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前言&书籍: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人是理性思考的。然而,在真实消费场景里,人的生物潜能(基因驱动)往往是主要影响因素。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最后一部分写了25个人类心理倾向,这里面很多都来自这本经典心理著作《影响力》(《Inc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这本书从回馈,承诺,社交跟随、喜爱、权威性、稀缺性等六个角度切入,描写了人类的“弱点”,以及商业切入点,很值得一读。
直觉做决策
贵就是好。一个珠宝店有一些特别的珠宝滞销,于是店主决定打折,结果一直卖不掉。一个偶然巧合,店员将价格5折搞成了2倍价格,结果珠宝一售而空。这似乎是非理性的选择,但多年来顾客已经形成了“贵就是好”的直觉,而大部分人做购物选择时候就是凭直觉决策,于是这种特殊的珠宝售价标高一倍反而能卖出去。实际上,火鸡母亲在决策是否抚养小孩时候完全凭借一种“Cheep-cheep”的声音密码,而一旦别的动物掌控了这个密码,即使是敌人,火鸡母亲一样会展现出母爱,抚养敌人的小孩。简单来讲,这种能力可能是写进动物(当然也包括人类)基因的一种能力,即在无限信息背景下,仅凭少数甚至一个特定信号来做决策(直觉),这种方法高效且大部分时候管用(大部分时候贵的确实是好的),这种直觉也叫“系统一”,Whitehead就说:“文明的进步本质就是我们的系统一掌控的场景越来越多”。然而,这种密码一旦被他人掌握,我们也很容易乖乖付款成为“冤大头”。比如,这种直觉在投资场景也不少见:要说服人,最好增加个理由,具体是什么不重要,比如资本市场最常用的线性外推。
回馈: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
曾经有一个大学教授圣诞节给陌生人寄卡片,惊人发现绝大部分人都回寄表示感谢——有恩必报似乎是一个写进人类基因的特征。正如【读书】《自私的基因》:人类只是基因表达的机器吗?所说,动物进化稳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欺骗,这种策略是没有有恩必报的。另一种则是针锋相对,这里就包括以德报德了,以直报怨了,而后者对于种群数量扩张是好的,前者种群灭绝更快。因此,以德报德的特征不仅局限于人类,还包括所有动物。因此,要想得到顾客的回馈,首先需要给予顾客相应的关怀。
无可抗拒的恩惠,无可避免的回馈。美国本土Krishnas人在筹款时候有个小技巧,通常会先给对方一个小礼品(比如一朵花),然后再开口要求,这个时候被访者由于受制于有恩必报的规则,往往不得不捐款。事后发现,很多被访者直接将花扔进了垃圾桶,而Krishnas人则从垃圾桶找出这些花继续送给后面的人。不过随着被迫捐款人越来越多,这种方法也越来越不管用了。日常商业场景,我们经常见到免费样品,免费品尝,先试后买,免费伴手礼的销售技巧,很多人因为接受了免费礼物,而不得不买一些对应商品,即使他们不喜欢这些商品。美国一项退役军人捐款项目显示,直接索要捐款成功率仅有18%,而如果在心中赠送一些小礼物,成功率上升到35%。在回馈场景中,先期的给予和后期的回馈往往不对等,比如一朵花(直接丢掉)和捐款。
妥协-回馈准则,求其上,得其中。一天你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一个小孩向你兜售XX演唱会门票,你没有兴趣表示拒绝,此后小孩继续向你兜售10块钱两块的巧克力,你大概率会同意。实际上,小孩真实目的可能就是卖给你10块钱的巧克力。这个经典场景也是回馈原则,小孩先向你表示了妥协(不卖你演唱会门票了),来换取你的妥协(买他的巧克力),这种妥协vs妥协的回馈原则也是常见的“套路”。工作中往往有这种场景,要想让领导批5台电脑,你可以先写个10台电脑预算,然后领导会说不行,属下表示妥协,最少5台,不然工作没法开展了,领导也认可(回馈),于是属下拿到了早就想要的5台预算,领导觉得砍掉了一半预算,双方都很满意。谈判过程中,往往先从极端的条件(对方不可能同意),求其上,得其中。销售过程中,很多销售购买请求往往会被顾客拒绝,这个时候销售往往会退而求其次要求顾客提供几个可能会购买商品朋友名字,而拿到这些信息后,销售再进一步去推荐则转化率显著提升。这种技巧往往顾客往往不会感受到反感,往往会因为责任感(因为第一次拒绝了对方)或者满足感(因为避免大的损失,比如领导砍了一半预算)。
