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贾汉忠团队EST|老化微塑料诱导形成的一种环境风险物质综述:对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见解

政务   2024-12-17 09:00   湖北  

文章信息

第一作者:谢林阳

通讯作者:祝可成 副教授,贾汉忠 教授
通讯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9107

亮点

• 总结了环境中MPs的老化过程机制。
• 阐明了老化MPsEPFRs赋存和形成机制。
• 讨论了老化MPsEPFRs的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 评估了老化MPsEPFRs的环境影响,包括污染物转化、生物毒性和健康风险。

研究进展

微塑料(MPs)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在各种环境基质中会经历复杂的老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聚合物分子化学键会均裂形成自由基。虽然人们对老化塑料中自由基的存在已知晓有半个多世纪,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对老化塑料带有的一种新型环境风险物质(即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大量研究,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2012年至2023年间的文献,对MPs中EPFRs的产生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环境中MPs的老化过程和机制。然后,具体讨论了EPFRs在老化MPs上的赋存与形成机理。此外,还综合考虑了老化MPs上EPFRs的反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如MPs的理化性质、环境氧气含量和共存物质等。由于其反应性,EPFRs可直接与某些物质(如对硝基苯酚和蛋白质等)发生作用,或诱导生成活性氧,从而导致多种环境效应,包括污染物转化、生物毒性和健康风险。最后,改论文探讨了老化MPs上EPFRs的研究挑战、前景以及相关的环境影响。考虑到MPs-EPFRs的环境归宿和风险,这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老化MPs的潜在危害,以促进可持续塑料管理之路的开发(图1)。

图1 图文摘要
进入环境中的MPs在机械作用、紫外线辐射、热量和微生物群落等作用下,经历着复杂、缓慢和多种形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老化(图2)。其中,物理老化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其内在机理也尚不清楚,但物理老化往往是自然环境MPs老化的开始。化学老化因其氧化能力强,反应更迅速、剧烈而被广泛研究。生物老化是最复杂、最普遍的过程,目前是研究前沿。这些老化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协同效应促进MPs的老化,还可能通过拮抗效应抑制MPs的老化。例如,物理老化在MPs表面产生的孔隙和裂缝为化学和生物老化提供了额外的活性位点,更有利于阳光的穿透和微生物的定殖,从而加速MPs的老化。然而,当MPs被包裹在生物膜中时,它会阻止阳光和氧气的进入来减缓MPs老化。更重要的是,无论哪种老化形式,自由基都会参与MPs的老化过程,包括光老化和热老化形成的高分子自由基,臭氧、硫化物和冻融循环形成的ROS自由基(如OH、O2-1O2)。微生物通过调节特定的酶(如过氧化物酶和氧化酶)参与了自由基的形成。

图2 环境中MPs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老化过程和机制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MPs的老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老化的自由基机制,但这些研究止步于此,并没有继续研究产生的自由基是否可以在聚合物分子网络结构中稳定下来并形成EPFRs。目前,EPFRs的形成有两种被广泛接受的机制:芳香族化合物(如对苯二酚和苯酚)与过渡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以及聚合物和天然有机物中化学键在外部能量驱动下的均裂。前者一般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电子转移三个步骤(图3(a))。第一步是在氢键作用下,芳香族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和酚类)通过物理吸附到过渡金属(如铁和铜)氧化物表面。第二步是芳香族化合物在金属氧化物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根据取代基的类型,通过去除水或氯化氢。第三步是电子从芳香族化合物转移到过渡金属上以形成EPFRs。后者则是聚合物、天然有机物质的化学键在光、热或电解等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均裂,产生的有机自由基通过离域效应或位阻效应稳定下来(图3(b))。对于老化MPs上EPFRs的形成,上述两种机制都可能存在。一方面,老化MPs的负电荷、孔隙和比表面积的增加促进了其对重金属(如铅离子)和芳香族化合物(如4-硝基酚和四环素)的吸附,进而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EPFRs。另一方面,MPs化学键可在光和热等外部能量作用下均裂形成的未配对电子,它们可以在聚合物网络结构内稳定形成EPFRs。目前的研究大多将MPs上EPFRs的形成机制归因于后者,而前者的报道很少。这是因为过渡金属的参与对于微塑料上EPFRs的产生并不是必需的,而未配对电子被共轭苯环离域形成稳定的自由基是关键因素。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对EPFRs产生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正在进行的研究仍在不断取得新发现。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含氮微塑料(N-MPs)上形成氮中心持久性自由基(N-PFRs),以及在含硫微塑料(S-MPs)上形成硫氧自由基和硫中心持久性自由基(S-PFRs)。由于氮氧化物自由基框架固有的稳定性,氨基氧基自由基(AOR)可以稳定在光老化的PA-MPs上,进而诱导产生一种重要的EPFRs,即持久性氨基氧基自由基(PAOR)(图3(c))。有趣的是,在S-MPs上也检测到S-PFRs(图3(d))。聚苯硫醚(PPS)和聚砜(PSF)中的发色基团和过氧化物对光能的吸收导致C-S化学键断裂,形成硫中心自由基,硫中心自由基进一步氧化为稳定的硫氧自由基,即S-PFRs。这是由于半径较大的S原子不仅影响电荷的再分配,而且其电负性接近C原子,为O2提供了更多的结合位点,有利于自由基的形成和稳定。因此,EPFRs的形成途径和机制也与老化MPs的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有关。

