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学所黄长水教授:合成富电子炔界面相稳定Zn阳极

学术   2024-11-08 08:02   广东  
第一性原理计算解决50年悬而未决难题:半导体中铜为何扩散更快?

来自公众号:能源学人
本文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研究背景】
水系锌基电池(AZB)因其安全性、高体积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被视为下一代电网规模储能的有力候选者。然而,Zn阳极存在枝晶的无序生长以及界面水的消耗等问题,导致界面反应不稳定。为稳定阳极界面,关键方法之一是抑制电极-电解质界面的副反应,例如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添加剂来破坏Zn2+的溶剂化鞘,从而抑制水驱动的副反应。研究表明,具有特异吸附的功能材料能够调控电双层(EDL)的内层结构并增强电极稳定性。然而,这类材料与Zn阳极间通常缺乏强分子间相互作用,难以在长期电镀/剥离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因此,开发一种强分子间作用的界面设计以实现高效电子和离子调控,进而提升界面稳定性,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工作介绍】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黄长水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刘利峰研究员等人提出基于精准的合成化学策略,在Zn阳极表面原位构建富电子噻吩炔界面相(e-TDYP@Zn)来调节Zn阳极电双层。具有富电子特性的噻吩官能团可以稳定Zn2+并削弱其与水分子的亲和力,促进去溶剂化并通过库仑相互作用调节离子传输;石墨炔 (GDY) 基材料衍生的sp-C可实现不完全电荷转移和空间限域,为金属离子捕获提供结合位点。原位构建的e-TDYP将噻吩和sp-C整合到其碳基分子结构中,通过与Zn阳极表面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为,在EDL表面形成了具有π共轭、富电子特性的“皮肤“,从而同步增强了电子和离子传输的稳定性。因此,组装的Zn/Zn对称电池在5 mA cm-2 / 5 mAh cm-2和10 mA cm-2 / 10 mAh cm-2的测试条件下分别实现超过1000小时和250小时的循环寿命;组装的Zn/MnO2全电池具有良好的高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性能。该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内容表述】
通过改进的原位Glaser–Hay偶联反应,四乙炔噻吩(TET)单体在少量催化剂作用下与锌表面发生配位作用,形成e-TDYP。e-TDYP的噻吩和炔键结构具有电负性和富电子特性,不仅能削弱Zn2+与水分子的亲和力,还能促进Zn2+的捕获和沉积。此外,e-TDYP的共轭π体系增强了电荷转移能力,而其纳米孔结构有助于Zn2+的均匀传输,改善界面反应的稳定性。
图1 e-TDYP在锌阳极表面的制备过程、结构特征及其在作用

优化后的800 nm厚的e-TDYP具有最低的电荷转移电阻。e-TDYP@Zn阳极的极化滞后较小且稳定,显示出更高的交换电流密度,加速了氧化还原动力学。在不同的电流密度和面容量条件下,e-TDYP@Zn阳极对称电池在循环稳定性和极化方面表现优异。e-TDYP@Zn电极的成核过电位较低,平均库伦效率达99.6%,且在长期剥离/沉积循环中保持高效率,表明其在抑制枝晶和减少副反应方面具有优势。e-TDYP@Zn阳极具有较低的去溶剂化活化能,表现出更高的腐蚀电位和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抑制了锌阳极溶解和腐蚀,扩大了电化学稳定窗口,抑制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三维扩散阶段,抑制二维扩散所致的枝晶形成,确保Zn2+均匀沉积。
图2 e-TDYP@Zn阳极电化学性能测试

XPS结果显示,e-TDYP通过脱溶作用显著降低了Zn2+含量,抑制了ZSH的形成;XRD显示e-TDYP@Zn未形成ZSH相。长循环后的拉曼光谱表明e-TDYP的炔键保持稳定,但G峰蓝移,说明π电子与Zn2+发生相互作用。DEMS结果则表明其显著抑制析氢反应(HER)的产生。有限元分析证明e-TDYP均匀了电流密度分布并加速沉积动力学;SEM形貌观察显示,e-TDYP@Zn的沉积层致密平整,减少了副反应。TOF-SIMS检测到Zn2+与e-TDYP的活跃相互作用,同时显示炔基结构的稳定性和负离子碎片;原位拉曼表明e-TDYP的炔键和噻吩环与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
图3 e-TDYP@Zn的作用机理

DFT计算为e-TDYP@Zn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电荷静电势(ESP)显示e-TDYP中电负性分布不均,形成以环二炔基为中心的偶极矩。计算表明,e-TDYP更易与水分子结合,进而打破Zn2+的溶剂化鞘,降低溶剂水分子的活性。环二炔基中心的Zn2+迁移路径扩散势垒显著低于其他路径。同时,e-TDYP的通过强氢吸附,降低Zn阳极表面的HER,减少了Zn电镀/剥离过程中的副反应。总体而言,e-TDYP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加速了去溶剂化过程,引导Zn2+迁移路径,增加了Helmholtz层中Zn2+的浓度,并促进了锌的致密沉积。
图4 理论计算

组装了以α-MnO2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全电池。循环伏安(CV)曲线显示e-TDYP@Zn全电池出更稳定的氧化还原峰,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其阻抗低于裸Zn电池。e-TDYP@Zn的通过其均匀的锌离子沉积,有效抑制了枝晶形成和副反应,从而显著减缓了容量衰减。在0.2至5.0 A g-1的电流密度下,e-TDYP@Zn电池表现出高达283 mAh g-1的比容量,且在恢复至低电流密度时容量完全恢复。长循环测试显示,在2 A g-1电流密度下,e-TDYP@Zn全电池在6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约90.3%,库伦效率接近100%。
图5 全电池性能

Xin Liu, Weimian Zhang, Ying Liu, Xiaodong Li, Deyi Zhang, Kun Wang, Lifeng Liu, Changshui Huang, Weaving electron-rich alkynes: a durable in situ skin for stabilizing zinc anod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4. https://doi.org/10.1039/D4EE03164D
         

 

作者简介
黄长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之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开展博士后工作,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院。主要从事应用于能源存储、催化等领域的新型碳基材料体系的合成研究。科研成果先后在 PNAS、Sci. Adv、J. Am. Chem. Soc.、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170 余篇。

计算材料学
计算材料学科研论坛,欢迎新手、专家、大师以及业余爱好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