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自私的基因》:人类只是基因表达的机器吗?

文摘   2024-07-13 17:16   北京  

欢迎关注!

前言&书籍: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要了解人性也需要从人的源头去学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或多或少普通人都听过。然而,我们应该在哪个维度讨论自然选择?常见的说法主要从个体维度,还有群体维度来阐释。然而,这本书作者提倡我们应该从基因维度来分析自然选择——不管个体有没有意识,主导自然选择核心动力因是基因的复制和传承,基因才是不朽的。这本《自私的基因》出版于1976年,但作者前瞻性的观点到现在不仅不过时,而且很多观点过去50年不断被科学发现所验证,芒格说自己看了两遍才看懂。

万物起源——基因

类群选择观念的错误。一种常见对于进化论的误解是认为进化的关键在于物种或者个体的利益(类群选择观念),从这些角度看物种进化得出一条核心结论可能是任何东西应该都是自私的。然而,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却看到很多动物的利他性行为,典型比如父母,尤其是母亲对于子女表现利他性行为,他们花费很大代价,甚至是生命危险来抚养子女。从物种和个体出发,动物这种利他性行为核心是谋求物种或者群体的永恒,按这个逻辑推论,任何具有为群体自我牺牲精神的群体都更容易存续下来。但是内在矛盾是,一旦这些群体里面有几个叛变的自私分子,他们的子女反而更容易存活或者繁殖,具有自私基因的个体便会在群体里渗透开来,甚至具有牺牲精神的个体会灭绝。了解进化论的专业生物学家如今已经不坚持类群选择观念了,但是这类思想却依然广为流传,根深蒂固,这可能更多的是道德和政治层面出发构成的基础。比如,一个国家处于危急存亡时候,需要个人为国家付出牺牲。道德层面讨论也是自然选择理论所回避的角度,作者甚至明确表示自己不支持从《自私的基因》角度去建立道德观念。因此,本篇更多是完全从科学客观角度来讨论自然选择的过程。

万物起源——复制因子。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实际上是稳定者生存,如果一组原子受到能量的影响而形成某种稳定的结构,他们往往倾向于保持这种结构,而自然选择不过是选择稳定的模式而抛弃不稳定的模式罢了。生命出现之前,地球上有水、二氧化碳、甲烷、氨等简单的化合物。一些化学家曾经模拟地球远古时代条件,他们将简单物质放入烧瓶中,并提供紫外线或电火花之类能源,几周后,瓶内出现褐色溶液,里面有大量分子,其结构比原始结构更复杂,研究人员还找到了氨基酸——蛋白质的原件。这种原始汤大概就是30-40亿年前的海洋,有机物质在某些地方聚集,某一时刻,一个非凡的分子偶然形成,我们称之为复制因子,它并不见得最大,但具有一个特殊的性质——能够复制自己。这种分子出现是偶然的,但只要时间够长仍有概率发生,如果你在一亿年中每星期购买一次彩票,说不定你就能中几次头奖。现代第一个复制因子就是DNA分子(基因),其一旦诞生就迅速在海洋里到处扩散它的拷贝,这样其他复制因子可用材料可能也变少了。任何复制过程不可能完美,但这种差错确实能产生改良效果(基因突变)最终使得进化成为可能。随着突变产生和扩散,不同品种复制因子开始产生,它们当中一些品种也可能比其他一些更优秀?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长寿可能会成为进化趋向,因为它们有充裕时间复制自己。比如复制的速度或生育力也十分重要,因为复制能力和速度至关重要。第三种进化趋向则是复制的准确性,假设X和Y拥有相同的寿命和生育力,但是X每复制十次就出错一次,Y则100次才出错一次,Y型因子肯定会变得更多。进化从某种意义上是好事,比如人类就是进化的产物,但是进化却是偶然发生的,甚至复制因子是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寿命、生育力、复制精确性是三种核心进化趋向,也就是自然选择总是选择寿命更长、生育力更强、复制精确性更强的品种。

