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奥尔特曼可以说是2022年以来,硅谷最炙手可热但又最不为大众所知的企业家。
说他炙手可热,是因为2022年底,他执掌的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产品之一——ChatGPT,这也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革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他主动呼吁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积极监管AI,防止即将出现的超级人工智能危害人来。他的这种做法为他在政界和民间赢得了更大的声誉,甚至有媒体开始称他为“硅谷新王”“我们这个时代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领导曼哈顿计划制造出原子弹后,呼吁警惕原子能安全问题)。
说他不为人知,是因为跟已有的硅谷精神代言人——如马斯克、乔布斯等人相比,普通人能读到的奥尔特曼的材料实在太少了。这一方面是因为OpenAI的成功来得太突然了,距离ChatGPT进入公共视野,目前也才过去了两年有余;另一方面是因为,奥尔特曼实在太年轻了,创立OpenAI时,他只有30岁,ChatGPT发布时,他只有37岁。
OpenAI的内部“政变”
在ChatGPT发布后的一年,2023年11月,一个中国记者在OpenAI的总部采访了奥尔特曼。这个中国人叫周恒星。关注硅谷和马斯克的读者可能听过这个名字,他是第一个采访马斯克的中国人,也是马斯克的传记《硅谷钢铁侠》的译者。
2023年拍摄于OpenAI总部。左为《硅谷钢铁侠》译者、《奥尔特曼传》作者周恒星,右为奥尔特曼。
图源:《奥尔特曼传》
采访很顺利,采访稿也在几天后发布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稿件发布的当天,彼时风头无两的奥尔特曼就被公司董事会解雇了,而通过视频会议解雇奥尔特曼的正是他和马斯克在成立OpenAI时努力从谷歌挖来的、“AI教父”辛顿的爱徒以及帮助构建了ChatGPT的首席科学家苏茨克弗。
OpenAI的6人董事会中的3人认为奥尔特曼背离了公司创建的初衷——制造安全的AI,而且他们获得了第4名董事苏茨克弗的支持,所以该提议获得了超半数董事的同意,奥尔特曼被解雇了。OpenAI的公开声明中这样说:
奥尔特曼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总是坦诚,妨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不再相信奥尔特曼有能力继续领导OpenAI。
但是,让人再次以外的是,一场“闹剧”就此展开了。奥尔特曼被解雇的第二天,董事会就变卦了,他们开始联系奥尔特曼希望他能回去工作,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跟奥尔特曼进行多轮谈判,最终以三名董事辞任为代价重新迎回了奥尔特曼。
对于这出闹剧的出现和过程,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但周恒星在《奥尔特曼传》这本“全球首部独家采访传记”里高度还原了整个事件,让我们得以一窥这场权力斗争的内幕,并且有机会了解奥尔特曼的成长经历、创业经历、性格特征、最终理想,以及他跟马斯克的恩怨情仇。
关于OpenAI的这场“政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董事会这么着急,并且最终不得不以三人辞任为代价来迎回奥尔特曼?
原因很简单,在OpenAI内部,从奥尔特曼被解雇的当天开始,高管和员工就炸开了锅,他们一直逼问董事会为什么解雇奥尔特曼,并拒绝接受董事会给出的理由,还以离职相逼,公司总裁以及作为董事会成员之一布罗克曼更是立即辞职。硅谷的企业家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奥尔特曼,爱彼迎的创始人切斯基甚至说“整个硅谷都支持山姆”。
成就自己的最好方式,是成就他人
为什么奥尔特曼成了一个董事会无法解雇的CEO,不仅硅谷的创业者支持他,连公司内部的员工、高管,甚至是董事会选来接替他位置的高管支持他?这是在阅读本书时难以避开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是阅读本书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之一。
一个表面的解释是,因为奥尔特曼带领OpenAI推出了伟大的产品ChatGPT,成了硅谷的代表人物,因此他具有不可撼动的影响力。但这不是一个充分的解释,因为当年乔布斯被逐出苹果时,也已经推出了让他名满天下的苹果电脑。
真正的原因应该根植于奥尔特曼的人生哲学,以及这种哲学在现实世界中结出的果实。他的人生哲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成就自己的最好方式,是成就他人。
读完本书,我们会发现,那些在紧急时刻站出来支持他的人,都是曾经被他帮助过的人。有人因他而有望从普通员工一跃成为百万富翁,有人因他而实现了创造伟大的人工智能公司的理想,有人因他而做成了市值千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更有一家伟大的公司因他而打赢了跟另一家伟大公司的科技战争……
价值观之争和价值之争
公司的研究总监苏茨克弗跟奥尔特曼之间是价值观之争。关于人工智能和技术进步,硅谷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有效加速主义(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和有效利他主义(effective altruism)。有效利他主义者认为,技术的发展应该以服务更多的人为目标,而不应以商业利益或单纯的技术进步为目标;有效加速主义者则相反,他们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借助资本、商业模式等一切有效手段,使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尽快达到最先进最成熟的科技状态。
很难说奥尔特曼属于哪一派,但是苏茨克弗毫无疑问一致站在有效利他主义一派,他当初加入OpenAI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是家非营利性的、关注AI安全的研究机构。但是后来他看到奥尔特曼领导的公司似乎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于是才被董事会其他反对者说服,加入了“政变”阵营。
跟苏茨克弗不同,员工更关心的显然是自己工作的价值感,以及工作能带来的回报。据报道,奥尔特曼当时接近跟兴盛资本达成员工股权出售交易,金额高达10亿美元,这将在员工中造就一批百万富翁。而奥尔特曼被解雇这件事使兴盛资本改变了主意。显然,员工不会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此外,奥尔特曼还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并且数次在公司即将耗尽资金的情况下为公司拉来投资,在普通员工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员工自然不愿意他离开。
