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教育   2025-01-27 11:01   安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也无疑让人振奋。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
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文件,我有这样几点领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作为对比,前一年会议说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的语气明显要弱一些,“提质增效”侧重点显然是放在质量、效益上面。而今年的表述就很直接,就是“更加积极”,也就是字面的意思。
具体来看,有这么几点:
1)提高财政赤字率。所谓财政赤字,简单说就是政府挣100、花150,通过政府的透支性支出,逆势调节,推动全社会总需求扩大,助力走出经济阴霾。提高赤字率,就是要透支更多,比如过去是挣100花150,那么现在可能就是挣100花200,客观上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当然更大。我国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是非常优良的,有很大的透支空间,很多专家其实一直在呼吁中央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负债操作,那么这次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回应,也是一张大牌。
2)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个超长期特别国债,周期很长、一般在30年,利率很低、我查了中标价是2.57%,以10年-20年的周期来看,这钱近乎是白给。只要你地方有相对好的项目,我就给钱支持你。那这个拉动效应就非常明显了。毕竟,拿钱砸,岂有没有效果的道理!
超长期国债其实在2024年就已经开始发行。1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将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这个力度,还要加大。
3)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这个地方政府专项债,简单来说就是地方(一般是省级政府)以一些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为依托,向社会借钱,集资建设,以后有收益了再慢慢还。这是一个撬动社会资金、让社会资金流动起来的好办法。这次明确可以增加规模,而且后面紧跟着提到“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等于是为操作层面进行了松绑,那么这个政策的带动效应无疑会更大。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提了好几年的“过紧日子”,不提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实还是提了一句“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但随后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对此只字未提。
作为对照,去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了6次“过紧日子”。
这就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我们事实上已经调整了打法。
也理该如此。前面我们说了,政府需要逆周期操作,需要和市场反着来,大家都不敢花钱的时候,你要带头花,这样才能一点点改变市场的预期。当然这也需要讲究时机,出手太早可能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现在这个时点提出来,我觉得其实是传导了一种乐观的信号,政府已经开始出手,春天还会远吗?
其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个提法上一次出现,还是在遥远的2008年-2009年。
我们盘点了一下,从2001年算起,这么多年下来,也就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操作了2年,其他时候全部是稳健或者从紧。那么一张牌,20年下来只打了2次,无疑就是王炸了。
货币政策,就是金融政策,也就是调节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经济的政策。那么今年提出来的有:
降准——降低准备金率。比如银行揽存10000,原来规定只能贷出去8000,必须留2000下来应对客户取钱;现在规定可以只留1500,多贷出去500。无疑可以增加社会的流动性。
降息。你把钱存银行利息更低了,干脆不存了,拉出去投资或者消费。你贷款的利息也低了,那么干脆多贷点,不用白不用;至少,你的还贷负担轻了,那么你的消费能力就增加了。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几年我们的CPI是非常低的,但过低的CPI对经济发展其实并不是好事。经济学课本早就告诉我们,温和的通胀是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2025年,我们大概率会稍稍的拉一下物价,不用担心,只是让它回归正常增幅而已。
再次,把提振消费放在了明年各项工作的首位。
甚至,排名放在了“新质生产力”的前面(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视程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这一点,我在确定了,消费,将是2025年最大的经济亮点中做过专题分析。其中,涉及宏观政策的,主要有: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等。
提高消费能力,就业也是关键之一。会议对此作了专门部署,强调: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会议还专门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人口是经济的根本,没有人口就没有一切,包括消费。高层也终于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发力。但是从这个表述看,只是制定政策,没有说“实施政策”,说明还有个过程,这点可能还需要等待。
最后,楼市股市是重要突破点。
会议专门提出,“稳住楼市股市”。
楼市、股市对经济发展太重要了!
先说楼市。很多家庭的固定资产,都在房子里面,房子贬值,家庭资产缩水,消费信心自动受创。这2年房地产不景气,楼市价格也在稳中有降,关键很多时候还有价无市。这次会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而且也放出了大招: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就是通过主动的拆迁、改造,来减少房子的供给,增加对住房的需求,那么一减一增之间,房地产市场自然也就活了起来。再搭配之前一揽子政策提到的“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一定程度的回暖。
再说股市。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话在我国可能不一定完全成立,因为我们还是更加关注实体经济多一些。但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对消费的重视更高了。而股市景气和消费提升,其实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因为股市上挣钱容易(当然亏钱也容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股市上挣的钱,是最容易转化为消费的。与此同时,我们的股市又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点位,空间其实是有的,这里面有很多困难,但我还是谨慎看好的。
以上。
我是杜哥。关注我,大时代下,一起认清现在,看准未来。

杜哥申论面试
杜哥,一个没有“捷径”、不会“秘诀”,只懂专注研发全面系统复习方案的申论/面试老哥。独创“自由申论三月通”和“自由面试一对一”特训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