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妈妈50岁读博:父母给孩子最大的帮助,是让他们看到人生的不同选择

教育   2024-11-03 19:30   北京  

作者:柯察金
来源:外滩教育
ID:TBEducation

好的教养方式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很多父母的疑问,过于放养和过度养育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扮演最好的角色是:成为孩子的成长教练。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主人公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妈妈,她仍在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并且做到不鸡娃、零说教,身体力行给娃做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诠释了一位成长教练该做哪些事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当下,“松弛感”显得格外珍贵。听3个孩子的妈妈张玫女士侃侃而谈,便轻易能嗅到一股松弛与平和。“妈妈”只是她众多身份中的一个,重大但不唯一。

她还是哈佛商学院校友会董事,是荣登美国旅行杂志A+榜单的"中国专家",是环游世界的资深背包客,亦是拥有15块国际马拉松奖牌的长跑爱好者……

张玫生活照


不久前,她又重返校园继续念博士,就读于加州伯克利分校。50岁的年纪了,旁人好奇,图什么呢,上有老下有小又有事业的?


张玫笑着回应,能不能反过来想这个问题——Why Not,为什么不去做?


一句反问,浓缩了她的人生态度,也适时地提醒:一个人怎样处理与周围、与世界的关系,便也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前几天,我听张玫分享了她的求学经历、作为家长的感悟,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很多话知性而深刻,比如她说教育是长线投资,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让孩子看到,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01

从小镇到哈佛


张玫是90年代的大学生,她自己的经历便很传奇。


张玫出生在云南,父母是水电工人。小时候,张玫就住在西洱河边山坡上的工棚里。


在大理念完小学三年级,此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10多年间,一直在昆明受教育。毕业于云南大学英文和法律专业。用今天的话来讲,起点是“小镇做题家”。


张玫于云南大山


每每回忆,生命中最早的良师是父亲——尽管他只有小学文凭,13岁便步入工作。


所谓言传身教,并不一定来自书香豪门。父亲一辈子以工人的身份为傲,文化程度不高,求知欲却非常强,乡里图书馆的书,几乎被读尽。父亲很有眼光,鼓励女儿学好英文。


父亲总是支持与陪伴孩子。有一次,张玫不小心弄丢了自行车,那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买的。父亲却不打不骂,只说身外之物丢了就算了。这种自在和豁达,令她至今都觉得感动和受益。


1994年,张玫被哈佛商学院录取。这事也神奇——哈佛MBA录取的学生,往往在商界有过多年积淀,而她当年仅23岁,是同届中最年轻的学生之一。她说,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契机,拿到录取通知前,没想过自己的命运能与哈佛有交集。


张玫曾在一家泰国银行兼职,为该行的行长做翻译,工作表现不错,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后来某日,这个行长石破天惊地说,要“赠云南人民一个礼物”,给这个小姑娘一笔奖学金出国深造。


张玫欣喜而难以置信,表示想学人类学,但行长怕她“吃不饱饭”,便更进一步地推荐了MBA。于是,她申请了当时自己听说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所美国大学,最终被哈佛录取。


张玫于秘鲁安第斯山脉


至于录取的原因,当时恍惚;现在回过头看,申请文书中似乎透露着蛛丝马迹。


给哈佛写的申请信仍历历在目,因为实在难写。题目是“用亲身经历说明商业道德理念”——张玫苦笑,当时一个小毛娃刚毕业,哪里懂什么商业,遑论什么商业道德?


搜肠刮肚,她最后写了有限工作经历中的一个数字、一件小事:

有一次,公司要购入一台手提电脑,交由张玫负责。那时候电脑还是稀罕物。找到购买渠道后,她交付一万多块钱,买好电脑拿好收据准备回去,没成想被塞了1600元的回扣。


想还回去,但对方不收,说是账已经走完了。当时张玫一个月的工资是160元,可以想见这打“回扣”的分量;而且钱来得容易,拿了也不会有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她最后还是骑车把这笔钱送到公司的财务处,因为觉得没法在心理上过得去。


机遇,不会抛向毫无准备的人。


02

母校的3个根基,

打开视野与格局


今年夏天,张玫重回了趟哈佛,参加商学院25周年的毕业纪念庆典。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母校仍能带给她惊喜——没有炫富侃大山,也没有过多的仪式感,只是让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教授,来跟大家重新上课。两天的行程虽说简单朴素,却被安排得很充实、很舒适。


重听哈佛著名的“幸福课”


长久以来,藤校的吸引力大多被等同于名校的光环,仿佛哈佛两个字就是金字招牌。然而张玫觉得,这些外在的东西是其次的,甚至包括商学院所教授的知识本身也是其次的。


“最重要的,是哈佛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毕业后,她越来越能自如地遵循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行动,开启不设限的人生。


先是就职麦肯锡公司,但似乎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辞职,又背上行囊做起背包客周游世界,经历过很多难忘的历险:曾在冈仁波齐神山走到体力的极限,被尼泊尔人搭救……