你要想方设法帮助别人
奥尔特曼的父亲和奥尔特曼的人生导师、YC创始人格雷厄姆在一个方面是相似的,那就是尽力帮助别人。奥尔特曼说,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一个重要道理是:“你要想方设法帮助别人——即使你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也要尽力而为。”奥尔特曼也是这么做的,这在帮他重回OpenAI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OpenAI的总裁布罗克曼、爱彼迎的创始人兼CEO切斯基以及其他支持奥尔特曼的硅谷企业家,不愿看到奥尔特曼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因为他们知道奥尔特曼的为人:他们要么被奥尔特曼直接帮助和鼓励过,要么听说了他的事迹而敬佩他的为人。
对于布罗克曼来说,当他在Stripe公司心生退意却没有门路的时候,奥尔特曼找到了愿意购买他的股权的买家,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并且向他提供了一起做人工智能公司的机会,让他得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才能。布罗克曼事后评论道:“奥尔特曼总是努力找到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想办法帮助他们,这是他一次又一次使用的策略。”
对于切斯基来说,他刚创办爱彼迎公司时受尽嘲笑,不确定如果公司未来的预期收入是3000万美元的话,能不能成功获得5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奥尔特曼告诉他,他低估了自己的公司的收入,至少应该再加3个零。奥尔特曼说:“要么你对你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信心,要么是我不会算数。”
微软这艘陈旧的巨轮更是因奥尔特曼而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借助与OpenAI的合作在AI领域后发先至,超越了谷歌。二者的合作也是奥尔特曼在名不见经传之时,巧妙制造与微软CEO纳德拉的偶遇并成功说服了纳德拉和比尔·盖茨才促成的,微软对OpenAI的10亿美元投资一方面拯救了资金枯竭的OpenAI,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争取到了OpenAI产品的独家使用权,这让他们看到了与谷歌竞争的机会。
当然,奥尔特曼也选择帮助《华尔街日报》那位试图揭露自己公司有隐私风险的记者,发送给她一份详尽的文件以供参考。被奥尔特曼帮助过的人的名单上还有国会议员、对AI感兴趣的他国政要等等。我们如果想知道他是如何获得今天的成功、成为“硅谷新王”的,这份“受助人名单”是不可不参考的材料。
让人惊喜的《奥尔特曼传》
《奥尔特曼传》以OpenAI的“政变”开场,以奥尔特曼的终极理想收尾,精彩程度无异于一部好莱坞大片。
书中还剖析了更多奥尔特曼的个人事迹,比如从斯坦福辍学创办社交软件公司Loopt、进入YC工作并成为那里的CEO、与马斯克联合创办OpenAI后两人的恩怨情仇、奥尔特曼让世界变得“丰盛”的终极理想,等等等等。
在看到本书三分之一处时,它会让你觉得作者有著名传记作家艾萨克森的水准。全部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考虑到作者有限的采访资源和采访机会,写成这样真的让人惊喜。而且,以往的硅谷大腕,采访传记基本清一色由国外作者写就,而奥尔特曼的这本首部采访传记由国人写就和出版,这也是很值得惊喜的。
奥尔特曼语录:
一个很大的秘密是,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尝试过,就接受了事情的现状。
A big secret is that you can bend the world to your will a surprising percentage of the time—most people don’t even try, and just accept that things are the way that they are.
自信的力量非常强大。我认识的最成功的人都对自己充满信心,有时甚至到了自欺欺人的地步……如果不相信自己,你就很难对未来抱有逆向思维,而这正是创造大部分价值的地方。
Self-belief is immensely powerful.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I know believe in themselves almost to the point of delusion……If you don’t believe in yourself, it’s hard to let yourself have contrarian ideas about the future. But this is where most value gets created.
在职业生涯早期,冒险往往更容易;你不会失去太多,而且可能会收获很多。一旦你已经完成了基本义务,你就应该试着让自己更倾向于承担风险。
It’s often easier to take risks early in your career; you don’t have much to lose, and you potentially have a lot to gain. Once you’ve gotten yourself to a point where you have your basic obligations covered you should try to make it easy to take risks.
大多数非常成功的人对未来的看法至少有一次是正确的,尽管人们都认为他们是错的。不然的话,他们将面临更多竞争。
Most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have been really right about the future at least once at a time when people thought they were wrong. If not, they would have faced much more competition.
最成功的创始人并不是为了创建公司而出发。他们的使命更接近于创立一种宗教,而在某个时候,组建一家公司变成了实现这一目标最简单的方式。
The most successful founders do not set out to create companies. They are on a mission to create something closer to a religion, and at some point it turns out that forming a company is the easiest way to do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