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你一定要给小晨好好看看,他已经连续两个多月不上学了,总说头痛,可去医院检查又没病。我们劝过、骂过也打过,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小晨妈妈的声音里满是焦灼,于是我接下了这个咨询。
小鸡、猴子和树袋熊
看到小晨的第一眼,我就被他吸引了。他的身体紧绷,蜷缩在沙发上,低着头似乎在思考什么。我尽量表现得和善,想和他先建立咨询关系,可他只是说自己头痛,没有办法去上学,除此之外,我说任何话,他都一言不发。
我意识到假如不停止提问,可能小晨永远不会搭理我。于是我说:“小晨,我看到你似乎有些紧张和不舒服,我想也许我停止说话会让你舒服一点儿。你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告诉我。”
闻言,小晨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低下头。就这样,前两次咨询,小晨一句话都没说。但在第二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身体不那么紧绷了,整个人似乎放松了一点儿。
第三次咨询开始的时候,小晨依旧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样过了十几分钟,就在我差点儿忍不住说话时,他忽然开口了。
小晨说:“在学校里,同学们就像是小猫小狗,而我是一只胆小的小鸡,小鸡总是会被小猫小狗欺负。老师就像是一头大象,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太温顺了,从来不会对谁发脾气,自然也没有办法保护小鸡。小鸡需要通过半年的时间来长成一只大公鸡,只有那样,才有足够的力量不被欺负……”
我马上意识到,小晨很可能在学校遭受了校园霸凌,在他的描述里,似乎老师知道这件事情却帮不到他。我问:“那小鸡有没有告诉过他的爸爸妈妈呢?或许,小鸡的爸爸妈妈可以帮到他。”小晨又低下头,小声地说:“小鸡告诉过爸爸妈妈很多次,但是,他们都没把小鸡的话当回事。”
我开始有些理解为什么小晨不愿意去上学,他在学校面临困境,却没有人能够给他支持。即使他向父母求助,但这个求助的信号也没有被重视,于是,小晨不得不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自救——让自己从一只“小鸡”长成一只“大公鸡”来保护自己。而在自己变得强大之前,他选择待在家里不去上学,让自己不受同学伤害。
我问:“小晨,你愿意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的想法吗?”小晨耸耸肩说:“无所谓,即使说了,他们也不会在意。”我忽然感到一阵心疼,这究竟是多大的忽略,才会让一个孩子对父母失望成这个样子,只能通过躯体化的反应—头痛来保护自己。
我和小晨妈妈确认他是否在学校受到欺凌的时候,她的反应是:“你说啥?怎么可能!不知道啊。”即使我反复强调小晨所遭遇的一切,她还是把关注点放在孩子不去上学这件事情上。她说:“小孩子在学校打打闹闹很正常嘛,这点儿事有什么大不了的,谁还没遇到过挫折?叶老师你说说,在学校跟同学闹个矛盾,能比不去上学严重?”
回家后,她还对小晨叮嘱说:“你别总跟老师说那些借口,要和叶老师好好聊聊,让他和你说说不上学的后果有多严重!”
小晨把妈妈的这番话转述给我时面无表情,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她的这种态度。我体会到小晨内心深深的无助,他还能怎么办呢?明明妈妈应该是自己最有力的后盾,却根本不听自己真实的想法。
小晨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他告诉我,妈妈就像是一只暴躁的猴子,动不动就发脾气;而爸爸像是一只慵懒的树袋熊,每天下班回家就躺在床上玩儿手机,从来都不管他。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小鸡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当小鸡成长为大公鸡
我可以确定的是,小晨没有病,问题的根源在爸爸妈妈身上,他们需要做家庭治疗。于是,我邀请小晨的爸爸妈妈一起到咨询室来,告诉他们想要改变小晨的现状,只能够从家庭关系入手。
爸爸一进来就坐到沙发的一角,一言不发;妈妈坐到小晨旁边,不停地说上学的事情,看得出来她非常焦虑。小晨看起来有些无奈,目光似乎在说:你看,我就知道会这样!
我打断了妈妈的话,告诉她今天我们不做访谈,而是换一种形式,做一个家庭雕塑。我和她解释,家庭雕塑是一种通过固定的空间距离、肢体姿态等非言语的信息来反映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方式。通过家庭雕塑,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小晨一家三口的家庭雕塑是这样的:爸爸依旧坐在沙发的角落一言不发;妈妈和小晨面对面,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小晨,做指责状;小晨在妈妈的正前方,背对着妈妈。我告诉他们保持现状,安静地待一会儿去体会当下的感受。
过了大约5分钟,小晨妈妈突然开始哭泣。一开始还是压抑的抽泣,很快变成了双手掩面痛哭。小晨回头看了妈妈一眼,但很快又把头转了回去。看到妻子哭,爸爸似乎有些坐不住了,走到她身边想要安慰她一下,却被妈妈一把推开。爸爸很无奈地又坐回沙发上。
等到妈妈的哭声渐渐小了,我对她说:“也许你可以换一种姿势,比如说双手打开,用一种接纳的态度面对小晨,也许事情会有些不一样。”妈妈擦了擦眼泪,用双手打开的姿势面对小晨。
过了一会儿,小晨忽然转过身来,正面看着妈妈。他好像想往前走,但是又有些犹疑。他看着我,似乎想让我告诉他怎么做,我示意他可以自己来决定。正在小晨犹豫的时候,妈妈忽然向他走了过去,一把抱住小晨又开始痛哭。
小晨似乎有些不太适应,挣扎着逃开妈妈的怀抱,不过他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一边看着妈妈。又过了一会儿,他伸出手拍了拍妈妈的胳膊……看到这一幕,爸爸似乎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两周之后我再见到小晨,他的眼中多了笑意,告诉我,这两周爸爸妈妈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妈妈没有那么暴躁了,爸爸也开始放下手机陪自己玩。上周末,爸爸妈妈还带着他去了游乐场,这是自他上学以来的第一次。小晨说,每次爸爸妈妈能够理解他一些,他就觉得心中的小鸡长大了一点儿,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就是他成长的养料。
小晨的父母和学校进行了沟通,小晨的老师也承诺给予他更多关注和保护。小晨又回到了学校,而且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玩。他说,小鸡已经变成了大公鸡,小猫小狗不再欺负他了。
其实,不管孩子身上出现什么行为问题,总可以在家庭中找到原因。毕竟一个人从婴儿慢慢长大,绕不过去的永远是家庭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忽略,那么在他有能力处理这种挫败感之前,就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心理或者躯体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不好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他对自己的保护。就像小晨,当他有足够的力量从一只小鸡成长为一只大公鸡之后,就再也不会头痛了。
最后一次咨询结束时,小晨对我说:“大公鸡那么厉害,怎么会头痛呢?”
你错过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