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容貌焦虑!脑门一颗“红蛋”吓坏阿婆,医生帮她回春

健康   2025-01-11 10:02   广东  


你有没有听说过“报喜红蛋”呢?

有些地区会用红彤彤的鸡蛋

在节庆婚礼上招待宾客

寓意为“喜庆吉祥”


图源:小红书用户@风里雨里


这样的红鸡蛋当然是后天制成的

需要手工染色涂料

但今年82岁的李阿婆(化名)

却有一颗自然长成的“红鸡蛋”

明晃晃地“住”在她的额头上

不过,这枚红蛋带来的

可不是好运……



1




82岁阿婆额间一颗小肿物

几月后疯长成“红鸡蛋”


李阿婆今年82岁,早在很多年前,就患上了红斑狼疮,脸上、头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蝴蝶斑”,一直以来都靠吃药控制。


图源:soogif


除了没法治愈的红斑狼疮,随着年纪大了,身体的各种毛病渐渐开始“显山露水”,李阿婆丝毫不敢怠慢,一有问题就及时和家人说,这么多年来,也没出过什么大事。


可百密终有一疏,这回摆在李阿婆面前的坎,是个棘手的“硬茬子”。


这天早晨,李阿婆洗漱时,突然摸到额头上有个核桃大小的肿物,不疼不痒,没啥其他的不适



“难道是红斑狼疮整出的新花样?”


李阿婆心里犯嘀咕,这个小肿物安静本分得很,也许过几天就消下去了,她不想小题大做,也就没放在心上。


哪知,过了几个月,小肿物就转了性,开始“变态发育”,变得又大又红,不仅有破溃,还会出血


李阿婆和家人吓坏了,直奔医院就诊,可医生看着李阿婆额间的肿物,却是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辗转了多家医院,肿物的真实身份依旧是个谜,正当李阿婆着急上火时,肿物已经疯长至鸡蛋大小,就像一枚红蛋嵌在脑门上,把她吓得不轻。


李阿婆脑门上的“红蛋”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李阿婆终于找到了一条明路——


“去找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郑朝攀,他可是专攻头颈外科与颅底肿瘤相关疑难复杂疾病的‘大拿’。”



2




一查竟是恶性肿瘤

开刀切除刻不容缓


一入院,李阿婆就接受了一系列的查体和专科检查,并进行了局部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


该额部皮肤肿物(肿瘤)呈分叶状,边界呈推挤性生长,局部呈浸润性生长,瘤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核分裂象。

是个恶性肿瘤,必须手术切除。



得知这个结果,李阿婆顿时感觉天都塌了,惴惴不安地看向郑朝攀主任,问道:


“医生,我这病能治好吗?”


察觉到了李阿婆的不安,郑朝攀主任温和地劝慰道:


“阿婆,您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3




既要切还要补

量身定制手术方案保驾护航


李阿婆的病情,可以说是千头万绪、难度“爆表”——


1

首先,肿瘤和头皮连在一起,和颅内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尚不明确,该怎么下刀,切多大的范围,必须慎重考虑;


2

其次,肿瘤不仅要切,切完后的头皮缺损还得补,可李阿婆的皮肤因患有红斑狼疮早已是大变样,不仅表面附着坚硬痂皮,散布着黑褐色斑点,而且还有雷诺样血管表现,表明皮肤血液供应不足,能用于补全皮损的皮肤“原材料”极少


3

再来,李阿婆年事已高,还有肺间质纤维化、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的毛病,术中麻醉和术后管理都要慎之又慎,手术时间也得严格把控。



不过,这些难题没有难倒郑朝攀主任,经过整个多学科医护团队的充分讨论后,一套为李阿婆量身定制的手术方案顺利出炉——


结合颅骨检查结果,郑朝攀主任决定整场手术分两步走:先完整切除肿物,再修复。


1

上台后,先按照莫氏手术原则(确保切除组织边缘没有残留任何癌细胞,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将肿物“连根拔起”,并根据术中结果处理周围组织以及骨质,尽可能防止复发;


2

随后,再迅速进行一期皮肤修复。由于李阿婆的皮肤血液运输状况差、肿物范围大,倾向于采用推进旋转皮瓣法修复缺损,避免术后皮肤血管危象坏死。


手术方案一经敲定,治疗团队迅速跟患者、家属耐心沟通并完成了术前相关评估,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李阿婆的手术如期而至。



4




3小时成功卸下“红蛋”

创面愈合顺利恢复


如果说临床常见的广泛局部切除是“一网打尽”,那么莫氏手术就是“精准打击”,它可以高度精确地切除癌变细胞,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健康组织,同时,也对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影灯下,郑朝攀主任在安全前提下沿着“红蛋”外缘5毫米左右设计了一条切口线,小心翼翼地逐层切除了肿物,确保不留丝毫残余,留下了大约4厘米×6.5厘米的肿物切除术区缺损。


手术现场


挖走“红蛋”后,郑朝攀主任马不停蹄地开始修补缺损,利用李阿婆头皮上的原生皮肤,在缺损的邻近区域设计并分离了多个筋膜组织瓣和任意皮瓣,再将皮瓣覆盖并固定到缺损上,成功完成了皮肤修复。



历经3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李阿婆卸下的“红蛋”立刻被送往术后病检,进一步明确起源类型,评估复发风险。病理结果显示为外毛根鞘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附属器来源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头面颈等日光暴露部位,仅通过临床特征及组织形态极难诊断。


渐渐愈合的创面


术后,在鼻颅底肿瘤黄静雯责任护理团队配合下,护理团队针对李阿婆的病情,进行了系统性的恢复指导包括红斑狼疮病的注意事项、创面愈合随访追踪及协助恢复运动。在护理团队的耐心呵护下,李阿婆恢复得很好,在3个月后的复诊时,植皮皮肤活性良好,重新长出的头发已经遮住了部分手术创口,任谁也猜不出曾有一枚“红蛋”长在她的额头前。


恢复得很好的创面




郑朝攀主任表示:


“李阿婆的肿瘤相当罕见,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协作。未来,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将继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携手并肩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郑朝攀

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 深圳市人民医院质控部负责人 

  •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康复整合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促会颅底外科学会委员             

  •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一医疗数据运营管理分会副主委

  •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 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外科分会委员

  • 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协会耳鼻咽喉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医师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医师变态反应学会鼻眼过敏学组委员会委员



身体不经意的小变化

可能是提前放出的病变信号

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哦

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本文指导医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获得深医更多资讯


-END-

来源 | 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运营服务 | 晶报社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深圳市人民医院
提供就医咨询服务,发布医疗行业资讯、讲座义诊信息,传播权威科普保健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