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人越来越多,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的心理状态等。
血压、血脂、血糖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些指标主要由医生掌握。作为患者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方式的管理,切切实实把以下几方面做好,就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吸烟升高血脂,加速血管硬化,增加心肌缺氧,吸烟的人冠心病发病率高3.5倍,心肌梗死发病率高2-6倍,死于心血管病的人中30%以上与吸烟有关。为了心血管健康,要尽快戒烟,二手烟我们也要远离。
此外,少吃淀粉类食物,少吃蔗糖、果糖以及含糖多的食物,减少热量摄入,记住“少食多餐”的原则。
人体血管犹如地面上的铁路公路网,遍布全身、四通八达。血管一旦堵塞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时可导致心梗、脑梗等致命性疾病。
正常血压时,血流平稳
血压增高后,冲击血管
血压越高对血管压力越大,使其变形异常
高血压长期作用使血管内膜受损,瘢痕样增生
受损处形成瘢痕样增生,使血管壁增厚
血管壁损伤后,有形成分堆积在粗糙的受损组织表面
持续不断地形成增生,使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血栓逐渐长大,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仰卧,双腿伸直抬高45度,持续2分钟。
坐起,小腿垂于床下2分钟。
再平卧,脚尖一绷一放,连做2分钟。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