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康的精神”。
人的精神状态与脏腑气血的功能互为影响,调摄情志以保养精神,对保健强身大有益处。
脏腑气血失调,也会引起情志的变化,《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
1. 喜为心之志,“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适度喜乐,有益身心。
但过分喜乐,反能伤心。《内经》曰:“喜则气缓”;“暴喜伤阳”;“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又曰:“喜大虚,则肾气乘矣。”都说明了喜乐不节可以致病。
2. 怒为肝之志,有发泄之意,气血旺盛之人,遇事愤懑于心,而产生一时的情绪波动,往往气逆上冲,勃然发怒。
《内经》曰:“怒则气上”,“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
胃受肝邪,则气逆作呕;脾受肝邪,则腹胀、飧泄,消化不良。
肝伤,且会耗伤阴血,则血不养肝,导致肝阳上亢或肝气横决,而致胁痛、胸满、面赤、昏厥等症,或“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3. 忧为肺之志。人当忧愁不解时,则觉肺气不舒,精神不振,颓丧懊悔,沉闷短气,故《内经》曰:“忧伤肺”,“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忧愁不仅伤肺,也能伤脾,“脾忧愁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
4. 思为脾之志,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长期恐怖思虑,则伤神伤脾。
“思则气结”,如人有所祈求,空怀妄想,无时或释,所思不遂,谋虑怫逆,皆可导致气滞不行,积郁中脘,而发生噎膈、呕吐、胃纳呆滞、饮食不运,日久则气血日弱,肌肉日削,精神日减,四肢不用。
5. 悲是由于伤感而哀愤所产生的情绪。《内经》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由于悲哀过度,还能伤及胞络。“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数溲血也”,甚至“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此皆由于悲哀太过伤及内脏所引起的病证。
同时,人体本身发生病变时,也会产生悲哀症状。《内经》曰:“心气虚则悲”。
6. 恐为肾之志,长期恐惧,则能伤肾。
肾主藏精,“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阴虚则无气。”
此外,恐惧也能伤心,使“神荡淡而不收”。
同时,内脏有病时,也会产生恐惧。《内经》曰:“胆病者,心中淡淡,恐人将捕之”;“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
7. “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气乱则发为痴呆、癫痫,或卒然僵仆,甚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孕妇受惊,其子可能发生先天性癲痫病。
七情有七,概称五志,盖悲忧同归于肺,惊恐同归于肾。
《景岳全书·杂证谟》曰:“惊恐虽若同类,而不知恐之伤人尤甚于惊者何也?盖惊出于暂,而暂者可复;恐积于渐,而渐者不可解,甚至心怯而神伤,精却则阴痿,日消月缩,不亡不已。”
然惊能致病,多由心气先虚,如果心气充盈,胆气充足,则虽遇险恶,亦能镇静自恃,不致惊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七情过极,可以使人发病,甚至中道夭折;脏腑气血失调,也会引起情志的变化。
情志异常,可导致机体发生疾病;转移精神,可以改变紊乱了的气机,使之恢复正常,故《内经》中有“移精变气”之论。
《内经》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悲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是以移精变气,以情制情,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极,可以防病保健,益寿延年。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都有关系,其中心是最高级的,是总其大成的。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又《素问》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这说明心脏既主司精神意识,同时又有协调各个脏腑功能的作用。如能善于调摄精神,保持心情舒畅,则心之功能强健,各个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人则健康长寿,终生不会发生重病。
怎样调摄精神呢?《内经》中明确指出:“喜怒不节……生乃不固。”
要调摄精神,保养真气,必须做到“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所谓“恬愉”,就是保持乐观精神,排除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不追逐名利,自然会心胸开朗,心情舒畅。
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人体内的正气必然旺盛,病邪就无法入侵,人则健康无病。
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乐观占统治地位,就可以“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了。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七情从心发出,情志异常可伤及心神。
心神主宰全身,心神一伤则全身脏器都将受到影响而发病,是以善自调摄精神,保持心情舒畅,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