HOW TO SAY NO。首先是防止回馈准则触发,比如如果不感兴趣就不要接受陌生人送的花。不过这个可能会拒绝社会善意,导致一个冷漠社会。第二种则是平等反馈,接受他人好意,平等反馈,但是对不对等反馈要求保持警惕。经常有打着先免费检查身体,然后推销药品的(价格很贵)的方法来欺骗顾客的回馈,这种不对等的回馈就应该直接礼貌的拒绝。
承诺:自己吹得牛,含着泪也要承受
因为承诺,所以乐观。投资的游戏中,买入某只股票后,投资者会对这只股票信心更强。客观来说,这只股票基本面没什么变化,但其在该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随着买入动作完成会显著变好,更乐观。结婚之前,丈夫往往会给妻子各种许诺,而一旦结婚后,妻子也不得不认可自己的选择,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丈夫没有做到这些承诺,妻子仍然会觉得丈夫很优秀。一致性对于动物社会来说很重要,一般来说,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公认的可信的人,动物界当然也是如此。更进一步,人类一旦做出决定,思考的机器似乎就关上了,“我已经决定了”,似乎成为人们避免思考的借口。此外,不敢面对艰难的后果,可能也是人们逃避现实重要原因(即使决定错了也不承认)。很多所谓的“神药”,能够治疗一切疾病的药,其之所以有市场,本质就是人们不敢面对事实,碰到一个潜在方案马上就选择关闭思考直接上车,这样自己还有点希望(也可以暂时避免开启思考的机器)。
承诺必须要完成。玩具赛道最大的问题就是季节性很明显,圣诞节可能占了一年中绝大部分需求,但是圣诞节一过可能就是淡季。玩具厂家如何避免季节性?他们经常在圣诞节前大量广告营销玩具A,这样父母们就会承诺小孩圣诞节为其购买玩具A。然而,厂家在圣诞期间会刻意制造玩具A缺货的迹象,主推玩具B,家长则不得不购买玩具B先过了圣诞再说。等到圣诞节一过,玩具A就会到处都是,这个时候家长因为承诺自己小孩,也不得不购买玩具A。最终结果就是家长为了一个承诺同时购买了玩具A和B。销售在推销产品时候,直接推销的结果往往不佳,但是如果先问顾客:“今天感觉如何?”,顾客往往会回答:“感觉不错,很好”之类的话,而基于顾客这个承诺再去推销,成功率往往飙升(顾客为了证明自己情绪不错,往往会选择购买)。加州一个实验显示,当用户两周前接受过一个驾驶安全承诺后,两周后,工作人员要求在他们院子里树立一块交通安全的标志,几乎所有人都会答应(自己已经承诺了)。品牌广告很多时候也是类似的套路,其会先帮顾客给自己立一个标签,比如环保主义者,有品位的人,然后将自己产品和这类标签联系起来,潜台词则是:“你不是说你是环保主义者吗,就应该购买我们的产品XX”。
纸面或者公开的承诺效果最佳。军令状就是这类承诺,在公开场合,在同类面前许下的承诺,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不然就是失信,就会被群体抛弃。一些商家会用赠品来吸引顾客发朋友圈,这里面不仅有曝光,还有承诺。而要想减肥成功,最好的方法估计是给所有朋友群发自己的军令状。很多组织对于新进入成员需要公开立军令状,甚至加入过程极其艰辛,新成员需要经历这个痛苦过程才能加入组织。实际上,经历痛苦而获得的东西人们往往更加珍惜,更加相信背后的原理,从而更加珍视这种承诺。实际上,路径依赖也是如此而来,比如一个CEO历经千辛万苦创业成功,他一定对于自己创业总结经验深信不疑,但是随着时代环境变迁,很可能这个经验已经不适用。总结来说,最佳的承诺是主动的(active)、公开的(public)、通过努力才达成的(effortful)。从主动的角度,引导承诺过程不能有显著的外部奖励和惩罚,而是需要承诺人发自内心认为承诺来自自身内心。比如教育小孩不要做XX,简单用惩罚或者威胁只能短期达到目的,只有用小奖品或者循循善诱让他自己认为不要做XX效果才是最好。
