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科学面临的新挑战分会】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

学术   2024-10-27 15:52   北京  





会议背景


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将于2024年10月30—11月1日在上海奉贤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科学问题、科学认知、科学决策”,涵盖气候变化的多个议题,从科学问题到适应措施的落地实施,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将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详细信息请点击“【第三轮通知】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

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本次大会的“气候变化科学面临的新挑战”分论坛。


分会场介绍

本分论坛由中山大学董文杰教授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处长/研究员共同召集,特邀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兰州大学管晓丹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张井勇教授、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徐冬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孙楠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孙彦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阳研究员、同济大学郝彤教授等专家作为发言嘉宾。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进入第七个评估周期,在新的气候变化形势和应对需求下,识别并做好关键科学问题的战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坛将围绕气候变化科学面临的新挑战,邀请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分论坛日程安排

主旨报告(14:00-15:10)

14:00-14:15

报告1: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

发言人:董文杰教授,中山大学


14:15-14:30

报告2:本世纪以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新特征

发言人:宋连春主任/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


14:30-14:45

报告3:我国CCUS发展现状及展望

发言人:张贤处长/研究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14:45-15:00

报告4:荒漠化的防治和生态屏障
发言人:管晓丹教授,兰州大学


主题研讨(15:10-16:10)

15:10-15:20

报告1:严重坍塌的生存空间

发言人:王凤仪,中山大学


15:20-15:30

报告2:南亚高压上下青藏高原的异常特征研究

发言人:肖若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5:30-15:40

报告3:土壤湿度的气候效应在全球变暖中的重要作用

发言人:乔梁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


15:40-15:50

报告4:AMOC 潜在崩溃作为气候临界点对全球变暖下亚马逊雨林东部稳定性的影响

发言人:念达助理研究员,德国波茨坦气候研究所


15:50-16:00

报告5:面向碳中和的气候变化预估与风险研究新框架

发言人:张井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6:00-16:10

报告6:积雪深度变化促进了西伯利亚冻土区冬季土壤温度变率的放大

发言人:艾凌云博士,兰州大学


圆桌讨论(16:10-17:20)

16:10-16:45

议题1: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新挑战(科学与适应)

主持人:姜彤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嘉宾:陈阳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郝彤教授,同济大学

黄萌田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魏芳莉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与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6:45-17:20

议题2: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新挑战(减缓与政策)

主持人:徐冬主任,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嘉宾:孙楠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孙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申晓骥副教授,河海大学

王兵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何源助理研究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总结展望(17:20-17:30)

董文杰教授、张贤处长/研究员



分论坛召集人介绍

董文杰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主任、第二届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兼模式专家组组长,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领衔作者,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气候变化、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第六次评估报告1.5℃特别报告主要作者。


张贤 处长/研究员




博士、研究员,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环境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处)处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和低碳技术发展领域战略研究,致力于促进CCUS技术发展和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主笔的系列咨询报告被中办国办采用,多篇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作为国别代表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创新使命等多个部长级合作机制,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国际能源署等国际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iScience等Nature、Cell主要资源环境类子刊、以及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分论坛嘉宾介绍

宋连春 主任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气候影响评价、气候资料处理、气候变化的业务和科研工作,主持科技部973项目“全球气候变化对气候灾害的影响及区域适应研究”、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候灾害的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之专题“短期气候预测所需资料处理方法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内陆河区域河西走廊地区降水规律的研究”等多项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干旱地区气象研究》,《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干旱》,是《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气象灾害丛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作为气候和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报告的主要编写人,多份材料获得中央领导的批示。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姜彤 教授




欧洲科学院院士(Academia Europae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未来地球计划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担任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Atmospheric Research和Climate Services等国际杂志副主编。参与撰写IPCC AR5 WGII CH3淡水资源、IPCC AR6 WGII CH16 跨行业和区域关键风险,以及历次国家与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SSD、BAM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5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20余部,授权中国、美国等专利20余件;他引万次,H指数超过50,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和教学奖励9项,多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管晓丹 教授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是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入选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甘肃省领军人才。多年来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发表各类期刊论文90余篇,包括SCI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封面论文4篇),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曾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甘肃省气象学会“创先争优奖”优秀会员等荣誉。


张井勇 教授




理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同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并任研究员,现为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国科大岗位教授。以第一作者/联系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5部、图集1部,担任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项目、科学探索奖等评审专家。在碳中和与气候变化、极端高温预测、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本报告将介绍张井勇研究员与合作者率先建立的面向碳中和的气候变化预估与风险研究新框架,以及聚焦在“一带一路”主要区域开展的气候变化特征与风险的系统性研究。


