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提拔,态度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

教育   2025-02-05 15:50   安徽  
一位读者私信反映:单位最近提拔,一个学历、资历、能力,包括实际工作负责程度都不如自己的人提拔了,自己却一场空,感觉出离愤怒。让我帮着我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经过和她的一番详细沟通,我算是搞清楚了原因。一言以蔽之:体制内提拔,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那位提拔的同事,虽然学历、资历不如我们的读者——这是公开的资料,能力、包括实际的工作负责程度也不如我们的读者——这是单位里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她有一点好,那就是态度好!或者说,会做表面功夫。
根绝读者的介绍,他们单位加班风气比较严重,局长也很享受这种大家一起加班的感觉。而这位提拔者就投其所好,明明一天“屁事不干”,但下班就不走,就坐那加班。她坐的位置恰好又在局长出入办公室的必经之路上,局长每次都能看到。更妙的是,她的电脑屏幕上总是打开着各种表格、文档、PPT之类的,而且都是正在编辑的状态,不深究下去很容易被迷惑,以为她真得很忙(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反观我们的读者,做的事情比提拔者更多,也更有技术含量,但总是秉持实用主义原则,把事情干完就回家了,不愿意在单位多加班。这就不仅不讨喜,更是犯了局长的大忌。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单位里的一把手局长,大事小情都知道!读书时,班主任在班里都有“眼线”,工作了,手腕比班主任多得多的一把手局长,反而没有自己的“眼线”,自己的信息渠道?提拔者不干实事他当然知道,但提拔者懂自己、尊重自己、按自己的导向办,不用这样的干部用什么样的干部?而读者却我行我素,要么不懂自己,要么懂自己但故意装作不懂,这样的干部哪里能用?甚至,他觉得你在挑战他的权威呢!
咱们再说回能力。
在单位上班,第一,能力是多维度的,第二,能力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你会写材料,你办事有条理,许多工作同时砸下来你会“弹好钢琴”,这当然是能力。但人家会搞关系,人家会讨人喜欢——比如和上级处的很好,考核时就愿意给他倾斜;再比如和兄弟单位处的很好,你要不来的数据、材料人家能要来——人家可能还有人脉,这同样是能力啊。甚至于领导而言,你的能力替代性更强,而他的这种能力更加不可替代。
能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这不是在企业,能力直接关系到业务、关系到营收、关系到生死存亡。材料你写的好一点差一点,有多少影响?表格你准确一点不准确一点,有多少影响?——这是造飞机火箭吗?甚至考核位次高一点低一点,真得影响领导提拔嘛?地球,离了谁都照转,不要给自己加戏。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提拔这件事吧,还真就是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想走提拔路线的,一定要及早明白这个道理,而不能一味地关注于能力的修炼,那就是南辕北辙啊。(当然,能力同样也要修炼,因为它关系你提拔之后能走多远。)



杜哥申论面试
杜哥,一个没有“捷径”、不会“秘诀”,只懂专注研发全面系统复习方案的申论/面试老哥。独创“自由申论三月通”和“自由面试一对一”特训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