不朽的基因。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细菌和病毒都拥有同一种复制因子即DNA分子,现存物种大约有300万种,个体昆虫可能有100亿亿只,我们(包括前面所有生物)都是DNA分子的生存机器。一个DNA分子是一条构件组成的长链,这些核苷酸小分子仅有4种,即A\T\C\G,在所有动植物中,这四种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它们缠绕交织在一起的顺序。人类的G构件和蜗牛的G完全相同,但不仅人类构件序列和蜗牛不同,任何人之间序列也会不同,虽然差别程度上略小一些。人类DNA分布在所有细胞之中,每个细胞都有一套完整拷贝,其被称为细胞核,人类拥有46条染色体。DNA分子核心做两件事,其一是复制,每个人最开始就是一个胚胎单细胞,之后倍数分裂发育成人(成年人有1000万亿个细胞),这个分裂过程很少出错。其次,DNF间接监督制造了蛋白质,四种核苷酸对应蛋白质氨基酸列表。整体来看,基因确实间接控制人类的制造,其影响却是单向的,后天获得特性是不能遗传的,不论你一生获得多少才智,都不能传递给子女,新的一代都是从零开始——人体只不过是基因保持自己不变的一种手段(有点悲哀?别泄气,继续看)。过去6亿年左右,基因在建造复杂生存机器工艺上突飞猛进,例如肌肉、心脏、眼睛等。

基因的定义——遗传单位。现代基因具有高度群居性,生存机器包含不只是一个基因,而是成千上万个基因。制造人体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相互配合的冒险事业,为了这个事业,基因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每一个基因都做出了贡献,且这些贡献互相分不开。基因另一个特性是基于有性生殖过程,人类23对染色体,这里面一半来自父亲和一半来自母亲,到底继承父母哪一半基因是随机的(减数分裂)。当两个基因争夺染色体上同一个位置时,其是等位基因,其是基因意义上的竞争对手。例如棕眼基因和蓝眼基因是等位基因,且前者更强势,是显性基因,后者是隐性基因,只有一对隐性基因结合才会得到蓝眼睛。本书中基因的定义并不是ATCG,而是染色体物质中能够作为一个自然选择的单位对连续若干代起作用的一部分,这种类似遗传单位的定义(遗传过程中鲜少改变的基因片段)。比如遗传单位越短,其生存时间可能越长,因为其在生殖或者突变过程中改变概率越低。这种偏模糊的定义,也可以将基因比喻为紧密连接的旅行伙伴,减数分裂时刻它们经常能登上同一条船,分开的情况很少,除非碰到点突变(印刷错误),倒位等特殊情况。

人类如何能够长寿?有了这个定义再回到本书最开始那个自然选择基础单位的问题是个体、还是群体?作者宁愿把基因看成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所谓进化不过是基因库中某些基因变多了,而另一些变少。基因有很多群体和个体不具备特征,比如基因是不朽永生的,基因期望生存时间是百万年为单位的,其像钻石一样可以长存,别说个体,很多物种可能都做不到。不要杠,其实没有什么是真正永恒的,基因也会分崩离析,只是其寿命长的足够久;比如基因不会衰老,即使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会比活了100年的基因更可能死去。相对于个体和群体的不稳定性,比如一个群体可能随着演化而变化,基因更加稳定。从基因意义上来说,利他的行为必然是坏的(不利于基因的复制),自私的行为必然是好的(有利于基因复制),这也是本书名称的来源,因此基因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成功的基因有一个普遍特性是通常它们生存机器死亡至少推迟到生殖之后。使得青年个体致癌的基因就不会遗传给众多后代,而老年个体致癌的基因则不然。要想人类长寿,作者异想天开说我们可以禁止人类比如在40岁之前生殖,几个世纪后提高到50岁,以此类推(能遗传下来的都是长寿基因),但这种做法显然不具备操作性。另一种办法可以愚弄基因,比如找到一些致死基因促发条件,比如是S物质在特定年龄释放增加,这样将S物质从体内清除就可以了。

基因并不是唯一决定要素。以上内容可能会造成基因决定论的认知,从胚胎单细胞开始,基因便决定一切,实际上任何一个因素不管是遗传还是环境,都不是唯一原因。基因发挥的作用取决于其环境,这个环境还包括其余基因,有时一个基因在特定基因存在发挥是一种作用,另一组特定基因存在则发挥不一样的作用(复杂系统)。关于这点,后文还会细说。

