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艾滋病流行?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发布!

文摘   2024-12-16 07:28   甘肃  

一款药物实现了100%的艾滋病预防。




整理 | 凌骏
责编 | 汪航

随着一款名为“Lenacapavir”的药物在艾滋病预防试验中取得了100%的有效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12月12日,《科学》杂志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Lenacapavir被评为今年的“科学突破冠军奖”,仅需要一次注射,它就可以在半年内将使用者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风险降至0。


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这还不是《科学》杂志将Lenacapavir评为年度突破的唯一原因,该药物的巨大成功,源于医学界对HIV衣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许多其他病毒都有自己的衣壳蛋白,Lenacapavir的研发为人类对抗其他病毒性疾病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在年度十大突破中,紧随其后的是CAR-T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自2021年德国科学家成功用CAR-T治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后,攻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篇章就此开启。


里程碑式的艾滋病预防药


今年6月,一项针对非洲青春期女孩和年轻女性的大规模试验报告显示,Lenacapavir将HIV的感染率降至0,治疗效率高达100%。3个月后,一项横跨四大洲的相似研究称,它对更广泛性别多元化人群的效力高达99.9%,彻底打消了人们对这款药物的任何怀疑。


制药公司公布艾滋病预防重磅进展


许多艾滋病研究人员希望,作为暴露前预防(PrEP)使用,Lenacapavir能够显著降低全球的HIV感染率。开普敦大学传染病专家Linda Gail Bekker教授负责了Lenacapavir的关键性疗效试验,她表示:“如果我们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那么这种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力。这需要我们扩大其应用范围并积极推广。”


曾经,艾滋病作为一种可怕的绝症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严峻的疾病负担,直到1996年,科学家发现高效的“鸡尾酒疗法”可以完全抑制艾滋病毒,从而延缓艾滋病的发展——这一成果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年度突破。


2011年,更新一代抗HIV药物让数百万患者能够在疾病控制的状态下,维持正常的生活,甚至不具备传染性,又被评为当年的年度科学突破。


到了2021年,一种名为cabotegravir的PrEP药物上市,仅需每两个月注射一次,但依从性等问题仍然限制了应用普及。Lenacapavir则打破了僵局,在今年6月涉及5000多名女性的双盲研究中,接受注射的人无一被感染,随后的2000多名性多元化群体中,仅发生了2例感染。


“站在依从性的角度,这一数据是艾滋病暴露前预防史中里程碑式的进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告诉“医学界”,“现有的PrEP药物也可以做到几乎100%的保护率,但多数需要每日用药。”


除了依从性难以保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告诉“医学界”,由于“老药”投入临床使用已久,可能已经导致耐药毒株的出现,也就降低了总人群的PrEP成功率。“Lenacapavir则属于全新作用位点的艾滋病药物,这意味着几乎不存在耐药情况,对所有菌株都敏感。


相比传统的抗HIV药物,Lenacapavir与病毒RNA周围形成的一个保护锥衣壳蛋白相互作用。事实证明,Lenacapavir不仅可以阻断衣壳与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还可以使锥体变得坚硬,防止它滑入细胞核。


而即使药物未能阻止这一步骤,细胞产生HIV蛋白,该药物同样会使新形成的衣壳亚基变硬,干扰新锥体和病毒颗粒的形成。


目前,Lenacapavir的暴露前预防适应证能否得到广泛使用并加速结束艾滋病流行,取决于它的可及性和给药方式等。制药公司已与6家仿制药制造商达成协议,为120个发展中国家生产低成本版本。


公司近期还重新配制了Lenacapavir,并计划开展试验,以确定注射一次的保护时间能否延长至一年。


人们的关注度和健康意识,也将决定Lenacapavir能实际发挥多大作用。蔡卫平表示,相比不断出现的新药,PrEP理念的普及或许更加重要。“在我的门诊中,咨询暴露前用药的只占到相关人群中不到1%。”蔡卫平说,“预防应该走在治疗前面,当大量患者都将这类药用作治疗时,也容易导致耐药株出现,预防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了。”


科学家认为,未来,“一针管终身”且价格低廉的疫苗,或许才是最终消灭HIV的终极武器。但在此之前,Lenacapavir有可能保护数百万人免受感染,随着这样的突破惠及最需要的人,艾滋病正逐步从一种颠覆社会的疾病转变为一种罕见病症。


CAR-T决战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全球有20%的人口不同程度地受到100多种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仅以SLE为例,它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对大脑、肺、肾脏、血液系统产生严重损伤,而即便是在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也将长期被疲劳、皮疹、发烧、疼痛等症状折磨。


这或许正是《科学》杂志将CAR-T治疗自免疾病的成功探索列为今年“科学突破入围奖”的原因,仅次于预防艾滋病。


作为一种革命性和颠覆性的肿瘤治疗技术,CAR-T此前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自从2021年德国学者首次用其成功治疗了一名20岁的严重SLE女性患者后,近3年来全球已陆续开展了至少十余项相关临床试验。


SLE治疗领域,目前全球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CAR-T管线


2023年初,一家跨国制药企业巨头宣称,自免疾病将成为公司未来CAR-T疗法研究的首要任务,超越肿瘤的优先级。今年2月,前述德国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了最新随访结果,29个月内,8名患者均实现免疫重建,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维持在0分,无疾病复发迹象。


CAR-T用于治疗癌症,是因为它可以消灭癌性B细胞,而B细胞正好也在许多自免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以SLE为例,今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本尚、肾脏科主任医师殷蕾成功用CAR-T完成2例难治性狼疮的治疗。


“SLE发病的本质是人体浆细胞发生异常,产生了对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CAR-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后,能从根源上清除干净体内异常的浆细胞,重置患者免疫系统。”李本尚主任告诉“医学界”。


更早之前,中山市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都开展了CAR-T治疗SLE的成功尝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则在年初宣布,开展了国内首个“CAR-T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试验,其中1名12岁的患儿在治疗结束停药后数月未出现复发。


目前还有不少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科学》杂志指出,科学家们仍在努力了解免疫过度反应等严重副作用的发生频率,以及完全缓解的常见程度和持续时间。


但无论如何,这可能是人类攻克包括SLE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好的一次机会。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曾告诫我们,像SLE、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1型糖尿病等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走上临床后一定要谨慎地做出诊断。因为它们无法治愈,一旦下了诊断,意味患者从此将被贴上疾病不能根治的标签。”殷蕾主任说,“但或许很快,情况就不会再是这样了。”


其他8项《科学》年度科学突破分别为:


  • 远古DNA揭示家族纽带

  •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探测宇宙起源

  • RNA杀虫剂用于农田

  • 固氮细胞器的发现增添了进化论的转折点

  • 一种新磁性的发现

  • 古代真核生物的多细胞性很早就出现了

  • 地幔波动能影响大陆轮廓的形成

  • “星舰”着陆成功实现“筷子夹住火箭”


参考文献:

[1]2024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breakthrough-2024#section_breakthrough

来源:医学界

CDC信息站
关注疾控动态,传递疾控信息,专业介绍传染病与地方病、计划免疫、结核病、慢性病、性“艾”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防控知识,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推送养生保健科普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投稿。 投稿邮箱:654952351@qq.com
 最新文章