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德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发起,联合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全国研究生网络接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旨在构建全国高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科学家精神大家谈”青年研究生宣讲平台建设,继承和弘扬各学科领域学术大师的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接力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活动将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联合100余所高校研究生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持续100余天网络接力,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讲述一个或多个本校本地的科学家事迹,通过讲述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的动人故事,凝聚科技强国的思想共识。
今天,主题活动第四十二期推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
新中国外语教育的拓荒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伊莎白·柯鲁克
扎根中国:见证中国百年变迁
伊莎白·柯鲁克出生于四川传教士家庭。她的父母亲都是加拿大人,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在加拿大获得硕士学位的伊莎白选择回到故乡,毅然决定在当时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扎根。即便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伊莎白也未曾退缩,她深入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乡村的发展与民俗的变迁,这份对中国大地的深情厚爱,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她的人生之路。
1948年伊莎白在河北解放区行军途中
1940年,伊莎白与大卫·柯鲁克在中国相遇,两位年轻人惺惺相惜,两年后于英国完婚。随后他们带着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重返中国,深入调研土地改革。作为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伊莎白不仅有着崇高的理想,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她的身影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尺讲台:奉献一生于外语教育
伊莎白的教育生涯同样熠熠生辉。1948年,完成调研工作的伊莎白与丈夫准备返回英国。此时恰逢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们接到中共中央外事组的邀请,希望他们留在中国教学培养外事干部。考虑过后,夫妇二人接受了邀请。1949年2月,二人与中央外事学校的师生先后来到和平解放的北平。迁入北平的中央外事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即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
1948年伊莎白与柯鲁克在南海山外事学校
尽管初为人师时缺乏经验,但她对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驱使她不断探索、创新。伊莎白与丈夫在艰苦的环境中并肩作战,用打字机和蜡板自制教材,创造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他们参与编订了新中国第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与第一部自编的《汉英词典》,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外事干部和学者。他们的教育实践不仅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更推动了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沟通中外:把中国讲给世界听
作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伊莎白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并记录着中国的社会变革。从1947年起,伊莎白与丈夫便深入晋冀鲁豫解放区,忠实考察了土地改革的过程,并共同完成了《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这两本人类学著作。这两本书后来被许多英国社会学教师列入学生必读书目。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忠实记录,更是她向世界介绍中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她的学术研究和观察,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发展与变迁,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3年8月20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人类学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108岁。正如她所言:“我们一直是中国革命的参与者,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信任使我们有了归属感,我们从不后悔来到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用她的一生,书写了一段跨越世纪的中外友谊佳话。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成为连接中外、促进和平与友谊的桥梁。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让我们以科学为媒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桨
肩负时代重任,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
下一段科学家故事,由你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