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晕轮效应”,也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当我们发现一个人身上的光环并被对方吸引时,我们很容易将这种光环延续到对方其他的方方面面中去,用我们自身的想象力投射在对方身上,将其塑造成一个完美人设。
最常见的晕轮效应莫过于明星光环。明星粉丝的想象力投射将明星塑造得完美无瑕,而当这种完美被现实撕开一道裂缝之后,这种人设就开始崩盘了,也正是因为明星的光环影响太大,所以才会有粉圈“塌房”一说。
而在互联网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在互联网上有着这么一句话:“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而人设,就是你的互联网身份。
几乎所有关于自媒体如何起号/如何打造个人IP的贴文下面都会提到打造“人设”的重要性,一个令人艳羡吸人眼球的“人设”的确会吸引大众的目光,依靠“成功人士”,“年少有为”,“00后清华博士”,“有点小钱不上班女生”等等这样人设下隐喻的爽文人生对普罗大众的“魅惑力”,迅速地进行流量收割。因此有很多人在进入互联网的时候,审视自己的全身,寻找自己突出的不寻常的方面,刻意地塑造和加以放大,给自己冠上各种专业权威的、能快速展现自己实力的、能和别人高出一截的头衔,以这种专业的、高大上的形象去面向大众,引导大众。
而晕轮效应的存在,也很好的印证了一句话:不要慕强,要祛魅。
1
深入探究
卸下世界的滤镜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当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卸下滤镜时,便常常感叹道“原来也不过如此”。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乏会遇到优秀的人,就好比你校辩论队队长,优雅自信地站在辩论赛场上,言辞间洋溢着无限的魅力;又或者是这次领导着系活动的策划主席,为厦马学子留下了生动美好的广告展出。
其实,他们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平凡。辩论队的队长也会在图书馆里为难题而苦恼,策划主席也会在深夜里为下一场活动忙碌。“要变强,先祛魅”,很多时候,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强者背后是平凡和努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光鲜耀眼。
“我们太需要祛魅而不是慕强了。一个成绩比你好,工资比你高,打球比你猛的人,只能说明ta学习好、工作好、体育好,并不能代表ta是一个比你好的人。”而祛魅,就是褪掉光环,看到本质的过程:没有人能轻松获得成功;一件事情上出类拔萃不代表这个人完美无缺;你如果努力和思考到位,也能一样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处于外驱性的环境,很少有机会审视自己——何为最优之道?是时候停下脚步,为我们眼中的世界“祛祛魅”了。
2
含义解释
祛魅的背后竟是…
“祛魅”,是马克思·韦伯思想中最为频繁被提及的概念之一。在汉语中,它也可以被译作“去魅”、“去魔”、“解魅”或“解咒”。最初的含义是指破除封建迷信,洞悉世界的真相;而如今,它指的是利用理性的力量,摘下理想化的滤镜,揭示虚假概念的本质。
关于“魅”,其涵义可以延伸至诸多领域,比如职场中的人设标签,家庭中以“爱”之名所隐藏的真实关系等等。
通过祛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让我们以理性的目光,拨开迷惑与虚假,去探寻那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坚定地前行。
3
采访
你有对强者祛魅的经历嘛?
(向下滑动)
总结
所以,祛魅就是看到本质、提升自己的配得感,从先识别出【本就不值得追求】的东西,再到养成【这真的很厉害,而我也能做到】的信念感。
马小夏提议:与其崇拜一些人的社会标签,不如去魅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去接受世界更纯粹的模样,修炼自己稳定的内核呢。
主编 / 马琦雁
栏目负责人 / 郑画凝
素材 采访/ 凌晗懿 汤东玲
文案 / 蒋雯绮 林思辰
排版 / 林思辰
封面设计 / 郑可楹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