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罗一小记”
最近在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从阅读到写作》。
这本书之前看过,但没有过多思考,乃至于读过就过了,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任何记忆。
昨天读完第一章,关于阅读和写作,有一些个人思考。
作者说:
写作并不是从零开始,它是你日常阅读、思考的整理和再现。
正确的写作顺序,不是确定了主题之后查找资料、整理成文,而是从日常的思考、阅读或实践中产生洞见,整理成文。
第一种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更像是为了完成“写”这个任务而写,会显得生硬,难以打动读者;
第二种方式写出的文章,才真正体现了作者的思考和积累。
换句话说,一篇文章,应该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围绕事先确定主题的凭空再造。
作者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终点线就在眼前时,每个人都会有动力。
而不断积累、整理完善的阅读、思考笔记,就是我们写作路上的终点线。
相较于确定主题之后的硬写,将前期积累的笔记整理成文,显得更简单、更轻松。
从这个角度看,日常的笔记整理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让你不断回忆、梳理自己思考的过程,并不断产生新的思考。
到这里会有个问题: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不喜欢因为停下来做笔记而打断了自己的阅读节奏,或是在地铁上、排队时的碎片阅读,遇上触动自己的内容,但不方便做笔记。
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原文下划线。
但划线只是第一步,你要及时处理划线内容,最好是在当天结束前,返回去看自己白天划线的内容,认真整理下自己的思考,这比开始读新的内容重要得多。
换言之,只有经过及时整理、内化,你划线、记录的笔记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否则,它们就只是躺在文字堆里的废物,积攒得多了,反而给你造成了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只顾埋头赶路,却忘了为什么出发。
就阅读而言,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读多少书,留下多少读书笔记,而是通过阅读,带动自己思考,并将思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动,从而带动生活的改变。
所以,相较于每年读100本书而言,及时复盘、整理自己阅读的思考更重要。
即便你每年只读了10本书,但读完每一本书都深入思考,并切实践行,积累下来,成长绝对不低于每年读100本书的人。
点亮在看,愿你不只是坚持阅读,更能及时整理思考,真正从阅读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