从基因角度来看进化

“生存机器”的组成。生存机器是作为基因储藏器而存在的,在远古时期,原始汤里面存在大量有机分子作为食料,随着这些食物告罄,生存机器逍遥生活也终结,需要自己寻找食物了。这时出现两个分支,一个是植物,其开始利用阳光(光合作用)直接把简单分子组建成为复杂的分子,并以快得多的速度重新进行合成过程。另外一支则是动物,它们直接吃掉植物,或者直接吃掉其他动物。动植物不断演化,成为现在丰富多彩世界。以动物为例,其进化中用以快速动作的部件是肌肉,它们像引擎,而骨骼则是杠杆,绳索是肌腱,铰链是关节。生物计算机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其类似半导体的晶体管,但是大脑里有100亿个神经元,植物则不需要神经元,因为它们不必移动就能存活,但大多数动物都有神经元,远古动物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神经元,并且被所有物种继承下来。除了运动神经,大脑还有感官神经,其与眼睛、耳、味蕾等直接相连。大脑一个显著进展是发明了记忆力,借助这种记忆力,肌肉收缩的定时不仅受不久以前也受很久以前事件影响。生存机器一大特征就是明显的目的性,这种对某个对象产生欲望,心中产生目的的特征也被称为意识。基因对机器的控制更像计算机编程,其并不是每一步直接控制着机器的执行,而是提前编好程序,一旦开始执行,计算机就会依赖程序规则来执行,基因控制机器也是这种间接的方式。

为什么必须采取这种间接的方式?因为时滞,正如地球和火星之间通信需要4分钟来回时间一样,基因操纵机器也有时滞,而这种时滞导致基因必须建立一个大脑和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程序。在一个复杂世界中,对未来做出预测是有风险的(投资就是对未来预测,所以投资是有风险的),生存机器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赌博,在进化赌场中,筹码是生存,是基因的生存。动物界里面,雄性动物就是冒更大风险的赌徒,而雌性动物是稳扎稳打的投资者(为何杰出的投资者鲜有女性?因为他们其实都是赌徒)。解决预测难题方式之一是让机器有学习能力,比如基因可以编写程序:以下这些会带来好处,甜味、情欲亢进、适中温度、微笑的小孩等,而下面这些会带来不快,痛苦、恶心、饿肚子、哭叫的小孩等。基于这些原则,重复做给你带来好处的任何事情,动物就是基于这种程序不断进行强化学习的。预测未来另一种方式就是模拟,正如计算机的仿真实验,我们大脑也具有模拟能力,而这正是主观意识产生的来源,意识的产生也许是大脑对世界事物的模拟已达到如此完美无瑕的程序以至于把自己的模型也包括在内了(AI会不会如此?),意识是进化趋向的终点,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他们的主人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了有执行力的决策者,基因是策略制定者,而大脑是执行者。当然,基因仍然对动物行为有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虽然不是唯一),比如作者就认为个体援救溺水者很可能背后是有一个操纵向溺水同伴伸出援手的基因,而进化过程中,这种基因数量不断变多。动物利他性行为也是通过间接影响其他生存机器的行为,来提高自身基因的利益。一种传统解释方法是类似鸟叫等沟通方式完善对所有鸟类都有利,但如何解释动物欺骗性行为呢?作者认为一切动物联络行为从最开始就包含一定欺骗性行为。

进化稳定策略。不同物种和相同物种之间都会因为食物、生殖等问题相互影响。如果仅从竞争角度来看,生存机器应该将自身竞争对手全部杀掉,或者吃掉。然而,事实是动物间的搏斗往往具有克制和绅士风度。这种绅士风度背后是博弈论,假设B和C都是竞争对手,我正好和B相遇,作为自私个体,我应该杀死B,但是C也是我的对手,如果我将B杀掉,就无形中利好了C。我让B活着也许更好些,因为这样B就可能同C进行竞争和搏斗,我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要杀死B就必须要搏斗,其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我可能会受伤,如果我一门心思进食,我会长得更大更强壮,之后再搏斗好些。这种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策略重要概念是进化稳定策略,凡是种群中大部分成员采用的策略,而这种策略好处是其他策略所不及的,这种策略就是进化稳定策略,也就ESS。对个体来说,最好的策略取决于种群中大多数成员在做什么。

