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DeepSeek:过年了,在国央企工作,需不需要给领导发拜年信息?

文摘   2025-01-28 11:58   湖南  

本来想写一篇实用指南,结果昨天看了一天DeepSeek的新闻,有点坐不住了。

一是,以前的AI,虽然风很大,但用过多个AI软件之后,还是觉得不足为患。

行文总透着一股浓浓的AI味儿,洋洋洒洒一大篇正确的废话,说文笔差吧也谈不上,但读起来就是让人味同嚼蜡,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但看了几篇关于DeepSeek的文章,我依葫芦画瓢,让它仿照《过秦论》写了一篇《过美利坚论》,它花了10秒左右,给了我一篇这样的文章:

震惊不震惊,意外不意外?

不见丝毫AI味儿,中文水平让人惊叹。

讲真,我第一次开始对“AI抢饭碗问题”产生了危机感:

按照DeepSeek这个文笔,起码80%的文字工作者可以被取代,包括自媒体、材料狗、报告汪...

二是突然觉得,有人在研究如何改变世界,而我们还在研究如何给领导发短信,挺没意义的。

终究是科技推动人类进步,而不是人情世故。

说来矛盾,对于人情世故这件事,大抵是以80后为分界线,70、80、90及以后,各自有不同的看法:

70后及以前,认为人情世故天经地义,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人情世故,特别是体制/泛体制,趋之若鹜;

80后,多多少少经历了现实的拷打,对过度的人情世故可能不尽认同,但都清楚这是生存之道,

因此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和70后的价值观类似,愿意花心思把人情世故研究出火候的,一般都还混得不错,

另一部分“冥顽不灵”的,则少有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更有一部分人,在两者之间相互摇摆,难以自洽。

90后、00后,一部分人比较趋同于80后的价值观,但更多的人,认为过度的人情世故是腐朽、落后的代名词,

不仅不愿,还排斥、不屑人情世故,“霍金来了也得敬酒”就是一个典型的讽刺“中式人情世故”的段子。

博主是85后,曾经也对过度的人情世故嗤之以鼻,后来也逐帧学习,

尽管如此,内心还是更认同相互平等、尊重的价值观,不太感冒人身依附那一套。

正如昨天和一位星球会员聊到:

“社会是由于(DeepSeek创始人)这样的人而进步的,

只是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向那些看起来落后的东西屈服”。

不过,DeepSeek团队这样的年轻人也让我们看到:

“这位技术理想主义者...是少有的把「是非观」置于「利害观」之前,并提醒我们看到时代惯性,把「原创式创新」提上日程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疯狂一辈子,但大部分人,在他年轻的那些年,可以完全没有功利目的,投入地去做一件事。

——来自极客公园对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专访

这样的年轻人,既让人感觉后生可畏,也让人倍感欣慰、倍觉振奋。

把“是非观”置于“利害观”之前,真的很难,

但有人做到了,这些人的存在,就是一束光。

...

言归正传,回到“给领导发拜年信息”这件事,我把问题喂给了DeepSeek:

DeepSeek花了10秒钟,给了我一个答案:


坦白说,超过了一大半措辞、结构都不清晰,文笔都不甚流畅的公众号文章,AI味儿也减轻了很多,

暂时还不如那篇《过秦论》让人惊艳。

看来人情世故,是一个强大如DeepSeek也觉得费脑筋的事情啊~

人情世故的“核心竞争力”,一时半会儿是不会被AI取代了

最后,你们要的关于过年发短信的人情世故(实用指南),去年就已经写过一次,

重发在今天的次条,需要自取~



商务、咨询、入群进私域:all-for-freedom1202

加知识星球,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实操
(送深度咨询一次)👇🏻


身在国企心在江湖
东坡小姐,十余年国央企工作+创业经历,专注分享国央企职场规则、生存进阶、副业/创业、个人成长经验。(商务、咨询:all-for-freedom12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