HOW TO SAY NO。从自身找原因,遇到问题多思考,活在当下,不逃避现实。不要过于言必信,行必果,发现错误就改正,减少ego,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遇到类似问题时候生理上可能会有一些纠错信号,这个时候就应该停止了。作者说自己曾经遇到一个漂亮女孩上门,她首先要求作者填写问卷,问作者平时外出习惯。作者看到漂亮女孩肯定自然会装逼,表示自己喜欢听音乐会、体育比赛等高雅活动(公开承诺)。然后,漂亮女孩话锋一转,说我们正好有个系列音乐会在演出,要不要买票。这时候作者不买可能都不行了(自己吹得牛...),最终他不得不乖乖买票。但理性来看,这时候你可以跟随身体尴尬信号,礼貌拒绝(面子没那么重要)。另外,很多时候可能你都没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这个时候可能换一种理性思考方式,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会做类似的选择吗?这种自问,很多时候直觉就是答案,而不是所谓理性分析(可能会变成开头屁股决定脑袋,自己有持仓股票就觉得好)。
社交从众:跟着别人选没错
节目中经常出现录制好的笑声,听起来很低级的做法为何一直存在?答案是笑声会传染,即使你知道是假的。跟着别人做决策,往往是对的:比如人多的餐馆大概率也是好吃的,而某某赛道销量冠军,往往也是最好的产品(因此很多营销的口号就是XX销售冠军)。其背后逻辑也和人类,以及大多数动物都是群体生物有关系,他们需要底层群体认同,因此和其他人保持一致很重要,不合群可能就是很大的风险(很多群居动物,落单的个体往往会被吃掉)。
不确定性时候往往会跟随别人决策。我们对某件事情越不确定,我们往往越容易跟随别人做决策。纽约曾经有个知名的刑事案件(Genovese),一位女士在街上遭遇歹徒,最终被杀害。该事件发生在纽约居民区,且整个事件持续时间长达35分钟,按道理很多旁边居民都至少听到一些声音。但是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甚至连打电话报警的都没有。这件事情被媒体报道后,主流观点往往认为这反映了城市让人变冷漠,而作者认为更大可能性是大家都不确定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恐慌,看起来不像很严重,而又没有任何一个人挺身而出,所以大家都选择什么都不做(跟随他人)。实际上,有数据报道遇到类似事件时,旁边人越多可能越不安全,而如果只遇到一个人,反而这个人可能会独立思考(没有人可以跟随)。由此,带头人很重要,其如果率先能够确认事件性质,跟随决策的人就会很多。因此,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你首先需要公开表示自己遇到什么事,需要什么帮助,省去旁边人决策过程和不确定性。
越相似,越跟随。人们往往会越容易跟随跟自己相似的人的决策。一个大学实验将一个钱包丢在大街上,里面附上此前一封拾金不昧的信(大意是有人曾经捡到钱包归还),结果是只有33%用户归还,如果前一个归还者是外国人(不相似),而70%人选择归还如果前一个归还者和捡到钱包者相似。这种相似可能是基因上的相似,从自私的基因来说,更相似的基因会增加互相牺牲的可能性(你可以认为是类似血缘关系),这样自然也容易跟随。有研究显示,当媒体报道自杀事件后,该地区的自杀率短期会显著上升(遇到不确定问题,选择跟随自杀解决),而且如果跟随自杀性质和媒体报道会很类似。而空难媒体报道后,也会有类似的空难发生。美国1978著名的Jonestown事件,其背后邪教教主Jim Jones兴起于旧金山,其实绝对教主,将几百名信众一起迁移到圭亚那,1978年期杀害了前来视察的四名国会议员,为了逃避美国政府潜在可能报复,Jones率领几百名学徒集体自杀,910名信徒中大部分选择跟随自杀。这个案例中包含了不确定性,教徒来到圭亚那这个完全不熟悉地方,面对不确定未来。还有就是相似,旁边都是跟自己有相同信仰受众,再加上有几个死忠粉带头,大部分也就选择了跟随,造成了悲剧。网红店也是一种典型社交跟随,我们新到一个地方往往对周边不熟悉,会跟随他人做决策,这个时候人多聚集产生的网红店就很容易凭借此获得持续顾客。
