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解读

财富   2024-07-18 23:55   广东  

下午五点发布了三中全会的公报,是简要的信息汇总。总书记第一天向全党进行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汇报,根据十八届、十九届全会的情况来看,全文一般是1-2万字的文件,决定稿在公报公布之后的三到七天会发出。细节性的改革措施、举措,会在决议全文稿中出现。公报的一段,可能就是全文稿的一部分。这里所涵盖的信息,顺序应该也不会改变。

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公报分了15段,决定稿全文应该也是15个章节左右,包括: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原则、改革的制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宏观经济、城乡、对外开放、民主文化、民生环保、安全、国防,党的领导、全球治理,这15大部分共同构成了三中全会的决议。
首先是指导思想,第二部分是改革目标,2035的改革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的改革目标是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聚焦六点:经济体制、人民民主、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党的领导,这就是现代化的考核标准。
第三部分改革原则,重点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资本市场为例,1月底资本市场经历了一波调整,为了后续实现资本市场的平稳和健康发展,通过“1+N+X”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政策框架、新“国九条”。
然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到了公平和效率问题,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国有和民营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两个毫不动摇”。最后一句讲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统一市场和竞争制度,统一国家的标准体系,比如各地的环保标准一致,能耗标准要一致,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一致,完善要素市场的制度和规则,水价、能源价格、交通运输的价格。原来自然资源价格基本上是各省自己的定价权,不合理,要有一个要素定价的制度和规则。还有统一的现代化物流体系、统一的内需体系、统一的消费长效增长机制、统一的经济制度、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往在做的GDP锦标赛模式,更强调地方的积极性,招商引资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有一定的土地补偿,资源价格便宜。现在更强调的是希望各地的标准一致,价格体系一致,市场不搞分割主义。比如以前看到的很多烟类、酒类产品,除了畅销全国的品牌之外,更多的在当地也卖不出,其他地区的产品也不好进来,加大了社会的寻租成本,交易成本是上升的。各省之间的差异至少在制度性上要拉平,改善了营商环境,降低了综合的交易成本,才能扩大市场空间,所以扩大内需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统一大市场来实现。中国一些行业存在一定产能过剩,以光伏为例,一些补贴机制导致低端的、落后的产能小厂还存在。如果补贴标准不一致,或者进行了竞争性的补贴,竞争性的减税降费,那么有可能产生区域性的产能过程。统一大市场,一直强调各地不要随便制定补贴标准,包括上海市出过一些文件,不能通过私设分支机构骗取税收优惠,骗取补贴制度,所以强调准入一致、补贴规则一致、激励机制一致、市场标准一致,这是统一大市场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章。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总书记在各类党的行政会议上都提到过,比如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两会期间提到过八大未来产业,比如市场比较关心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里写到了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包括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比如民用飞机,低空军机。
创新是教育、人才、科技三个问题,第一次独立成段。以前是“科教文卫”,不会把科技和教育专门提起来。包括成立了科技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丁总理是科技委的主任,体现出了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实现路径是举国体制,也是制度建设的一种方式,比如说牺牲精神,两弹一星。    
宏观经济重点是两方面,一是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是空话,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规则来落地实的,经济政策在得到审批之前需要符合宏观一致性取向,为了防止比如新闻出版出了跟游戏相关的政策,单看游戏产业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宏观取向或者传递出来的信息让市场担心。比如管控过严的问题,政策要积极往共同的宏观取向去引导,会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定会有规制在里面。国务院提过要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纳入宏观政策一致性取向,也就是一项政策出台,比如工业的利润,同时要考虑对当天资本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冲击或者预期的改变,这一点非常重要。尽量在罚款制度,经济活力,货币和财政的配合上加强一致性。强调是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取向,不能把非经济政策一起讨论。比如违法行为的处罚,处置罚款,可能是纪律监管政策,法治相关政策,环保相关政策、安全相关政策,并不能完全被宏观政策一致性取向所完全覆盖。二是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肯定是围绕“新国九条”,把大的原则进一步展开。
城乡融合,重点是土地要素交换和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的跨区域交易机制,2月份深改委也专门提到过优势地区增加土地供给。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第一,刚才提到实现目标要通过制度建设,对外开放也是制度性开放。在和各国经贸往来、环保问题往来,包括一些非经济问题往来中,要遵循制度的一致性,扩大开放。跟海外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一致,法律的规范制度要一致,垄断的管制制度要一致,市场准入的制度要一致,负面清单制度要缩减,要让外资外贸的企业感觉在中国有一样的营商环境,要做制度性开放。不仅仅是做一些出口退税,招商引资的优惠补贴,制度性开放是更根本的。第二,“一带一路”,明年也许全球的经贸风险或者出口风险加大,特朗普共和党上台的可能性在加大,对全球贸易有一定的风险。明年全球贸易量的整体下降是有可能的,不仅仅是中国出口部分的问题。18年对我国的冲击大,美国18年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现在已经是第三大了。一带一路既是跟政治关系有关,也是分散对海外贸易的诉求,在全球贸易发生风险情况下稳住外需的重要保障点。一带一路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政治国际关系一系列的考衡    
法治、民主、文化,不是经济的专业领域,不多讲。民生的重点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普惠性、兜底性
然后是环保,国家安全。发展和安全是平等的关系,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很多人理解安全就是国防和军队,其实安全是广义安全,不是狭义安全,不是简单军事安全。包括金融安全,三大风险是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然后是粮食安全,在东北多建高标准粮田。还有能源安全,在海外建设能源基地建设,包括跟俄罗斯,东北亚的开发,中东的开发。最后是舆论安全。为什么财政压力大?刚性财政支出多?包括认为未来特别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长,为什么?因为支出责任在扩大,除了传统需要做的,像地方三保、地方经济公务员的工资,包括地方产业链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还有一些国家层面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要做。我国财政压力还有“两重”建设、重点领域和重大安全,也就是说未来在安全方面的投入的越来越大,既包含国防和军队的安全,也包含金融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能源的安全、舆论的安全。
Q2全国GDP同比增长4.7%,和一季度相比弱化了一些,但上半年的5%完成了。会议强调的是宏观政府政策,扩大调控,做好十四五,规划好十五五。国常会也好,7月的政治局会议也好,都召开在即,Q2出现了一定经济的边际弱化,那么在货币、财政、地产政策上加码发力,也符合宏观政策一致性取向GDP同比增长4.7%,随之而来的降息降准可能性,相对来说会上升。今年最主要的财政用于三四月份的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社零降到2%,下滑还是明显。包括地产517的政策出台也有一定的效果,后续要关注3,000亿的进一步落地见效、使用推进,包括地方收储的优化。无论这个月的政治局会议也好,国常会也好,都可能会有一些对经济加码的货币、财政、地产。月底的政治局力度定调,肯定会对后市的大盘股债关系,权益市场上的成长、价值风格产生重要影响。三中全会不是细节分析问题,月底的会议是。    
讲最后两点,一、三中是一个综合的大会,从经济到民生,环保到安全,文化到法律,都会有所涉及。三中体现出来的主线是制度建设,实现未来的增长目标。制度建设包括举国体制,统一大市场,对外的制度性开放等一系列措施。

调研纪要
机构调研、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