假设一个鹰和鸽子策略竞争模型(不是两个物种而是两种策略),鹰策策略是总是全力搏斗,除非身负重伤不撤退;鸽子策略则是风度高雅方式威胁,从不伤害其他动物。如果鹰和鸽子搏斗,鸽子就迅速逃跑,所以鸽子不会受伤。如果鹰和鹰搏斗,一直达到其中一只重伤为止。如果鸽子和鸽子相遇,则会长时间对峙,直到一只让步为止。假设竞争中赢一场得50分,输一场0分,重伤者-100分,浪费时间者-10分,我们可以用最终分数来帮助分析问题。假设一个种群全部是鸽子,则所有对峙都是垃圾时间,胜者获得50分,但是因为拖延时间-10分;败者-10分。因此双方净得分是(40-10)/2=15分。假设这个群体突变出来一只鹰,则这只鹰每次都得50分,享有巨大优势,结果鹰在群体中扩散,这样鹰下次就有可能遇到鹰了。鹰和鹰搏斗,胜者50分,败者-100分,因此净得分时-25分。试想一只生活在鹰群中的鸽子,它每次对战都逃跑,但不会受伤,它平均是0分,好于鹰和鹰得-25分,鸽子基因就会传播开来。这时鹰和鸽子策略就会有一个平衡比例,如果鹰和鸽子比例是7:5,这个种群就是稳定的(-25*鹰碰鹰概率7/12+50*鹰碰鸽子概率5/12)+(15*鸽子碰鸽子概率5/12+0*鸽子碰到鹰概率)=0。ESS进化稳态并不是说特别有利于其中个体,核心是没有内部叛变的隐患,因为一只鹰闯入鸽子群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群体之间竞争无处不在,因此进化稳定策略无处不在。鹰和鸽子并不是唯一可能性,比如还有还击策略,其每次搏斗表现得像鸽子,先恐吓,但是如果对方一旦进攻,他就还击,其行为取决于对方。还有恃强凌弱策略,就是表现得像鹰,但是一旦对方来真的,他就逃之夭夭(现实中这种人不少)。还有试探性还击策略,即开始会试探几下,如果对方不反击,就表现得像鹰。反之,则像鸽子。这5种策略(包括鹰和鸽子)在计算机模拟来看,还击策略是进化上稳定的,无脑的善良和欺骗都不是稳定策略,以直报怨可能才是进化论上最佳策略,关于这点我们后文还会细说。假如个体搏斗结果留存记忆,情况又会如何?蟋蟀具有一般记忆,所以如果一只经常胜利的蟋蟀表现得会更像鹰,一只经常失败的蟋蟀则更像鸽子,这样过段时间就会形成阶级序列,经常输的个体可能就要屈服于经常赢的个体,这种阶级形成会减少激烈的搏斗。在已经确立的母鸡群体中,很少发生搏斗情况,蛋的产量较高(人类驯养动物就要找阶层关系清晰的,搏斗少,产出高)。还有一个问题,狮子为何不吃狮子?原因也是因为这不是一个ESS稳态,因为和搏击一样,危险太大。从ESS角度,基因库是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形成的,其能够抵御大部分基因突变等变化,但少数进化会影响稳态从一个台阶(ESS)走上另一个稳定台阶(ESS)。现代达尔文主义两大核心元素一个是基因,一个就是ESS,前者是微观,后者可以说是宏观了。

基因种族——亲戚为何更亲近?基因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其表现出来利他主义也是这种目的一种结果,而同一基因抱团就是一种扩大队伍途径。以白化基因为例,如果某个具有白化特征个体(肯定也有白化基因)恰好具有对于白化基因同类友好(或者说利他)的基因(或者说这个白化基因让同样基因个体之间互相吸引),这显然有利于白化基因扩大队伍,因此这种基因往往会兴旺。这种基因抱团现象另外一个更好案例是近亲之间亲近,因为近亲之间多半共有基因,如果一个个体为了拯救10个近亲而牺牲,基因牺牲了一个拷贝,但是留存了更多拷贝,这个牺牲对基因复制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近亲抱团行为可以解释为何一些稀有的,明显逆自然选择的基因仍然能够留存下来。一种简单方法可以从基因角度计算近亲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你体内有H基因,你的子女体内50%概率会有这个基因,基于此,我们量化亲缘关系,可以找到A和B共同祖先,然后计算A和B之间代距,然后乘以二分之一计算关系。假设A是B的叔叔,那AB共同祖先是祖父,则代距为1+2=3,而由于其共同祖先是祖父和祖母两位,因此俩人的亲缘关系指数是2*(1/2)^3=1/4。基于类似算法可以算得,父子的亲缘关系是1/2,兄妹的亲缘关系也是1/2。而一个第三代堂兄妹的亲缘关系和素人就差不多了。这么算,一个准备自我牺牲的利他基因要取得成功,比如要拯救大于1的亲代才划算,比如父亲必须为2个以上子女牺牲才划算。简单亲缘关系计算可能有一些bug,比如年龄大的个体为年龄小个体牺牲显然价值更大,反之则不然,因为年龄小个体预期生殖能力更强。这可以解释为何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往往比父母更溺爱,即使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不如父母和子女。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父母对子女亲缘关系好像和兄妹是一样的,为何现实中父母之爱好像显著强于兄弟姐妹之爱?核心点可能在于肯定指数,也即动物对子女的肯定度,大于兄弟之间肯定度,因此这种主观认知结果重要性大于客观情况。在一个成员不经常迁居的群体中,任何个体很可能都是近亲,这样对所有遇见成员一律以礼相待则是一条有积极生存意义的准则,猴群和鲸群都会出现类似利他行为。当然,从肯定指数来说,最大的肯定指数是对于自我个体,因为我肯定含有那个基因!因此个体自私行为不足为奇。而母亲对于识别后代肯定性也强于父亲,因此母亲更愿意为下一代牺牲。甚至舅舅可能比父亲更肯定亲缘关系。此外,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有少数母猴竟然会收养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猴(如人类收养一样),这种行为显然不符合自私的基因准则,但是这种策略不是ESS稳定策略,如果所有猴子都这么干,这类猴子基因大概率要灭绝(因为花精力去抚养没有此类基因猴子,而没有精力抚养自己后代)。