图3 芳香族化合物在Cu(II)O颗粒(a)、光老化腐殖物质(b)、PA-MPs(c)、PPS-MPs和PSF-MPs(d)上形成EPFRs的机制

反应性是EPFR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评价EPFRs对MPs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图4)。EPFRs的未配对电子可以获得/失去电子,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在自然条件下,MPs上的EPFRs可以将自由电子传递给天然氧化剂(如O2或H2O2),并能持续产生ROS,如O2-OH。具体来说,一般认为ROS的生成是通过EPFRs向O2传递电子诱导O2-的形成,然后与氢离子(H+)发生作用,通过歧化反应生成H2O2,最后H2O2通过从EPFRs获得电子,或者在外源催化(如重金属离子和光照)下分解生成OH。因此,ROS的产生不仅是EPFRs反应活性的代表,而且被认为是表达和评价EPFRs环境效应的主要形式。此外,EPFRs的反应性不能简单地由它们的丰度来决定,而可能与它们的赋存特征密切相关。这是因为MPs内部结构或孔隙中的EPFRs由于难以与氧气接触,往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基本不会衰变或诱导ROS的产生,表现为惰性。然而,暴露在老化MPs表面的EPFRs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参与环境化学过程,但稳定性相对较低。因此,老化MPs上EPFRs的反应性也与其稳定性(即寿命)相关。此外,EPFRs的反应性还会受到MPs的理化性质、氧气含量、共存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4)。与烃类微塑料相比,含氮微塑料上的EPFRs具有更短的半衰期和更高的反应活性。在有氧环境中,碳中心自由基可被氧化为更稳定的氧中心自由基,同时EPFRs丰度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老化MPs由于表面结构的破坏而携带多种共存物质,如过渡金属氧化物,它们可以作为电子受体影响EPFRs的半衰期。因此,MPs上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类型也可能是决定EPFRs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虽然EPFRs的稳定性和衰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控制EPFRs的反应性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目前,缺乏标准化、一致的MPs-EPFRs反应性评价方法,这对了解EPFRs的特性至关重要。

图4 物理化学性质、环境条件和共存物质对EPFRs反应性的影响(注:含氮微塑料:N-MPs;含硫微塑料:S-MPs;烃类微塑料:Hc-MPs;活性氮:RNS;活性硫:RSS;箭头符号表示“反应性”;微笑或哭泣代表了高或低的反应性)
先前的研究对于老化MPs的环境效应主要考虑其对污染物(如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吸附或浸出,以及与病原菌等微生物的联合毒性。然而,在老化MPs上形成的EPFRs由于其反应性,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环境影响(图5)。老化MPs上EPFRs可通过自由基途径,特别是诱导ROS的产生,导致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此外,在非自由基途径中,EPFRs不仅作为活化剂,还可作为电子供体,直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加速污染物的进一步转化。生物毒性是指附着在老化MPs上的EPFRs通过生物屏障,渗透并积累在肺、心脏等器官中,诱导ROS产生,对生物体产生的氧化应激和不良影响,如生长迟缓和细胞毒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EPFRs造成的健康风险已经引起关注,包括肺损伤、心血管损伤、神经毒性影响和代谢异常。因此,重新评估MPs诱导EPFRs的潜在危害可能为了解MPs的健康风险提供新的视角,并可能为塑料管理途径的制定提供参考指南。

图5 老化MPs上EPFRs对污染物转化、生物毒性和健康风险造成的环境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以前对MPs毒性的评估忽略了EPFRs的作用,这可能低估了MPs的实际风险。虽然研究人员对MPs-EPFRs进行了研究,但现有知识仍存在空白。因此,为了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老化MPs上EPFRs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性研究:

(1)EPFRs在不同理化性质MPs上的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2)不同老化方式下EPFRs在MPs上的形成途径值得探讨。

(3)通过调控影响EPFRs活性的环境因素,探索去除污染物的有效途径。

(4)在实际环境中,EPFRs对MPs的危害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5)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研究EPFRs形成的内在机制。

综上所述,本文回顾了以往关于MPs老化过程和机理的研究,发现老化MPs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孔隙率、亲水性和OFG等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了其在环境中迁移和富集污染物的能力。接下来,通过讨论老化MPs上EPFRs的形成得出以下结论:MPs的化学结构以及共轭苯环对未配对电子的离域作用,使得其具有形成稳定自由基的能力,这可能是形成EPFRs的主要因素。此外,反应性也是EPFRs的重要特征之一,可能是评估EPFRs对MPs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讨论了EPFRs在老化MPs中的反应性和影响因素,EPFRs可促进ROS、RNS和RSS的产生,引起氧化应激,增加暴露风险。最后,从污染物转化、生物毒性和健康风险等方面评估了EPFRs在MPs上形成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这可能为了解MPs的潜在危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总之,本综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MPs-EPFRs的形成、反应性、环境归宿和风险。

作者介绍


祝可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索引论文20余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排名1)、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3)、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2)等学术荣誉与奖励。主要开展了水土中典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去除技术、微塑料环境行为与效应等研究工作,在环境自由基的形成过程和环境行为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

通讯邮箱zhukc@nwafu.edu.cn

贾汉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环境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土壤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等。兼任Environ Chem Lett副主编、Eco-Environ Health期刊编委、B Environ Contam Tox等期刊编委。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CBES&TSBB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索引论文12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学术成果。长期从事水土中典型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去除技术、土壤外源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等研究,特别在环境自由基的形成过程、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

通讯邮箱:jiahz@nwafu.edu.cn

投稿、转载、合作、申请入群可在后台留言(备注:姓名+微信号)或发邮件至sthjkx1@163.com

【点击下方超链接阅读16个栏目推文】 
1.【直播】9.【院士】
2.【视频10.【综述】
3.【健康&毒理11.【写作】
4.【12.【Nature】
5.【13.【Science
6.【14.【WR
7.【固废15.【EST
8.【生态】16.【JHM

生态环境科学
最新学术成果与讯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