HOW TO SAY NO。跟着他人做决策其实是高效的,但是如果跟随的人决策是错误的,自己也会犯错,因此识别错误的输入很重要。这种错误输入可能是有意的,比如音乐会带头鼓掌。如果我们识别到错误输入,我们就应该接管接下来的决策。典型案例比如经常扮演医生的演员可能会被品牌邀请到广告里面推荐药品,效果很好。很多明星代言,很多KOL发表各种领域见解,这时候可以问自己这个人真的是该领域专家吗?如果不是,这大概率就是个错误的输入。此外,有些输入信号错误不是有意的,比如高速公路堵车,很多时候就是前面有一辆慢车,而后面人都选择跟随的结果。更有甚至还有前面一个人瞎变道,后面人也会跟随,造成交通事故。如果前面是悬崖,怕是都会跟着掉下去(我估计今年有几个桥塌了,不少人也是只顾跟车,没有观察周边环境)。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决策,多看前面的路,如果判断前面是个慢车,就超车过去。如果看到前面是悬崖,赶快刹车。
喜爱:先让顾客喜欢你
我们更倾向于同意我们熟悉或者喜欢的人的请求。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本质是讲感情的动物。而这也是微商的基础,微商也不是中国独有产物,在美国Tupperware(特百惠)通过家庭聚会,朋友推荐,提供佣金等方式产生收入达到250万美元/天(本书写作时),其甚至抛弃了传统零售渠道,专注于朋友推荐。长得好看的人容易获得他人好感,从而更容易达成成交,因此长得美可能是担任销售(包括电商主播)优势。加拿大数据显示,外表好看的候选人选票是普通候选人的2.5倍。甚至长得好看的人在法庭审判中往往都能够获得优待,减少自己刑期。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这个长得好看的人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关系,比如不是情敌。
相似性也是喜爱重要因素。除了长得好看的人,我们核心喜欢的是跟我们差不多的人,因此相似性也是喜爱的基础。和社交跟随决策类似,相似性基础可能也是来自于自私的基因,和我们相似的人更容易拥有类似的基因(人判断标准,因为我们看不到对方的基因长啥样),这种相似性可能是个性、外表、观点、背景、生活方式等。有研究表示衣着是重要影响因素,还有背景和兴趣爱好。很多时候领导面试下属,他们无意识会通过那个和自己相似的人。
先称赞,后以喜爱作为回报。喜爱和回馈结合结果是,如果你先向对方称赞表示喜爱,对方往往也会以喜爱作为回馈。而这也是很多销售采用节日问候小卡片等技巧来获取消费者喜爱的基础,当然人天身喜欢被称赞也是个弱点,即使明确知道对方是恭维,往往我们还是会高兴。换个角度看,我们在高兴时候更容易同意他人的请求,比如太监会选皇帝高兴时候奏报自己支持的事情。反之亦然,我们不高兴时候,往往会将负面情绪带到对面人身上。美国校园中为了破除种族隔阂,曾经刻意让白人和黑人学生一起上学,目的是互相熟悉,从而产生好感。结果大相径庭,核心是这种混合首先让双方产生了负向情绪,反而让大家对对方更加没有好感。竞争也是一种潜在负向因素,当人们竞争有限资源时候,往往会对对手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大家从竞争变成合作关系。警察审问犯人时候竞争用用一种黑白脸的技巧——刚开始一个警察会唱黑脸,对犯人颐指气使,让犯人积累负向情绪。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警察出来唱白脸,这时很容易得到犯人的好感(好情绪,对比产生落差),这时候犯人往往会就范,来回馈白脸警察。
爱屋及乌。品牌广告中,品牌往往将自身和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以追求顾客将对美好事物喜爱等同于对于自身品牌的喜爱,这种连接不需要任何内在逻辑,更像一种条件反射。为何车展上,漂亮的车模总是和汽车站在一起?尽管人们总是拒绝承认自己会爱屋及乌,但是这种情绪叠加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很多品牌会争相成为奥运会官方赞助商,也是想借力奥运会顾客的正向情绪,对奥运会的喜爱。我们喜欢吃饭谈事,很多时候是因为吃饭时候大家都是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个时候很容易互相产生好感,从而谈成买卖。