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子女考公进体制,真得能提拔嘛?

教育   2025-02-04 19:02   安徽  
首先,平民子女考公进体制,这个环节是非常公平的。
笔试,大家试卷一样。阅卷是盲批,名字那一栏都装订起来了,也不可能有什么操作。笔试环节,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公平的。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人愤懑于笔试第一、面试被刷,而觉得有黑幕的原因所在吧。因为笔试成绩确实是考生硬实力的体现。
面试,可能就容易引起误解,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操作的成分在里面。不排除这种可能,但:
第一,对方首先得通过笔试,而这,并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这种操作只适用于单位自行组织的面试——比如部委,都是自行组织面试——而绝大多数面试都是由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遵循“双盲”原则,即面试官、考生均随机安排;
第三,即便单位自行组织的面试,其面试官也依然会在一定范围遵循随机抽取的原则,有再大的能量也只能辐射到部分面试官;
第四,面试官也是有底线的,考场也是有监督的,3-5分的波动可以认为是正常的认知不同,差别大了,事后也是可能要找麻烦的。
综上,平民子女考公进体制,这个环节是非常公平的。
其次,平民子女获得提拔,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过程会更加艰辛。
一方面,活儿总是要有人干。不论在哪里,都需要有能力,肯吃苦,甘愿奉献的人;这,就是普通人的机会。只要你肯持之以恒地付出,打造出这种人设,也确实干出了一些成绩,那就可以上位。特别是现在体制内责任重、压力大,很多人趋向于“躺平”,等于是又帮你淘汰了很多竞争对手。
有些比较艰苦的岗位,例如一些偏远乡镇、县城的领导岗位,可能别人不愿意去,你愿意去,那又是机会。虽然偏远,条件差一些,但级别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关系其实是自己经营出来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你干事踏实、靠谱,得到领导认可;你和领导走得近、投缘,心里始终想着领导;你能够站在领导角度,为他出谋划策、分忧解难。这样的关系其实就是古代官场的“师生情谊”,并不弱于纯粹的血缘关系。
事实上,体制内从来不乏平民子女走上高位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既然立志此道,就不要怀疑,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理由。


杜哥申论面试
杜哥,一个没有“捷径”、不会“秘诀”,只懂专注研发全面系统复习方案的申论/面试老哥。独创“自由申论三月通”和“自由面试一对一”特训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