个体机器面临生育问题如何做决定?在生殖遗传过程中,个体需要面临生育幼儿和照料幼儿两个重要决定,而两者只有平衡好,基因和个体才能进化稳定,过于侧重生育或者抚养一侧可能都不是进化上稳定的。个体机器面临要不要生育问题如何做决定?类群选择有一种观点说个体动物为了群体利益会有意降低出生率,比如一个国家人口增加速度如果不加以调节可能会变成天文数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中国当今面临出生问题),比如野生动物的数目也不以天文数字增长,任何动物都不会无限制生育后代。简单来说,任何生物生育最佳数字都和抚养挂钩,如果东亚雨燕每窝最适合孵卵数是3只的话,凡是试图生育4个子女的个体其成年子女反而会更少,这种基因就流传不下来,因此节制生育核心是最大限度增加现有子女存活数。有些动物一些个体会接受无法繁殖的现状(雌性都被地位高的雄性占据了),从基因角度,这些个体不是无私,而更多可能在等待,因为领地占有者一旦死亡,流浪者就有取而代之的机会(延迟满足)。

做母亲是否应该有宠儿?还是应该一视同仁?这就涉及到抚养环节了,亲代对子代投资是牺牲亲代对其他个体进行投资为代价的(精力和食物有限)。从遗传学上,每一个子女和亲代关系都是二分之一,从这个角度平均分配是最佳策略,但是实际情况复杂很多,比如有些个体是更理想的对象,而一窝幼畜中有些矮小、发育不良个体则预期寿命更多,似乎没有必要过多投资。还有年龄,母亲可能会把有限食物喂给弟弟,因为假设哥哥年龄更大,可能可以自己寻找食物,这正是哺乳动物给幼儿断奶的原因。女性停经也可以类似解释,老年女性生产的幼儿预期寿命不如年轻女性,这样老年女性还不如把精力给孙子孙女,有这类基因的群体会兴旺。从幼儿角度来看,其和兄弟亲缘关系是二分之一,但是自己则是1,因此自私贪婪似乎是幼儿的行为特征,比如第一只出生的乳燕会摔掉其他兄弟姐妹的蛋,试图独享份额。幼儿可能会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欺骗,比如会装成更饥饿的样子,父母必须对这种欺骗行为保持警觉。

两性之间的斗争——性别比例。如果说亲代和子代之间拥有血缘关系还有激烈斗争,那没有血缘关系的两性配偶利害冲突会演绎到何种地步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两性,雄性的配子数量多,体积小;而雌性配子(精子)数量少,体积大,其核心是尽快将自己基因输送给卵子。卵细胞营养成分足以喂养正在发育成长幼儿数周,因此父代对子代投资实际上比50%更少。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生殖策略,雄性策略是狡猾策略,因为其核心是小量投资快速复制;而雌性后者则是诚实策略。一个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可能适配100个雌性,按这个逻辑雄性和雌性数量比例应该是1:100才是最佳的,事实证明4%的雄性海象进行交配占有所有交配88%,制造这么多多余的雄性似乎是很大的浪费。这种推论不过是类群选择又一个难题,但是从基因角度来看,母亲会选择将自己基因传给儿子还是女儿,如果是1:100雄性:雌性比例,生个儿子显然有基因传递优势,这样母亲就会更倾向于生儿子,因此这个角度看最稳定性别比例就是1:1,其实一种ESS。