如果能再来点酒就更好了,当茅台出现在每个顾客最高兴的时刻,他一定会对茅台爱得更深,因此美酒是感情催化剂。相对来说,喝茶时候大家也高谈阔论,但是要理性很多,因此大家也没那么喜欢茶。体育赛事为何总能吸引大众的神经和热情,因为人们觉得自己和体育队伍(往往是代表地方或者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足球队输了就等于自己打仗打输了。当自身代表队赢了,人们往往会说我们赢了,而如果输了,人们则会撇开关系,说他们输了。但这种关系没法轻易撇开,想想为何国足屡败屡战还能够牵动那么多人的神经?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没那么容易将自己和体育代表队连接,反而成绩差的同学需要体育代表队表现来体现自己的自尊。这就像overeducated,underpaid(中产阶级)人需要品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样,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空虚和自卑的表现。
HOW TO SAY NO。生理反应往往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如果我们感觉到我们对某人的喜爱超越常规,或者过快,或者过深时候就应该小心了。我认识这个人才20分钟,我怎么这么喜欢他呢?另一点就是决策时候不妨慢一点,等情绪过去后再做决策,这时候往往能够回到事情的本身。
权威:听专家的
有个著名实验,普通用户被邀请参与测试,控制装置来增加测试者面临电击,而测试者(实验人员装扮的)则需要回答问题,回答错误情况下就会不断增加电压。随着电压增加,测试者神志开始混乱,更难正确回答问题,这样电压就不会不断提升。测试者就会表现得越痛苦(实验中是表演的,并没有真正的电击),而普通用户在设备操纵端会不断听到邀请测试“权威者”命令,要求继续。但是测试者会不断要求中断测试,因为自己受不了了。这个实验的结果是普通用户几乎总会听从权威者命令,直到测试最后。这个结果不因为普通用户的性别、年龄而改变,也不随着测试者表示状态(比如说自己有心脏病)而改变。这个实验底层原理很简单,人们都有服从权威者命令的基因。
以“貌”取权威。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服从命令,而不是服从正义,或者真理。数据显示,美国医疗系统每天都会有12%错误率,这里面根本问题就是护士往往会机械的执行医生的命令,哪怕医生命令很明显不合理,甚至有错误,有危险,实验证明护士往往会不动脑子直接执行。因此明面上医生-护士双重保险并不存在。大公司里面,如果高层权威过强,下面的人就只剩下执行了,这时如果高层决策失误,对公司就是灾难。有意思的是这种权威并不需要真正的实权,有时候仅仅是外表就可以让普通用户认为是权威。比如头衔,高阶的头衔往往会使人高看一眼,能够获得优待。甚至有数据证明高头衔往往会让对方对自己身高都会产生错觉,比实际更高。在动物世界,身材就是动物判断头衔的方法。另一个则是衣服,人们往往会对穿着得体,穿着正式的人高看一眼,有实验显示人们更容易跟着穿西装打领带的人闯红灯,穿马路。而穿着西装的人更容易获得顾客认可,达成交易。最后则是特别物件,比如珠宝、豪车,数据证明人们对路上豪车会更加忍让,虽然人们(尤其是男性)并不承认这一点。
HOW TO SAY NO。跟着专家做决策,很多时候是对的,但是我们需要去看这个人是真的专家吗?有时候,这种权威树立是有意的,比如餐厅服务员会刻意提醒顾客菜点多了,或者XX选择(略微便宜一点)会更好。在沟通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权威(这个餐厅专家),然后服务员会进一步推荐本店特色的酒(更贵的),这时候顾客往往会同意权威的推荐。
稀缺性:再不买就没有了
稀缺性的背后潜台词是你可能要失去购买商品可能性了,害怕失去是人性弱点。同样的物品,得到的快乐远不及失去的痛苦。这也是为何人们受不了股票向下波动原因,也是为何保险长期肯定是赚钱原因(愿意为防止损失付出溢价)。限量,本身就是价值的保障,比如印错的邮票和货币,当然也包括比特币。除了限量,还有限时,增加截止日期也可以增加顾客购物欲,特别是面对面这种带有压力的交易场景,直播电商就是对这种场景极致模仿,其仿佛就是在说不要思考了,赶快付钱,因为再不买就买不到了。与前面决策机制差不多,大多数时候销售一空的商品往往是好东西,这种决策机制很多时候能够高效做出正确决策。
