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试图掩埋你,但你要记得自己是一颗种子。" 当谣言爆改真相,没有人真正在意事实全貌如何。
这些“吃瓜群众”,善于诱导弱势且固执的人,并从其身上寻见乐子——即在受害者窘迫的处境和无力的释词中获得优越感。令人难过的是,在生活中,这样受害者并不少见,甚至可能是我们自己。
就像在电影《让子弹飞》中,小六子被污蔑吃了两碗粉,为证明只吃了一碗,竟剖开自己肚子。
再思考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如果被关进精神病院,你要如何证明自己没病?大吵大闹跟医生说我没病?那是你自己没自制力,你的话没有可信度,要治!
破罐子破摔跟医生说我有病?那正好,快点乖乖吃药吧!
其中最吊诡的一点在于,无论你做了什么,好像都会以病人的名义解读,但其实——
“让一个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正常!”
这样你就掉入了所谓的”自证陷阱”。
part1
深入探秘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时常发现自己被无形的思维陷阱所缠绕,一种名为“自证陷阱”的精巧心理迷局。这并非仅仅是一场对真相的较量,而是一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心灵漩涡。或许你曾感受过,那种被他人抹黑,试图洗净却陷入自我辩解循环的深渊。今天,让我们一同探讨这样一个特别的思维陷阱,揭示其中的奥秘。
自证陷阱是一种深陷于对自我正义的追求而无法自拔的思维陷阱。其特征在于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对已有观点的固执己见。更为巧妙的是,这一陷阱不仅削弱个体对外部信息的理性处理,更在不自觉中实现了对个体的操控。
很多正直善良的人常常陷入这个名为“自证陷阱”的思维困境。对于那些证明自己清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在一场自我辩解的囚牢中徘徊,在自我证明的过程中迷失了真实与客观。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在恶意的揣测面前,任何回应都不过是一场徒劳。
“误解本是人生常态,理解反是稀缺的例外。”也许正是因为在人心叵测、社会复杂的局势下,自证便不再是“万灵药”。这并非因其力量有限,反而是因为人心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理解。在一些难以摆出直接证据解释的误会上,往往自证是最不妥当的做法,很容易正中坏人下怀。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绳子》,在一百多年前,就说透了一些自证的可怕。
《绳子》的主人公奥舍科尔纳,是一位朴实节俭的农民。一次,他随手从地上捡了根绳子,却被旁人污蔑成了捡钱包。他拿出手里的绳子百般解释,可他的辦解越周密,证据越确凿,别人反而越不相信。
最终,颠倒黑白的流言、变本加厉的嘲讽,让他陷入了无止境的内耗,最终逼他走上了绝路。
part2
究根溯源
可怕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奥舍科尔纳。
为什么我们无形中容易调入自证陷阱,成为受害者?
受害者自证心理的根源深植于认知偏差和情感身份认同的错综影响。
在认知偏差方面,我们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相悖的观点。深信于己的观念,我们选择性地聚焦于那些支持自己的信息,而忽略可能对我们观点提供新视角的信息。
情感和身份认同则在受害者自证心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他人提出异议或贴上不符合我们身份认同的标签时,我们的情感可能受到冲击,激发自卫机制,迫使我们不惜一切寻找证据来捍卫自己的立场。
透过《普通心理学》的镜头,加害者逻辑自证陷阱变得更加清晰——审判者站在道德制高点,给受害者贴上难以接受的标签,无视反驳证据,目的是操控情感,最终将受害者引导进入自证清白的陷阱。这种心理控制的四步曲,包括站高点、贴标签、无视反驳、引诱自证,形成了一种对他人的深层控制。
了解完自证陷阱的根源,或许我们能够更好地避免成为自证地牺牲品或成为下一个加害人。但是避免自证还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理性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对自证陷阱的不同看法吧!
part3
畅所欲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part4
合众智慧
1.学会自我接纳
容易陷入自证的核心在于“自我太脆弱”,所以才会轻易被一句话影响。
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学习“自我接纳”。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过度的“自我反思”。它是导致自证的元凶,让我们陷入内耗,盲目地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你可以适当地练习“向外归因”,这并不是在教你逃避责任,而是把你从“过度内耗”的漩涡中拉出来。
2.改变话题,转移焦点
当对方不怀好意地揣测你时,主动回击永远是最有效、最爽的解决办法。而回击的关键在于:不解释,不证明;少说“我xxx’,多说“你xxx”,把叙事重点转移到对方身上。
3. 给自己的心里松松绑
天生软柿子,选择冷处理有些人很难展现自己的攻击性。
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害怕被报复、对方地位很高、一说话就泪失禁,或者天生道德感较高等等。如果你很难做到主动回击,可以先给自己的心理松松绑。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切a根本不在乎事情的真相,只是想赢你。”
想清楚这一点后,你可以试试“冷处理”的办法。
不给对方任何情绪上的反馈,不生气、不在乎,反而会让对方措手不及、一拳搭在棉花上,丧失攻击的兴趣。沉默、耸肩、摊手,或者冷漠地回复一句:“哦,所以呢?”
最后,遇到自证陷阱,马小厦交给大家几句管用的话:
“你这么清楚,是不是经常这么做?”
“你用这种方法冤枉多少人?”
“谁主张谁举证,证据在哪?”
主编 / 马琦雁
栏目负责人 / 郑画凝
采访 素材 / 凌晗懿 蒋雯绮
文案 / 林思辰
排版 / 汤东玲
封面设计 / 郑可楹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