两性之间的斗争——谁来抚养子女。从生物学来说(不是道德层面),两性配偶之间就是互相不信任和相互利用的关系,两性之间分歧之一在于谁来承担抚养子女的主要责任?从博弈角度来看,雄性可以采取欺骗策略,即生殖后就抛弃雌性和子代继续寻找其他雌性继续生殖。而雌性一般来说则相对被动,但是雌性有一张王牌即拒绝交配。假设雄性可以分为忠诚和薄情两种策略,而雌性则可以分为羞怯和放荡两种策略,实践证明,自然界中两种两性策略是ESS,一种是家庭幸福策略,雌性在选择雄性时会经过一个仔细打量的过程,来分析雄性是不是忠诚,比如雌性可以长时间败家子,雄性必须付出足够诚意和代价来识别忠诚的丈夫(买房子,抵押物也是一种代价)。在家庭幸福策略稳态ESS中大多数雄性会是忠诚的(比如5/8,还是有30%婚外情?【读书】《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真的有那么特别吗?也有类似的论述),而大部分雌性则是羞怯的(5/6,比例大于雄性忠诚度)。是否存在一种雄性可以假装忠诚欺骗雌性(现实社会渣男),但自然选择会有利于善于识破这种欺骗行为的雌性个体,从这点来说忠诚且模范父亲的基因将在基因库中占据优势。另外一种ESS稳态策略是大丈夫策略,雌性动物核心聚焦培育优质基因,某些雄性个体拥有更多优质基因(雌性个体一般都能识别出这些基因),因此多数雌性会和少数幸运的雄性个体交配。有一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理论,为了展示这种优质基因,雄性往往可能发展出不利条件的特征来,比如一条长长笨笨的尾巴,比如喝酒的能力等,作者对这种理论表示怀疑,因为自然选择为何不选择一些正向有利特征呢(比如肌肉多?)?要知道那才是真正优质的基因,喝酒必然会损伤身体(从而影响生殖能力),喝酒能力强的基因可能难以长期获胜。不过这些可能都是封建遗留了,现代人类社会更常见的是家庭幸福策略,而环境改变还出现了很多反常的现象,比如一二线城市未婚女性对未婚男性的争夺。

社会性昆虫里面的学问。谈到动物的利他性行为就不得不谈社会性昆虫,动物的群居生活来源肯定是它们的基因从群居生活的交往中得到的好处多,而为之付出少。蜘蛛齐心协力造出更大的蜘蛛网,鱼类成群结队降低水的阻力,鸟类飞翔组成V字形也是类似的道理,而领航员就需要做出牺牲了,它们很可能轮流担当这个角色。类群理论会说很多动物利他性行为是个体为群体做出牺牲,实际上作者认为每个个体可能都是因为私利在利用其他个体。以鸟类为例,如何解释一只鸟看到天上老鹰,鸣叫来通知伙伴,这样的行为显然置这只鸟于危险境地。实际上从基因角度,如果鸟群中都是近亲,这种行为从基因角度可能是划算的。更重要的是,提醒同伴也是让同伴保持安静,这样也减少自身被暴露的风险。群居动物还有一个原则是“绝对不要脱离队伍”,可能是自杀行为。蚂蚁、蜜蜂等社会性动物则更有意思,蜜蜂蜇人是自杀性行为,体现了极致的利他性。有一些工蚁整天一动不动,腹部里面塞满食物,其他工蚁将其当作粮库。这显然是为了集体利益而抑制了个性。它们行动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单位,它们大多数是不育的,基因遗传基于少数个体比如蚁后。在一些高级的群落里面,从事繁殖的雌虫不做任何事情,但是在繁殖后代层面却十分出色。实际上,这些社群里面可以分为生育者和抚养者,雌虫主要工作是生育,而其他工蚁的主要工作则是抚养。表面看来,雌虫似乎高高在上(像女王),利用化学物质操纵各种工蚁满足私欲。但是遗传学家发现,职虫(工蚁)和幼虫的亲缘关系实际上比女王和幼虫更密切,这里面来自于蚂蚁特殊的生殖方式。而更惊人的发现雌虫出生雌雄比例是3:1,这个比例是职虫角度最佳的生殖比例!可见职虫看似无私的奉献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利益实际在操纵一切。这种现象可以延伸到现实社会各种类似皇帝和太监的关系,比如公司中一些人放弃一切尊严成为领导的“太监”,他们内心的私利实际上是通过领导实现自己的意志,也就是有养太监习惯的皇帝往往会被太监操纵。有意思的是在有奴隶制的蚁群中(从其他蚁群俘虏过来的没有基因关系幼虫),女王似乎拿回来掌控权,可见太监也可以用文官来权衡。社会性的昆虫比人类更早发现农业的魅力(人类是最近1万年才务农的,够先进的),南美阳伞蚁会培养一种菌类作为食物。

