能就会被挤出。此外,低成本往往意味着更高利润率,这样公司也更容易积累资金为了增长而服务。不过在繁荣时代,反而次要公司可能会有更好的利润弹性。
强营销能力。一个好的营销者必须时刻洞察市场的变化趋势,比如汽车代替马车,比如微型汽车的新兴需求等。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让消费者认知到产品的优势,这首先需要产品本身切中市场的要害。
强大的研发和技术实力。技术在此前好像只是高科技公司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当下已经变成几乎所有行业公司都需要考虑的事情(类似当下的互联网)。技术研发核心目标包括:生产更好的新产品,以及降低成本。而研发能力需要和市场营销能力进行紧密配合,避免生产出没有市场的产品。
财务管理能力。精细的财务管控体系能够提前发现警示信号,其也经常能够带来更高资本投资效率。
总结来看,好的投资应该具备:能够持续研发新的、赚钱的产品;能够以最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这些产品;能够将这些产品卖出去,且卖个好价格。没有风险就没有投资收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应该投资什么管理层?长期成长背后都是靠卓越的管理层。
公司必须认识到外部环境在迅速变化。一个困在循规蹈矩流程里面,不懂得变通的公司只有死路一条,反之能够持续挑战自己,建立应对变化管理架构的公司则是潜力股。比如Dow将公司管理权下放到五个地区,以应对不同地域的变化。比如公司还在瑞士设立银行来帮助客户供应链金融。比如公司极力防止污染营造了良好的公司口碑和发展支持等。
自上到下各层员工都发自内心觉得在这家公司工作很不错。公司和员工必须建立共赢的关系,第一步是每一位员工拥有该有的尊严和对待,那些嫌员工吃饭时间都太慢的公司自然就失去了资格。让每一位员工知道公司方向以及高层的想法(信息流通),特别是有负面事件发生时候也很重要。Texas Instrument案例显示,早期半导体制造很多都是手工,德州仪器建立自下而上决策系统让员工增加参与感,而真正积极参与和效率高员工能够拿到对应的激励。公司用Sales/Payroll来计算员工效率指数,即使在单个半导体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德州仪器的效率指数持续攀升从1969年2.25%提升到1973年2.5%。最后,这种员工和公司共赢关系一旦建成,竞对几乎无法学习。
管理层必须着眼长期。口头说增长公司未必能够长期可持续增长,而真正着眼长期的管理层才能够创造长期增长的奇迹。
利润率和规模效应。如前文所言,高利润率的企业应对竞争和成本变化时抵御能力也更强。而一旦某个企业成为特定赛道第一,其规模效益则会导致其他人很难和它竞争,前提是管理层要持续保持竞争力(随着规模越大,管理有反规模效应,所以管理层需要持续自我进化)。但是先入优势也值得注意,在医药行业有一条规律,第一个进入的人会拿到60%份额,第二个进入人拿到25%份额,第三个则会拿到10%。还有一种是品牌优势,一旦建立足够品牌心智,先入优势也会持续显现(Fisher不擅长消费品领域,我说他咋没看上宝丽来)。
如何考虑价格因素。股票价格变化反应的是当下市场对该公司认知的边际变化,这些认知很主观,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从吹捧到贬低,反之亦然),因此一个股票可能在某段时间内显著偏离其内在价值。第一要义是对于真正好的公司不要卖,即使从短期看好像估值偏高(好公司自然卖的贵),不符合基本面选择标准的公司再便宜也不要买。市场对公司认知主要包含:1.市场对股票市场整体认知;2.市场对该行业认知;3.市场对具体公司的认知。1950年代之前,化工行业被认为是高成长行业,估值很高。但进入1960年代后期大宗商品属性成为主流,产品没有差异化,行业估值开始压缩。1970年代后,市场产品扩张缓慢,价格竞争趋缓,市场又开始吹捧。真正保守投资者应该了解当下市场对该公司的认知,以及研究这些认知相对于基本面是过于悲观还是过于乐观。一个股票价格如果长期交易在特定区间,很容易让人习以为常,而实际上价值和价格不直接相关,而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很可能长期估值不压缩。最后是市场对股市整体走势的看法,典型代表是觉得二战后虽然经济复苏但是只是暂时的,后面还会有大萧条,所以公司即使业绩好,股票也不涨。1949年,美国股市上公司死了比活着更值钱,因为死了可以变卖资产(PE<1之类)但事实证明市场看错了,当时是二十年一遇的大机会。其他影响市场走势因素包括利率,但是这个事几乎无法准确预测。
Fisher投资哲学形成过程
Fisher说自己投资方法论无外乎两点,其一是长期一以贯之执行投资理念,其二是犯错了就承认和即时改正。这章Fisher主要介绍自己的投资历程。
