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4日,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主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协办“上海市社联第十八届(2024)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文明互鉴对亚太区域治理的启示”。与会专家发言要点由本公众号整理、编辑并发布。
丁隆
本轮巴以冲突已延宕一年有余,造成加沙地带超过4.3万人死亡、 10万人受伤,酿成当今世界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这场冲突还波及中东多地,其外溢效应持续推高中东地缘政治紧张态势。巴以冲突的根源是领土问题和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但其中也保护民族、宗教等矛盾,旷日持久且周期性爆发的冲突,导致反犹主义和伊斯兰恐惧症抬头。从意识形态层面看,本轮巴以冲突的实质是犹太复国主义与巴勒斯坦宗教民族主义的矛盾,并非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所谓“文明冲突”。
本轮巴以冲突的起因是具有伊斯兰主义属性的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名为“阿克萨洪水”突袭,该名称反映本轮冲突的宗教意涵。2023年以来,以色列政坛出现的新变化是巴以冲突爆发的重要原因。现任政府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犹太宗教色彩最浓的一届政府,执政联盟成员中半数(32席)来自宗教党派。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多次进入位于耶路撒冷老城极具争议的圣殿山,被巴勒斯坦人和广大穆斯林视为公开挑衅。被称为“史上最右”的本届以色列政府看重约旦河西岸的宗教神圣性,企图在全部所谓“应许之地”实现犹太主权。
本轮冲突爆发前夕,在美国的撮合下,沙特与以色列即将达成关系正常化的协议,此举被巴方视为将使巴勒斯坦问题进一步边缘化,巴勒斯坦建国事业恐将彻底无望。为挽救巴建国事业于危亡,哈马斯拼死一搏,发动了对以色列的突袭。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同宗同源,双方在种族上是近亲,在地理上是近邻,有着血脉联系。他们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亚伯拉罕。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有家园,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长期居住在这片土地,无论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它们都拥有在此建国的权利。
巴以冲突的宗教根源是一神教的排他性和亲缘性。犹太人信奉上帝是唯一的主宰、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迦南是上帝赐给犹太人的“应许之地”。“特选子民”和“应许之地”仍是许多以色列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伊斯兰教同样崇尚绝对意义上的一神教。耶路撒冷是三大一神教的共同圣地,在其归属问题上,巴以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这种宗教虔诚和偏执成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严重障碍。
历史上,犹太民族饱受磨难,屡遭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厄运,但犹太人历史上遭受的不幸大多与阿拉伯人无关。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的血腥冲突,包括新一轮巴以冲突,其本质仍然是围绕领土和主权的斗争。两个民族拥有共同的祖先,在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在漫长的历史上,两大民族虽发生过激烈冲突,但总体上和平相处。不应将当前的冲突化约为文明冲突,双方交往有诸多文明交融、互鉴的佳话。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处理麦地那穆斯林公社内外关系主持制定《麦地那宪章》 (Sahifah al—Madinah)。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对犹太人的盟约,对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自由,穆斯林对犹太人的义务等做出详尽规定,目的是构建穆斯林与犹太人和平共处的社会环境。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和后倭马亚王朝时期,许多犹太人获得较高的政治、军事地位。许多犹太学者和翻译家来到巴格达参与翻译、著述等文化活动,对阿拔斯王朝思想文化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他们中甚至涌现一批抄写《古兰经》的书法家和“圣训”研究学者。犹太学者萨勒·拉班·塔巴里是首批将托勒密《天文学大成》译成阿拉伯文的学者之一。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期间,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友好相处,阿拉伯文化与犹太文化交融互鉴,共同繁荣,成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交往史上的辉煌篇章。
近年来,《亚伯拉罕协议》开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进程。该协议固然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意涵,导致巴勒斯坦问题被边缘化,成为新一轮巴以冲突的诱因之一。然而,该协议强调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同宗同源的兄弟情谊,倡导他们超越民族和宗教差异,对于促进阿犹和解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对于从文明互鉴的角度为解决巴以冲突提供重要启示。倡议提出的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重要原则,为从根本上解决巴以冲突指明方向。
当前,巴以冲突仍在延宕,但战火不应遮蔽和平的希望,这场由现实政治引发的冲突不可被化约为文明冲突。相反,战火延烧、生灵涂炭的人间惨剧更加凸显通过文明交流、对话和互鉴,探寻巴以和解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差异并非巴以冲突的实质,文明互鉴还可成为双方开启和解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号|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SI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