不同物种组成的有机体。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要形成稳定进化策略前提是双方具有共同遗传生殖方式和途径。人类可能就是许多原始不同物种共生的后果。而一旦一方找到另外复制基因的方法,共生关系可能就会决裂,比如病毒可能就是脱离了我们这种群体的基因,病毒通过寄生关系传递自己的基因,而不是借助精子和卵子。而鸟类互相清理羽毛是常见现象(消除蜱虫),因为头部自己是清理不到的。这里又涉及到进化稳态了,因为鸟群中可能有傻的,即无论谁都帮助对方清理,也可能有骗子,即只接受别的鸟帮助自己,从不帮助别人。实践证明,骗子策略和第三种策略斤斤计较(以直报怨)是进化稳态ESS,而骗子策略可能会更容易灭绝而已。人类发展出良好的记忆和个体识别能力,就是更高效识别那些骗子,这可能就是越来越精致的欺骗和越来越强大的反欺诈机制进化而来的。

从基因角度看文化、博弈论等

文化meme。我们人类重要独特优势之一便是文化,文化传播有一点和基因遗传类似,即他能以某种形式进化,尽管这种传播是有节制的。语言是文化传递的核心载体,且文化传播速度比遗传进化快几个数量级(比如中国儒家文化也就2000多年,而人类已经进化了几百万年。文化传播不仅限于人类,比如新西兰附近的黑背鸥鸟就会从前辈鸟那边模仿学得唱歌,这种学唱歌并不是通过遗传,而是后代模仿,而且每个岛上曲库都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模仿也会出现差错,这就是文化突变。现代人类的进化不能仅用基因来解释,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作者用一套类似分析基因框架来分析文化的传播,也就是meme因子,文化曲调、概念、妙句、时装、制锅等方式都是meme,它们如基因一样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外一个个体,传播核心方式就是模仿。与基因类似,不同meme可能也会抱团取暖,比如上帝概念背后有诸多meme比如理念、建筑、仪式、法律、音乐等。类似基因,不同meme生殖力和寿命会有差异,有一些meme生殖力(传播力)特别强,比如流行歌曲和时尚产品,但是寿命有限;而有些meme则能够流传几千年历久不衰(比如儒家精神)。伴随着文化突变,meme传播也会跟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适应环境。meme传播需要潜意识即可(无脑),比如坏人会下地狱这种理念传播几乎是老少通吃的。这个角度比较奇特,很多时候我们研究内容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生殖力很强,比如短视频、热点事件等,而一类内容则寿命很强,比如经典内容。如果对标基因,应该还有一类特征,即传递准确性高,比如宗教的善有善报理念。

好人终有好报,善良、宽容、不嫉妒。在经典单次博弈模型里面,两个人都会选择背叛对方来避免最差的结果(如下图),从而陷入囚徒困境,无法共同合作来获得共赢。然而,事实生活中,很多博弈其实是多次博弈,这时候情况就会变化,因为双方之间可以形成信任或者契约精神,从而形成共赢。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多次博弈模型里面,什么策略是最优呢?是前文所说的傻子策略(永远对别人好),还是骗子策略(只欺负别人利好自己)?这个问题可以用电脑仿真来解答,如果设计一个模型用得分来衡量整体收益,然后不同策略之间互相博弈,然后用最终总得分来比较整体收益(优化核心指标),科学家发现最终一种叫“针锋相对”的策略似乎总能拿到最高分,这种策略是初始总是选择合作,但是以后每次决定都模范对方上一次决定(对方叛变,自己也叛变,反之亦然)。这种策略总结起来有三大特征,其一是善良,因为刚开始默认合作,其次是宽容,就是对方如果改正,自己也不记仇,也会选择合作。最后是不嫉妒,即使对方叛变,自己选择合作拿到最差结果,自己也不嫉妒对方,还是采取善良的态度,时刻清晰自己优化目标是最终得分,而不是永远得分比对手高。实际上,前15名里面只有一个是恶意策略(骗子策略),可见善良的人是有好报的。我们可以用进化稳态框架ESS来分析类似多次博弈模型,实际上针锋相对并不是一种进化稳态策略,其甚至都算不上一种具体策略,因为他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如果对方是善良,他也善良,反之亦然。所以,如果针锋相对策略旁边都是恶意策略,则这种策略就会变成恶意策略,实际上恶意策略也是一种进化稳定策略(ESS就是局部最优点,进化也是找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但实际上,假设一堆恶意策略的群体中出现一个针锋相对的突变,这种基因可能会在它的亲戚部落里面拓展开来(这就是基因抱团的用处,能够突破从0到1),当针锋相对拥有一定数量,这时保不齐就会有傻子群体出现,这时针锋相对策略就会和恶意策略竞争中逐步占据上风。回到现实生活,我们应该避免用单次博弈模型看问题,而应该更多从合作共赢多次博弈角度看问题,莎士比亚说:“我们要做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律师都杀了,”,其背后的道理就是律师是个典型劝分不劝和的职业,双方被迫进入单次博弈模型,而不是和解共赢。从投资角度来看,越是多次博弈角度看问题,就越长期,越价值,越善良、越宽容。反之则越短期,越恶意、越容易嫉妒,偏单次博弈模型。有些公司股价博弈氛围很浓厚,其背后反应就是投资者看的很短期,对长期没有信心。

