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鳞白甲鱼:清明时节鱼纷纷,洞穴名鱼曰赤鳞
中文名称:多鳞白甲鱼(钱鱼、梢白甲、赤鳞鱼、多鳞铲颌鱼、多鳞突吻鱼)
拉丁学名:Onychostoma macrolepis
物种分类: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白甲鱼属
中国保护等级:国家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IUCN红色名录:无危(LC)
壹
洞穴“飞鱼”
多鳞白甲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的中上游干支流。多鳞白甲鱼是半洞穴鱼类,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入泉或进洞穴越冬,到山边桃花盛开时节,蛰伏半年的鱼儿便从泉洞中纷涌而出,出现喷泉景象,又称为“泉鱼”。在盛夏时节的泰山山溪激流中,其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色的鳞光,故而称赤鳞鱼。
曾有报道称,在湖北省十堰市谭山镇皮家营村一个几百米高的临河陡崖,离小河河面1.5米处,有一个神秘的崖洞,泉水长年喷涌而出。每到清明节前后8至10天,崖洞口便源源不断地往外流鱼,当地人称此洞为流鱼洞。这些鱼为圆棍形,大的一斤多重,小的也有几厘米长。每年的清明时节,流鱼洞里就流出这种鱼,一年又一年,百年不辍。
流鱼洞从“流量”上看,是晚上流的多、白天流的少。鱼通常是头朝里,尾朝外,顺着泉水往外流。从时间长度上看,是前面流的多、后面流的少。这些鱼最初流出时,鱼鳍为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由白色变为鲜红色,而一旦变成鲜红色就预示着鱼快流完了。
据专家识别鉴定,这些“流鱼”就是多鳞白甲鱼,在洞内时颜色会偏深,出洞一月后,颜色会变浅,因生活在洞穴中怕光,所以选择在晚上出洞。这种情况在湖北神农架地区多见,一般多鳞白甲鱼秋季进洞,靠南地区清明前后出洞,靠北地区则在谷雨前后往洞外游。鱼体呈红颜色表明多鳞白甲鱼进入了繁殖期,清明前后从洞穴里出来是为了交配。
中国“五大名鱼”之一
贰
在山东,“泰山赤鳞鱼”的名声如雷贯耳,泰安人十有八九听说过此鱼。此鱼原名为“螭霖鱼”,民间又称为“赤鳞鱼”,是泰山的著名特产。
“泰山赤鳞鱼”即多鳞白甲鱼,与松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黄河鲤鱼、太湖银鱼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鱼”。还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为“中国五大贡鱼”,为中国鱼类珍品。
1992年,泰山赤鳞鱼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重点保护的淡水鱼类。2001年,泰山赤鳞鱼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2008年,泰山赤鳞鱼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山东省首个鱼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泰山赤鳞鱼养殖于泰山附近的山区,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贵淡水鱼,对水质环境要求严格,生长速度非常慢,长到10厘米需要3年的时间,长到最长的20厘米,则需要15年的时间,而品相好、年龄高、光泽度好、颜色鲜亮的赤鳞鱼,更是千里挑一,加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泰山赤鳞鱼价格较高,一度卖出上万元一条的“天价”。而泰山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让泰山赤鳞鱼备受消费市场青睐,需求量呈增长趋势。
叁
三产融合新路子
气候变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业污染等诸多原因导致多鳞白甲鱼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天然栖息地不断缩减,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在许多水系中已很难被见到。
为保护多鳞白甲鱼种质资源,山东、陕西、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相继开展多鳞白甲鱼的人工繁育工作,初步建立了多鳞白甲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方法,为恢复当地多鳞白甲鱼种质资源,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以及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随着繁殖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以及生态养殖模式的有效推广,多鳞白甲鱼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种群数量得到稳定增长。
多鳞白甲鱼作为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以及产地特有珍稀鱼类,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在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加快原种场建设、制度化安排增殖放流的同时,围绕多鳞白甲鱼的文化价值,加强三产融合,开展科普教育和发挥休闲渔业综合效能,将使多鳞白甲鱼的保护走出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之路。
来源:生命长江科普项目
编辑: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