进入投资行业。Fisher从8岁起就对股票感兴趣,然而其父亲以及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股票投资跟赌博没什么区别,因此对孩子的兴趣表示谨慎。1927年Fisher入读斯坦福商学院,当时20%时间用来调研企业,他们会在湾区寻找一些大企业进行拜访。每周调研结束,教授都会给同学讲授自己调研收获,使得Fisher受益颇多。在调研过程中,Fisher发现了两家他认为未来有很大成长潜力公司,虽然当时成长股的概念还没确立。Fisher后来加入了旧金山一家投资企业担任股票分析师,当时这个职位叫statisticians,1920年代股市崩盘后,为了“洗心革面”这个岗位改叫Security Analyst。Fisher说自己当时工作很简单,就是吹捧自家投行IPO的股票,当时研究报告也很草率,任何收入规模大的公司都被称为管理优秀(跟我们现在卖方分析师差不多,Fisher说这份工作dishonest)。
成为投资顾问。1929年美国股市过热,当时人们吹捧美国将进入新时代,然而Fisher说自己研究很多行业后结论是其供给-需求问题不小,情况可能会恶化,于是Fisher预测未来六个月市场将进入熊市。这个判断后来被认为是对的,然而,Fisher还是没有经受住市场上涨的诱惑,他选了几家在牛市中相对便宜的股票,认为他们也会补涨,这种知行不一导致结果可想而知。从1929年错误中,Fisher认知到便宜不是买入股票的理由,未来持续增长潜力才是,而认知如果不能兑现为投资收益则说明这个认知不够坚决,或者说不到位。进入1930年,大萧条时期,Fisher成为股票经纪——为高净值客户推荐股票,先是在一家公司就职,后来自己出来创业单干。大萧条时期,Fisher认识了很多有钱客户,他们无事可干,反而有大量时间和投资顾问聊天(现在或许也是这个时候?)。1932年,Fisher支付每月25美元房租后还有3美元利润,而到1933年这个数字涨到30美元,到1935年Fisher已经沉淀一批忠诚的高净值客户。
选择优秀的标的。早在斯坦福大学调研时期Fisher就认知了Food Michinery这家公司,1932年股市崩盘时期,这价格是股票跌到4美元低位。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其所在三个赛道是世界领先,这赋予它最低成本和规模优势。此外,其营销能力很强,消费者对其产品有很强的品牌认知。最后其也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仅有这些还不够,管理层才是长期增长关键,其需要管理层一方面能够高效处理日常运营,一方面则能够对未来有长期前瞻性的洞见。当然,管理层需要诚信,投资者才能放心。从管理层角度,Fisher对公司的总裁John的能力和人品评价很高,总结来看这是一家符合Fisher投资框架的高潜力公司。然而,这些认知当时都不是市场的共识,Fisher帮助客户买到最大持仓,他认为这是一生一次的大机会。Fisher对一家公司的耐心第一期限是3年,如果3年了都没表现就会卖掉(强于99%的人了吧),但是如果他对公司底层认知不变,它会坚定持有。1950年代,Fisher买入摩托罗拉,主要原因是后者在无线通信垄断地位以及优秀的管理层,结果1年后亏了5-10%,客户都有点恼火,后来摩托罗拉开拓了半导体新业务,其成为表现最优异几只股票之一。1960年代,Fisher开始尝试医药股,但是在访谈诸多行业专家,仅对该公司一位人士进行访谈后(显然没有遵从自己的程序),基于看好公司即将推出新药市场空间,Fisher买入股票,结果新药不成功,亏了很多钱。可见,拓展行业赛道也不容易。
总结:形式和内容
对比巴菲特和Fisher。Fisher这本书写作于1960年代,那个时候带来这种类似价值投资的理念肯定是划时代的,当时他也成为投资界的名人,就连巴菲特(1950年代开始做投资,是Fisher的晚辈)本人荐书的时候也经常会提到这本书对其巨大的影响(长期持有少数优秀公司,成长和价值投资是一样的)。然而,Fisher这种极度重视管理层和长期成长性,聚焦科技制造赛道的投资方式和巴菲特还是略有差异,前者显然更激进,强调拥抱风险才有收益,但后者显然风险更均衡,比如不喜欢投资科技属性比较强的赛道,因为变化太快且不可预测。比如显著高于平均的估值就会构成不买入的理由,因为投资者为未来不确定性增长可能付出太高溢价。这种风格差异或许某种程度可以解释Fisher的投资业绩从1970年代以后就有显著下行(按Fisher儿子话来说,父亲在不该卖的时候卖了德州仪器,摩托罗拉这种爱股),而巴菲特则更能穿越周期,以上都属于形式范畴。而反观芒格则强调投资者应该构建一套多元化横跨文理赛道的多元知识体系,不阅读没法做好投资,强调沉淀良好的价值观和情商,这属于内容范畴。可见,要做好投资形式(投资框架)和内容(知识体系)缺一不可。
本文约1.1万字,欢迎点赞、在看、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