自由诚可贵。限时、限量背后就是我们将失去自由购买的权利,任何自由权利丧失都带来痛苦。2岁小朋友刚建立自我意识,其几乎每个选择都是和父母相反的(刻意),其本质就是对自由的坚持,以及对失去自由的反抗。聪明的父母则需要保持很好的一致性,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喝水,你不能先让他喝,然后又禁止,这时孩子必然因为失去喝水自由而反抗。不仅仅2岁,青春期,实际上人类内心都充满逆反心理(害怕失去自由),比如一对情人因为父母反对可能反而会更相爱。迈阿密州限制磷酸盐的洗衣粉,数据显示居民反而认为这种洗衣粉更高级,加大外州采购力度。辟谣是个技术活,因为很多谣言可能辟谣越厉害,人们越愿意相信。美国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有一种说法是其避免了新政客崛起的可能性(因为越禁止老百姓越感兴趣)。股市里面的段子传播甚广,可能就是原因,而给别人推荐股票如果增加一句神秘兮兮的话,则显著增强了可信度。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竞争威胁加速决策。社会动乱往往会发生在繁荣期结束后,突然陷入萧条时期,人们拥有东西一瞬间失去,带来刺激最大。1960年代美国黑人暴乱本质原因就是二战后黑人人权和经济利益有所提升,但是1960年代再次下降,自由一旦给予,再剥夺就变得很难。稀缺性另一个有利场景就是竞争,买房的时候,销售经常会故意给顾客放消息,说其他顾客也表示对这套房子充分兴趣,再不买可能就没有了。有一个二手车销售,其竞争会将多名客户约到同一时段来看车,制造竞争的氛围,加速顾客决策。而竞价拍卖机制很多时候也会带来非理性购买决策,比如NFL的版权就是差额竞价,总有一个电视台买不到,结果是电视台都是亏本来买NFL版权。巴菲特就说自己从来不参与竞价。
HOW TO SAY NO。稀缺商品核心价值不在于功能性,而在于拥有这种独特商品带来的感觉(社交价值)。因此购买某件稀缺商品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需要是功能性(不存在),还是社交价值(存在)。如果购买二手车核心是好开,显然没有必要去参与竞价,但是如果这是一台老爷车,可能就存在价值。
结语:轻松生活,轻松做人
不用过度患得患失。以上提到诸多人性弱点,看起来人类兼职漏洞百出,外部则可能充满欺骗,结论是做人太难了。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一方面基于经验和直觉决策往往能够形成正确的决策,比如听从朋友建议事后被证明大多数时候是靠谱的。另一方面,简单思维,简单生活,有时候买到能够解决自己问题商品才是根本,多出一点钱其实也不打紧,患得患失也着实没有必要。当然,如果这个决策很重要,后果可能很严重,可能我们就要多想想是不是被他人利用自身弱点了。
可以多学习来对冲。实际上,我们之所以会具有很多这种刻在基因里,类似条件反射的决策机制,以及这种机制面对信息社会里面似乎漏洞百出的效果,本质上可能是基因进化速度和技术发展进步速度不同步所致。实际上,从农业兴起至今也不过1万年,工业革命至今也不过几百年,这种长度对基因演变来说太慢了,简单来说我们的基因,某种程度过时了。要避免被针对,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对冲。比如【读书】《自私的基因》:人类只是基因表达的机器吗?提到文化也是一种类似基因传播模式(meme)机制,其存在很大程度上或许就是为了弥补基因进化速度太慢的短板。比如,禅宗教我们不要比较,很多因为社交价值,嫉妒等产生的弱点就可以被规避。佛教说的无我就是弱化自我,这样即使此前自己做出过度承诺,也可以实事求是的即时改正,不会自己成为自己的羁绊。随着认知体系不断升级,你就越可以跳出问题看问题,认识到自己的短板,避开这些短板,这时候就会更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