旅行中遇摩梭族人,摄影/张老聪


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故土。


2000年,张玫创立WildChina(碧山),以故乡为起点,把中国的好山好水以她独特的方式介绍给全世界。


在张玫看来,旅行与读书类似。当她尝试以人类学的视角、环境学的关照,切身拥抱自然、贴近人文,在旅行中总会有难以忘怀的深度体验。招导游时,她告诉他们完全不必背什么导游词,反而要讲自己在当地长大的故事。


比如云南大理的梅子很出名,就让导游带着去他家乡看看,梅子怎么采,蜜饯如何做,梅子酒又是怎样酿成的……以及最重要的,当地的日常生活、人间烟火是什么样的。


行走丽江,摄影/张老聪

右为《国家地理》探险家Paul Salopek


如此建立旅行者和目的地间深层次的人文链接,开辟了中国品质旅行服务之先河。WildChina后来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佳探险旅游公司”之一。


即便如此,张玫犹觉学无止境。前一阵子,她又去追20多岁时的志趣,想继续在人类学领域深耕,到加州伯克利分校研究茶马古道。她觉得,自己还正年轻。


03

培养孩子,重在长线投资


和从小待在云南的张玫相比,她3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已大为不同。跟着父母在中美之间搬过好多次家,上的学校也是五花八门。


张玫在孩子的养育方面, 很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女儿想养一条狗,张玫表示不行,因为家里已经有一条了,负担已经很重了。这时候,小朋友要么开始哭闹,要么就此打住。


但张玫的女儿琢磨琢磨,居然一口气写了份9页的PPT,详细地阐述了再养一条狗的好处,甚至是新狗如何与旧犬友好相处的可能性——简直像一份迷你的企业方案。


孩子做的PPT


一家人就这么坐在一块儿,正经八百开了个会。张玫也不生气,只是暗暗发笑:“这孩子就是有agency


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张玫表示,她的教育其实就3个点:给孩子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再就是陪伴和支持。


为人父母固然有期待,但方向只能是潜移默化地给,而不是下放指标。父母出身哈佛,孩子也一定要进藤校吗?张玫明确地跟孩子们说,没有这个必要,按自己的想法走就好。


她觉得,当孩子对某些东西想明白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去逼他。 


比如女儿迷上裁裁剪剪,经常会在二手店里买很多衣服回来重新做。张玫不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反倒很支持。现在,女儿拥有自己的网站,销售自己翻新和设计的衣服。“环保”二字不必刻意再教。


女儿喜欢动手改造二手衣服


鼓励励支持与任由放纵是一回事儿吗?张玫继续说了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她带孩子去练网球,开车来回要5个小时的车程。结果孩子总是在球场上打得漫不经心,很不认真。一两个礼拜后,张玫跟孩子坐下开了个小会,平静但认真地说:


“不是想让你感到内疚,但如果你继续这么吊儿郎当地练习,我觉得,我没受到足够的尊重,也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陪着你。”


然后她给孩子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在练习场上打起精神来;要么,在家附近找地方自己随便玩玩。


她强调,的确是要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也一定教会他们什么是尊重,美国的教育也并不是说“任尔东西南北风”。


经过这次开会,孩子选择了继续坚持,在球场上打得格外认真努力,跟大人也没闹别扭——道理说明白了,进退都在自己手上。


在华盛顿的家附近徒步


张玫喜欢带孩子旅行。旅行中,有时候是大人看着小朋友,有时候是小朋友“逼着”大人。四月的地中海还很冷,但孩子坚持要下水。没办法,她就陪着一起下去,游了一会儿身体热起来了,又觉得水里是个小天堂。就这样,大人和孩子互相“逼”一把。张玫说,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一点点,收获都很大。


另外,旅行经常能让孩子书中的东西“活过来”。孩子在课堂上研究过希腊的政治经济,看到olive oil、葡萄酒等,没有多少体会,但当张玫真正带着孩子到希腊,看到漫山遍野的橄榄树,课本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生动了。


张玫游学希腊


一边游,一边学。她把朋友找来,做孩子的导游,一边登希腊的山坡,一边讲述荷马笔下伟大的史诗。伴随着扑面而来的远眺的风景,孩子听得是意犹未尽,主动说:“妈妈,回家以后我们再把《奥德赛》重新读一遍。”


内驱力的魔力,可见一斑。伟大的经典常常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同他们的切身体验融合,经典便不再遥远。


旅途中所见,也是最好的美学教育。徒步时见到的那些美景,跟看到毕加索的画、莫奈的画、听到贝多芬的音乐,不遑多让。


张玫会对孩子说:“你记住现在的这个景色有多漂亮,以后生活里头遇到再大困难的时候,你也可以想一想,世界上还有其他更多的美好等着你……”


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下方二维码订阅最新杂志


编辑、排版:曹    磊
:李    津
三审赵海旭

你错过的精彩文章:

朱永新:每个孩子都自带成功密码,让他们做完整的自己

中年以后,父母不要炫耀这5样东西,否则孩子容易吃大亏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浑然不知,还逢人就炫耀子女有出息

14岁儿子从“严重叛逆”变成“努力少年”:我做对了3件事,方法简单有效

洛阳6岁女孩遇继母后判若两人,震惊全网!不愧是“再婚家庭天花板”啊


- END -


常春藤亲子营
国内最权威专业的亲子服务平台,针对6~15岁少年,培养心态健康、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不定期组织各类主题线下训练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