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提拔的“水”到底有多深?

教育   2025-02-06 19:01   安徽  
现在的提拔,是越来越看重实干实绩了。
这当然是好事一桩。毕竟,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
但这个实干实绩,却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资源。
做事情是需要资源的。
比如考核评价。
别人可能就是从上级部门下来的,负责考核的是他当年的副手,分管领导可能是他当年天天一起喝酒的同事,你说他这个考核成绩会不会差。
不是说瞎打分。而是完全可以提前把各种细节要求明确告知,做到针对性补缺补差,这个考核成绩自然就很好看。
而到你这里一切按规矩来。你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别人只检查几个“点”,你却要保障整个“面”,这个难度是不是就几何级数提高。
再比如争取一些荣誉。
别人有上级的上级的关系,一个电话下来,荣誉称号可能就到手了。
不要小看荣誉称号,这玩意说没有用的时候就没有用,但说有用的时候那真是有用。运用之道,存乎一心。
到你这里,可能费老大劲还弄不到一个。
若赶上有心人想提拔你,一问,好嘛,这么多年一个荣誉也没有,是不是能力或者哪方面有问题啊?
其次是难易。
不同的岗位,出成绩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招商,你在昆山招商,和在独山县招商,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基本躺赢(当然现在也相对难了),后者难上十倍甚至百倍都不止。
以前的经济口容易出干部,因为以前GDP增长快,容易出成绩。所以这里面的逻辑很可能不是因为某个干部擅长抓经济所以地方发展快,而是地方发展快所以显得干部擅长抓经济。
现在增长慢了,经济口提拔就未必那么快了。
出实打实成绩,那是非常难的。
比如引进几家千亿级大企业,培育几家响当当的高科技企业,让当地GDP五年翻倍,等等。
这种成绩,毫无疑问是绝对过硬的,是任何人都得承认的。
但,这样的成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绝非仅凭人力即可为之也。
所以现在的一种玩法就是弄一些相对“务虚”的成绩。
比如,弄一些研究报告,想办法让更上级领导签一下,那就说明你在工作上很下功夫、很有研究,你的思路得到了更上级领导的认可。你的上级不可能不承认你。
再比如,争取几块牌子,真实含金量不好说,但是是上级发的,那么光凭这块牌子,就足以说道说道了。
还比如,搞出各种创新型工作经验,什么“同心圆”工作法、“12345”工作法,等等,只要能登报,也是成绩一件。
以上种种,形成组合拳,还是有威力的。
最后是速度。
提拔,是在和时间赛跑。
比如我们刚才说到的那些“务虚”的成绩。
短期内,你弄出这些当然是加分项。因为你可以解释出成绩需要时间,你这只是刚起步。
但时间长了,你这样的东西搞了一堆,实际成效还是没有,你就不能再解释是刚起步了。那时,该作何解释?
此外,提拔也是有年龄限制的。关于这点,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提拔这条路,还是非常坎坷的。希望我们的读者,如果立志走这条路的话,不论走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不要忘记初心。




杜哥申论面试
杜哥,一个没有“捷径”、不会“秘诀”,只懂专注研发全面系统复习方案的申论/面试老哥。独创“自由申论三月通”和“自由面试一对一”特训体系。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