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分享】
2005年就诊病例里面就出现了“记忆不好”的主诉,当时未引起重视,没有服药
2007年拍了头CT,未见异常
2008年第一次检查神经心理量表,MMSE已经21分了
2008年检查量表后开始用药
2009年坚持服改善记忆的药
2011年5月13日MMSE=20分,当时应该已经是轻中度AD
坚持用药后一度症状略有改善,2年后的综合认知MMSE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1分
2013年检查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检测结果:apoe4/4型
【病历分析】
患者2005年首次出现“记忆不好”的主诉,当时去医院是看头晕的,家属说医生看面部表情,愁眉苦脸的,诊断了抑郁。记忆问题没有诊断,也没有服药。
2008年主因记忆下降主诉就诊,检查MMSE=21分,诊断记忆下降,开始服用“哈伯因”国产胆碱酯酶抑制剂。
2013年6月20日复查MMSE=21分,MoCA=19分,AVLT:1,5,5,0,2;同年10月复查MMSE=21分,MoCA=17分,CDR=2,AVLT:1,5,5,0,2。
2005年没有检查MMSE,不知道会是多少分。已经有主诉了,当时还在工作,但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想睡觉,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根据他的受教育年限,估计那时的MMSE应该是26分左右,处于轻度认知障碍(MCI)阶段。如果当时能够检查核心标记物Aβ PET,应该是阳性;tau PET应该起码是内侧颞叶局部阳性,很有可能是新皮层中度到高度摄取(因为他认知储备强大,很有可能症状小于标记物分期),那么根据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最新标准,症状分期就应该是3期。
根据后面2008年到2013年5年间MMSE分数基本在21分上下波动,AVLT没有下降。
根据这个速度推算,周先生起病应该是在1985-1990年。也就是说脑内淀粉样蛋白是在1985年或者1990年开始沉积于大脑皮层的,经过了15-20年后(2005年)才会出现临床症状:记忆下降,丢三落四,整天翻箱倒柜找东西,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开始下降。这时候已经是轻度认知障碍阶段了。但是,即使是受教育年限达17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及其家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时并没有因此就诊或者服药开始治疗。3年后(2008年)已经进入了轻度痴呆阶段,才正式看记忆门诊,检查量表,服用改善认知的药。
2013年病情开始加重,语言出现问题,词不达意,说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等。2015年复查量表MMSE=7分(2年下降了14分),MoCA=4分,AVLT:0,1,2,0,2。从中度痴呆到重度痴呆仅用了2年。
家属回忆2016年上半年开始每天都在加重,每天出现一个新的症状。表现出明显的断崖式认知水平下降。
【病历总结】
阿尔茨海默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隐袭起病,持续缓慢进展,一旦出现临床症状(3期),病情便不可逆转。但是,在早期(1A期或者2B期)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单抗药治疗,有可能会改写AD病程。或者,如该患者早年读书多,用脑多,认知储备强大,发病晚,在发病之初进展缓慢,但是,到了中重度痴呆阶段,进展速度迅速加快,尤其是到了重度痴呆阶段,认知呈现断崖式下降。
念书多,认知储备强大,大脑代偿能力增强,在阿尔茨海默病侵袭人脑之初,不发病,病情极其缓慢进展,这是高认知储备人群的特点。可以跟家人多相处10年和平时光。但是,到了重度阶段后,认知会出现断崖式下降,到达最后阶段的总的时间是一样的。
我国百姓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相当于1984年世界上第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不达到痴呆的程度不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随着科技发展,辅助检查水平日新月异,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表了《修订版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分期标准》:只要核心1中任何一个指标阳性,就意味着符合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诊断标准,并且满足了生物标记物分期A期(初期),如果tau PET也阳性,那么就可以完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标记物分期诊断了。因此,大大提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时间,就可以在1A期或者2B期实现精准诊断AD。就是说比目前的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3C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提前15-20年。那么问题来了,没有临床症状如何能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呢?
现在的检查手段日新月异,但是,我们的1A期和2B期的AD患者还不知道,因此,还无法真正实现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周先生其实在1990年之后就应该有自我感觉记忆力比从前下降了。只是我们国人的脑袋里面还没有主观认知下降(SCD)这根弦,因此想不到为此去记忆门诊就医。
当时有的人反对在临床前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认为即使诊断了也没有药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发展,所以,还是糊涂一些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还可以快乐地多活几年。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并非如此。周太太回忆,早在2005年因为头晕就诊的时候,医生一眼就看出来了周先生不快乐,愁眉苦脸。因为周先生自己已经感觉到,记忆出了问题,力不从心,不能集中精力完成工作,因此很苦恼、焦虑……心情不好,总是被看到愁眉苦脸。
我们现在知道,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可以归结为三大类:认知、情绪和精神症状。认知症状以记忆为代表,情绪症状以焦虑或者抑郁为代表,精神症状常见的是淡漠或者躁动因人而异。
我们事后回顾分析周先生的长期头晕,脑CT未见异常,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情绪症状——焦虑的躯体化障碍表现。因为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从前胜任的工作眼下不能胜任了,自己又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为此就会感到莫名其妙地焦虑或者抑郁。如果当时知道不能胜任工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许会坦然面对,情绪可以得到适当的放松,头晕自然会缓解。事实上,2005年医生发现抑郁焦虑后,给予了抗焦虑的药物治疗后,周先生再也没有头晕的主诉。
后来周太太对于2016年病情的回忆也证明了,情绪对于症状改善的重要性。“例如夜里小便,我定时起床叫醒他扶他去卫生间,但他不愿麻烦我,说没有尿,但到最后憋不住尿在床上或地上,他很自责。后来我买了尿壶他不习惯用,结果走错方向到厨房尿一地,这更加重了他的坏心情。此后我发现家里玻璃板下面他在国外的照片都没有了,撕掉丢了,说明他心情坏到极点。到养老院夜里尿床问题都迊刃而解,心情好了!整天听护工说说笑笑挺开心!”
“我感到他自到养老院后有一段时间较稳定,是否与在养老院里护理得当心情轻松有关!而在家里一出事就精神紧张,也就越出事,越烦恼!”
情绪与认知症状两者相辅相成,又都是容易有意无意被忽视的症状。我们中国人得了两种病不愿意承认:失智症和抑郁症。
失智症是因为认知损害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症候群。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失智症,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占60-80%)。阿尔茨海默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脑细胞死亡后不能再生,因此,早期发现,及时阻止病情发展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至关重要。老百姓一是对这个疾病缺乏了解,只有到了痴呆阶段,才会想到得了失智症,二是疾病羞耻感在作怪,得了癌症不怕别人知道,但是,得了失智症,总觉得丢人,怕别人知道,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患者家属都企图千方百计否认得了失智症,一来二去就错过了诊断治疗的最佳时间窗。而早期诊断对于脑细胞的保护和保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间就是大脑,这句话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同样重要!
自从单抗药问世,填补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药物治疗的空白,为人类彻底根治阿尔茨海默病带来了曙光。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就是要用知识武装好我们的头脑,要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自我感觉健忘。有了知识准备,才能很好地应对,发病时才不会措手不及。起码该知道去医院挂记忆门诊。检查神经影像,血液,基因和量表等。越早发现,脑细胞保留得越多,越有机会改变AD病程。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阿尔茨海默病二级预防的原则。除了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对于推迟疾病进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能够做到一级预防,防发病的危险因素,那将是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最高境界。
(本文始发于2021年6月27日,根据2024年AA标准又重新进行了病历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防治韩璎教授团队
点亮“在看”,让推送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