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的方法:在舒适区边缘持续努力!

文摘   2024-11-14 18:16   云南  

                            

      罗一的第
268
篇原创文

字数:
1736


Hi,我是罗一。

我们都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有的人阅读总是很专注、很高效,读过的内容总是张口就来?


为什么有人总能坚持运动锻炼?


为什么有人看似学得很轻松,却进步很快?


早晨,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中看到这样的内容:



最高效的学习=15.87%。


什么意思?


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学习内容分成三个区:

舒适区、学习区、拉伸区。


研究发现,在学习区内的练习,个人成长最快。

什么是学习区?

在你熟悉的领域,加入一定的新内容、新挑战。

加入多少难度合适?
答案是15.87%。


换句话说:保证我们学习、练习的难度/挑战控制在15.87%,进步最快,学习最高效。



说到这里,开篇的3个疑问,答案显而易见:那些学习专注、高效,能坚持锻炼的人,是因为懂得让学习内容匹配自己的能力。

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一本书时,如果书中的内容都是自己熟悉的,读起来会感觉很无聊,如果书中的内容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读起来会昏昏欲睡。

最让我们读起来欲罢不能的书,是那些既有自己熟悉的内容,又提供了一定新知或新的思考角度,偶尔能给自己触动的书。

聪明的人,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难易适中的内容阅读,让自己处于愉悦状态中。于是,他们能高效阅读,并最终能将阅读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游戏的设计者也利用了这种心理。

那些受欢迎的游戏,绝不是很容易通关的,或是很难通关的游戏,而是那些有一定难度,但玩家努力一下可以通关的游戏。

正是这种挑战的过程,以及挑战之后的通关,让玩家能持续玩下去,有人甚至玩一天都不觉得累。


为什么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学习最高效,成长最快呢?


因为这样的任务更容易让我们进入
“心流”
状态。


“心流”这个概念最早出自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出:要想在工作中达到心流状态,这项工作的挑战和你的技能必须形成平衡。

换句话说,有一定挑战的任务,最有可能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而人处于心流状态时,效率最高,感觉最好。

我参加司法考试的时候,第一场考试是卷一,全是选择题,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

还记得拿到试卷,开始做题之后,我就完全忘了时间的流逝,做完全部题,抬头,发现只用了2小时。

出了考场,其他同学都在说时间不够,题没做完,培训班的老师也说过,如果你不到三小时全部做完,一定要认真检查,你很可能太自以为是,掉到坑里而不自知。

可事实是,我做题的时候感觉很好,考完也觉得不会差,最终成绩确实还不错。

当时不理解,现在知道了,我不过是无意间进入了一种“心流”状态而已。

考试时,大部分题我都在模拟题或历年真题中看到过类似的,有少部分有一定难度,但思考、回忆后也能做出来,有几题是自己完全不会的,但有了前两个部分的打底,我一点也不担心。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讲过一个读者的例子:

她之前要求自己每天跑步1小时,靠意志力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中断了。

后来,她调整了跑步时间,改为每次30分钟,一周不少于4次,发现自己可以不用太靠意志力去做这件事了,跑完会很放松,很愉悦!

你看,同样是跑步,主动降低强度和难度,让自己处于最佳承受范围内,既能给自己成就感,又保证了挑战性。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会明白,为什么很多牛人推荐的书单,我们要么看不下去,要么看完无感?

因为那些书未必能匹配自己当下的承受力。


更进一步,我们生活中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在学习中加入15%左右的难度/挑战。


如,阅读时,最理想的状态是书中85%的内容让你有亲切感,15%的内容改造你的世界观;

写作时,确保我们写的文章中,85%是读者熟悉的内容,15%是新的思考/认知/内容;

运动锻炼时,既保持原有的习惯,又不断在其中加一些挑战,比如跑步过程中加入冲刺跑,瑜伽练习中渐渐加入一部分新的、有挑战的动作;

育儿上,给孩子的任务中,确保有15%左右的挑战……

很喜欢《认知觉醒》中的这段话:

学习不是一味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愿我们都能找到学习的“甜蜜区”,持续进步,向上生长!




这是小尾巴:
罗一早起的第510天(5:30
罗一日更挑战的第35/100
最近都在用米卡写作法整理笔记,写公众号文章,如果你有以下困惑,可以去围观小米的小报童,10元买断,不定期更新。





—END—



罗一小记
我是罗一,自律、乐观、追求个人成长的在职妈妈。“用文字记录生活,承载思考;用思考安放情绪,对抗琐碎”是我写公众号的初心。欢迎订阅,我们一起探索,共同进步,向上生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