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3500元!为了春节不值班,有医生把值班卖了

学术   2025-01-28 22:00   河南  
距离过年越来越近,有人忙着抢票归心似箭,有人精心规划着小长假出行。然而,医生群体却忐忑地盯着那张春节排班表。

24小时值班会落到谁头上?长假8天要在医院熬几天?自己会不会被安排到除夕夜、初一凌晨这样的“硬核”时段?这些疑问像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一位医生的心头。

谁能料到,这小小的排班表竟催生出医院内部独特的 “商业模式”。

1月 4 日,一位来自贵州三甲医院内科的住院医师在网上发文感慨:令人唏嘘不已,如今医生居然开始卖班了!虽然距离春节还有 20 多天,但今天有些科室已经发布了春节期间的排班表。这消息一出,最先炸开了锅的便是规培群里的同学们!原来,有人为了能够安心回家过年,不惜一切代价转让节日班。

根据这位医生发布的群聊截图,急诊 EICU 的副班售价为 1550 元,而呼吸科主班由于多次无人愿意接手,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甚至被加价至 2000 元。

图源:今日头条“热心的李医生”

在评论区中,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吐槽声此起彼伏。

一位来自新疆的网友说,女儿是在重庆学习的麻醉科研三学生,已一年没回家,最近得知春节排班排到了大年初一。作为父母,只能一边安抚女儿,一边赶紧订机票。重庆到伊宁市没有直飞航班,女儿大年初一下班后得坐高铁去成都,在机场附近住一晚,初二再坐飞机直飞伊宁。女儿这一来回预计花费将近 4000 元,关键是大年二十九还无法团圆。

还有非医疗行业的网友,看到一天千元的 “卖班费”,直呼医生赚钱容易。但立刻有医生网友反驳:要是你几年都因值班回不了家,你还会在乎这点钱吗?

图源:今日头条

为了能与家人团聚,或者争取更多宝贵的休息时间,“买班卖班” 已然成为了一些医生解决春节值班困境的方式,而且这种现象在医疗行业内并不罕见。就拿去年来说,四川的一名医生就曾在微博上透露,自己把大年初五的班以 2000 元的价格卖给了规培师妹。要知道,原本的值班费只有 400 元,这就相当于自己倒贴了 1600 元帮医院找了一个值班医生。

而在其他平台,类似的帖子也层出不穷。

 图源:今日头条

从评论区的讨论内容来看,这种替班交易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因医院、科室、时段、值班类型以及人员等多种因素而有所差异。例如,浙江一家医院妇产科过年期间的 24 小时值班售价大概在 1000 - 1500 元这个区间,而辽宁一家医院心内科相同的班次价格大概在 1000 元,消化科则在 1500 元左右。还有医生网友称,自己所在医院平日里售价 400 元的值班费,在春节期间也涨到了千元。

总体而言,内科的替班价格相对来说较低,而急诊科和节假日期间的替班费用则显著更高。甚至一些需要医生投入更多精力、动脑筋的班次,其价格也会随着难度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面对这一突然兴起且逐渐 “出圈” 的医院现象,医疗从业者内部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1 月 14 日,知名医学作家、外科医生李清晨在其公众号发表文章《有些医生想把春节的值班卖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文中,李清晨提及 “丁香园社区有人发帖,称有人为春节不值班,出价两千块找人替班”。他认为,既然选择投身医生这个职业,就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一家综合医院里,临床医生都不可能完整地休满整个春节假期。 

图源:微信公众号“李清晨”

李清晨在文章写道:“年,重要么?它可以一丁点儿都不重要。跟人命比起来,年算什么?但如果把年看得很重要,这个班又没串出去,大家猜猜会发生什么?懈怠。

感谢社区把他们非要串班不可这件事贴出来,至少也让那些来得及选择未来方向的年轻人琢磨琢磨,你到底要不要进入这个行业。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医生我不知道,但是那些一到过年就想把值班卖出去的,肯定不适合。

诚然,疾病的发生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因为节假日的到来而有所停歇,这一点相信医务人员是最有体会的。

尤其是到了节假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发生变化,聚餐、旅游等活动增多,由于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等诸多原因,各种突发急症的发生几率显著上升。这种情况下,确实需要医务人员坚守岗位,轮班接诊。因此,每到这些时候,许多医院虽然会暂停重大的手术,但像门急诊这样关乎患者基本救治需求的常规科室仍需正常运作,并安排专人值班。

一位北医胸外副主任医师对“买班卖班” 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直言:“在节假日期间,医院里最不可缺少的是科里的中坚力量,也就是二三线医生。规培牛马就是因为值班是个人就行,没有什么需要动脑子的,这才有了换班的可能性。

之所以会出现‘买班卖班’这种现象,并非值班本身价值几何、有无技术含量,也不是病人健康能折算成多少钱,而是家底较好的年轻医生认为,用金钱换来的时间自由值得。在我看来,这就是找同事帮忙值班,顺便给点感谢费。若同事不急需时间自由,心理和经济上都能得到补偿。”

这样的观点,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再看李清晨这篇长文的评论区,早已“乱成了一锅粥”。最高赞评论直言:“都什么年代了,看看当下的实际情况,还想用所谓的文化、情怀,把年轻人束缚在旧制度里。依我看,只要把重要节假日的值班费提高到合理水平,谁会不愿意值班呢?”

还有评论指出,不去批评医院主任不愿将收入分配给年轻医生,导致值班费缺乏吸引力;不去批评医院人员严重不足,使年轻医生工作量饱和;也不去批评休假制度不合理,却来评判过年回家是否合理、年味重不重……

“买班卖班”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辛酸。

据调查,有的规培生已经连续三年在春节期间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此外,还有部分医院许多医院缺乏足够的调剂空间和替班机制,导致很多年轻医生,尤其是规培生,被迫连续多年在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值班,无法休息。

此外,近年来,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医院的规培生和实习医生甚至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出现过自杀事件。去年,医疗行业频发规培医生、实习医生自杀悲剧,规培生 “牛马” 般的生活被曝光。央媒曾报道,一些规培生全年扎根医院,一周休一天是奢望,春节也只能 “小休” 三天(央视网,2024)。

尽管“买班卖班” 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医生获得一定的自由时间,但并非长久的解决办法。从医院既定的规章制度角度来看,“买班卖班”肯定是不合理的行为。找出症结所在,给出解决办法,才是杜绝“买班卖班” 现象的根本之道!

文章作者:央视网等



ANDs
Aging and NeuroPsychiatry Disorders (ANDs): 关注老化和衰老、关注神经病、关注精神病、关注神经心理;科普中国,传播和科普疾病防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