延伸的表型。大部分基因会有超过一个以上的表型,比如绿颜色和卷发,自然选择会偏爱某一些基因而摈弃另一些基因,这取决于基因的结果表型,而不是基因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并不是简单基因表型的机器,因为基因-表型的过程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一个生物体内的基因可以对另一个生物体有延伸表型的影响,比如被某种吸虫寄生的蜗牛有特别厚的壳,如果两个物种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方式和宿主的基因相同,则两种物种似乎可以合并为一个物种了。反之,则可能会分道扬镳,比如病毒可能就是身体分出去的DNA。这里面就经常有一种动物被其他物种操纵的问题,比如实践证明布谷鸟可以操纵另一种宿主鸟将食物喂到自己幼鸟口中。为何宿主鸟没有进化出完全无视布谷鸟基因的行为呢?答案是这种进化可能代价太大,而布谷鸟行为也不至于致死,也就将就下去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基因需要抱团制造载体用以复制自身?这个问题首先是为什么基因需要组成细胞?DNA分子负责制造蛋白质,而后者则以各种酶的作用方式催化特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最终成为组成人体的根基。而多种化学反应结合本质上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二个问题是问什么细胞需要组合在一起?结合一起一个优势是体型可以更大,这样有助于对抗竞争对手,其次有利于专业分工,这样更高效组成一个系统。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生物体遗传方式选择减数分裂为核心的这种类似瓶颈的方式?核心是将生长和生殖分开,这种回到绘图板的过程使得变化成为可能(相对于简单细胞复制)。此外,一个后代全部细胞都来自单细胞,则所有细胞的亲缘关系都会比另一只强得多。最后,这种瓶颈模式也形成固定准时时间循环。

基因决定论?当我们说一个事物决定另一种事物时,在生物学上更多只是统计学的概念,其离真正的决定性离得很远。一般认为基因的影响是不可逆的,而环境的影响则是可逆的,这根本是有毒的思想,实际上环境的影响很可能也是不可逆的。

基因不完美制约。首先是基因的时滞,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动物都是过时的,因为现代人类已经急剧改变许多动物和植物所处的环境,而基因显然不能跟上这种变化,所以出现了收养或避孕这种从基因角度显然不合理的行为。而一个基因在远古可能是为了目的A,而到现在可能显现完全不同现状目的B,这种误打误撞也可能带来差异。其次是历史性制约,可以认为自然选择是基于过去的发展历程进化出对现有环境适应性性状,这里面显著一是过去的历史进程,沉没成本是进化的基础或者阻力,进化只能是渐变的,比如人类的喉返神经就是历史有用现在无用的基础。此外,进化的目标是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最优解,也就是进化到能够适应环境一种选择即可,而不需要最优。再次是可用性变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可用进化的基础,生物自然也进化不出对应的性状,比如人类为何没有翅膀?因为缺乏可用的突变。这个类似【读书】《枪炮、病菌与钢铁》:欧亚大陆为何能领先发展?里面说的某些地区没有进化出农业是因为没有可驯化的动植物资源。杂交水稻就是找到了最可用的那个突变。最后则是成本和收益的衡量,很多进化想象只看到收益而没有看到成本。协和式谬误是进化中常见的行为,其指沉没成本会主导下一个决策,我们已经在上面花了那么多钱,已经无路可退了。实际上,这也是人类常见的心理错误。

本文大约1.3万字,欢迎点赞,在看,转发,关注!

XYY的读书笔记
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坚持思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