徐冬 主任




国家能源集团CCUS首席专家,新能源院碳中和中心主任,兼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欧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旗舰计划中方专家组成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链条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于2019年在国际能源署(IEA)总部挂职工作一年;牵头组织开展“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领域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集团公司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带领团队建成建成亚洲最大规模的泰州电厂50万每年吨火电碳捕集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


孙楠楠 研究员




研究员,博导。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现任上海高等研究院CO2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委员,《洁净煤技术》、《燃料化学学报》、《低碳化学与化工》等期刊青年编委。长期开展基于CO2表界面理化行为的新一代CCUS技术研发和应用,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内蒙科技厅重大专项等项目;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部条件仿真-流体可控注入-原位声波检测一体化实验平台、软件和矩张量分析方法,深化了微纳孔隙中水、CO2等流体的运移和压裂行为理论认识;作为主要作者参与编写《中国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评估报告》和《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2019版)》,为《中国CCUS技术评估报告》执行副主编,在Joule、Energy Environ. Sci.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出版专著3部。


孙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卢嘉锡人才。国家人与生物圈自然教育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伙伴计划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客座博士生导师。入选欧洲“气候变化的社会解决方案”项目LIAS Fellow。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亲环境心理与行为、气候变化心理、能源态度等。多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全球前1%)。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编委(2024-2026)。担任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碳捕集与封存的公众认知”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目前担任《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制定与实施的专家顾问,对《行为规范》的点评已纳入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官方文件库。


陈阳 研究员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在Nature Climate Change,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Bulletin等刊物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多项成果入选Nature研究亮点和ESI高被引/热点论文,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引用,并应用在国家级气象业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世界气象组织(WMO)极端事件监测和定义指南、气候信息服务工具包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作为主要作者编写《IPCC 全球升温1.5°C特别报告:决策者摘要》等多部大型科学评估报告。受邀担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灯塔计划工作组成员、国际检测归因工作组(IDAG)成员,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资深科学官。


郝彤 教授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介质增强探测与智能解译。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极地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委员,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极地冰冻圈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内陆科考。


申晓骥 副教授




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水文遥感和微波遥感方面的研究,提出了P波段被动微波观测亚表层土壤湿度的反演模型。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RSE、IEEE TGRS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客座研究员、《Emergenc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编委、《水资源保护》青年编委。


王兵 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能源与矿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人选(2017),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调研团队人选(2018),阿里巴巴阿里活水计划学者(2019),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大学),兼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担任EI期刊Energy Engineering编委与客座主编、《能源与气候变化》期刊编委。长期从事能源系统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3部。


黄萌田 副研究员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聚焦气候变化与植被动态、极端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2篇一作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入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研究成果被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引用,担任IPCC第一工作组技术支持小组(TSU)科学支撑专家。2024年入选中国气象局气象“十百千”人才计划。


何源 助理研究员




自2022年开始从事节能低碳政策与标准化研究工作,担任ISO/TC322/WG03可持续金融产品和服务工作组秘书、注册专家,ISO/TC301/AHG13区域综合能源工作组秘书、注册专家,G20清洁能源转型工作组成员,主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支持绿色金融的项目、资产和活动环境准则指南》(ISO/DIS 14100),修订国际标准ISO《标准中处理气候变化议题指南》( Guide 84),修订国家标准《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 17049—2024》、《能源管理体系 分阶段实施指南GB/T 15587—2023》等。主持或参与中国工程院“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研究”、“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战略研究”、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低碳高效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国际标准研究”等。近年来第一作者发表节能环保领域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念达 助理研究员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当前主要研究亚马逊森林、AMOC等具有潜在临界突变可能性的子系统的特性以及其对气候系统和碳循环的影响。围绕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以及亚马逊森林在未来气候变化中可能的临界转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在Communications Earth &Environment、Climate Dynamic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其也是TiPES欧盟地平线项目以及TIME CO2等重要项目的参与人。


乔梁 助理研究员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土壤湿度、陆-气耦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1作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Climate,Climate Dynamics等),为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Journal of Arid Land等国际杂志审稿人,荣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荣誉称号。


魏芳莉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研究。截至目前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Global Ecology Biogeography, Agricultural Forest Mateorology等生态学主流期刊。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BIODESER子课题。


长按二维码报名参会

2024第二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



<
  往届大会回顾 
>

重磅|首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成功举办

视频回顾|第一届气候变化科学大会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

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JCR)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6版之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被SCI收录

英文版2023影响因子6.4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影响因子2.1887




关注我们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公众号ID:accr_journal

Email: accr@cma.gov.cn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对版权问题有疑问,请联系:accr@cma.gov.cn。

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创刊,CJCR、CSCD核心期刊。《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0年创刊,2019年被SCIE收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